周成功從抽屜里拿出一張試卷:“這是研一學生的入學測試題,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做完,并且正確率在95%以上,我就可以給你解答。”
“如果通不過,還是哪里來哪里回去,把基礎打牢了再做研究吧。”
也不怪他嚴厲。
如果連最基本的基礎知識都沒有掌握,說明這廝好高騖遠,給他解答,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劉青接過卷子,對于“老丈人”的嚴厲,算是初步領教了。
也不二話,拿起筆,找了個位子就開始作答。
雖然只是份測試題,但涉及到的知識點還挺多,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材料等都有。
擱在以往,或許還能把他難住,可現在,不要說研一,就是博士的試題,也輕輕松松……
看到劉青乖乖的作答,周成功滿意的點點頭。
30分鐘,這是當初他做測試的時候成績最好的學生的答題時間,一般的學生基本上都要一節課才能完成。
看了看手機,13點35。
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打開文檔,繼續瞧論文。
然而,還沒等他瞧上兩段,耳邊突然就響起劉青的聲音。
“周教授,我做完了,您看一下。”
周成功愕然。
這才多久?
13點46,嗯,才11分鐘!
該不會是隨便瞎選的吧?
平均13.2秒一道,基本上題目剛看完就有了答案,這樣的人,該有多么強悍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
皺著眉頭,接過試卷。
如果這家伙真的是隨便糊弄,那就怪不得等會兒把他趕出去了。
50道選擇題,答案他已經記在了心里。
AABCDDACBB。
前十道,全對。
緊皺的眉頭開始舒緩。
接下來的十道,BBCDACBDAB。
又全對!
臉上開始驚訝。
緊接著后十道……又全對了!
手腕都有些顫抖。
后十道,全對了!
最后十道,也全對了!
“呼——”
放下試卷,周成功深吸了口氣,將無比震撼的心緒按在了心底,抬頭看向劉青:“小伙子,你很不錯!”
哪里是很不錯啊,完全就是驚艷!
這些題換做是他自己來做,都得要20多分鐘。
可以想象,這家伙的基礎知識之扎實!
劉青笑了笑:“哪里哪里,還是不夠熟練啊。”
按照副腦的能力,他完全可以用“拍照法”,將眼睛當成攝像頭,直接提取“圖片”上的信息,看一眼就能明白題目的意思。
只可惜習慣了逐字逐句的瀏覽,效率慢了十幾倍。
要不然,一道題一秒鐘恐怕都用不到!
周成功手都抖了一抖。
還不夠熟練?
汝聽,人言否!
“小伙子,說吧,你都想問些什么?”臉上都有了幾分不自然,周成功空只能把注意力轉移到問題上。
劉青這才拿起資料,把它遞到了“老丈人”面前:
“教授,眾所周知,國外的反滲透膜研究機構,如陶氏,LG,IDE等,都是從事聚酰胺復合材料相關方面的研究,更是代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反滲透膜研究技術。”
“然而,衡量聚酰胺復合反滲透膜工作效率的四大因素:有效面積,產水量,標準脫鹽率,硼脫除率,卻沒有一家能夠做到平衡,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
他要是知道為什么,早就成為這個行業的世界領軍人了!
右手在桌上敲擊著,周成功想了想,卻只能硬著頭皮回答:
“你的問題直指行業核心啊!關于如何兼顧四大因素的共同提升,而且又能兼具低壓、低能耗、高回收率,這是整個行業的共同難題。當前,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猶列國的IDE……”
“教授!”劉青卻打斷了他,“IDE的論文我基本上都看過了,就比如您現在看的這一篇,其脫鹽率高達99.5%,但單位面積產水量卻極低,硼脫除率也不太理想……”
“……”周成功。
劉青卻毫不客氣,繼續道:
“聚酰胺復合反滲透膜的合成關鍵,主要是芳香族的選擇和多種復合。”
“事實上,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將這些方面的嘗試做遍了,卻一直不能跳出聚酰胺的窠臼。”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換種思路,嘗試開發新的高分子……”
“繼續跟在人家的道路上亦步亦趨,咱們永遠也不可能追上他們啊!”
行!
聽明白了!
什么請教,你就是來砸場子的吧!
周成功捂著胸口,感覺呼吸都有些不暢了。
新的高分子材料反滲透膜,他也想搞啊,可這是那么容易搞的嗎?
知道你很急,但請你先別急。
劉青心里焉兒壞焉兒壞的,故意把資料攤開,翻到了目錄頁:
“教授,這是我設計的實驗方案,相比于聚酰胺復合材料,我用的是一種C18納米材料。”
“這種材料在關鍵的四大因素上,應該有不錯的平衡性,前景也不錯,就是有些地方還不太成熟,您幫我瞅瞅……”
“不生氣!用不著!我不生氣!”
周成功連連暗示自己,卻用顫抖的手指翻看起資料,盡量不流露出任何想要打死人的想法。
你哪里是來請教的,這是想要把鍋都給砸了啊!
真要有這樣的材料,甭管現在成熟不成熟,那都是改變一個行業的大事,就這樣被你小子設計出來了?
狂妄!
不過狂妄歸狂妄,但是有一點這廝說得沒錯,繼續跟著國外的賽道走,是真的難以超越人家。
是騾子是馬,那就看看吧!
【系統:低效的C18納米材料反滲透膜實驗方案,完成】
【經驗:100/1000+】
【靈點:368.5】
看著資料上的虛擬面板顯示,劉青艱難的抿著嘴角,盡量不露聲色。
有周溫寧這位最大的間諜在,老周的一舉一動早就被他給摸準了。
得知“老人家”從事反滲透膜研究,劉青自然要“投其所好”。
瘋狂的將相關論文打包進副腦,綜合研究后,卻發現繼續聚酰胺復合材料的研究,完全是吃力不討好。
干脆還是用面板開掛,尋找出一條新的反滲透材料道路來。
雖然只是“低效”,很多數據甚至連傳統的聚酰胺復合材料都不如,但是在前景上,已經足以吊打這類傳統材料了。
他就不相信了,老周看了這份資料后,還真就忍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