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進(jìn)城
- 從驪珠入腹當(dāng)龍王
- 五陵衣馬自輕肥
- 2281字
- 2023-01-16 17:15:54
張順進(jìn)城不只是為了丁雅的婚事,更多是在城中逛逛,四處瞧瞧,尤其是見識見識所謂的武館。
大半月來,張順每次上岸,都會在竹簍中增加幾條魚,收入不斷增加,可減去兩人花銷,所剩下的其實(shí)不多了。
按照這速度,沒個三五年,甭想湊夠前往武館拜師學(xué)藝的銀錢。
不過張順早已盯上了埠口小吏白狗毛,就等著風(fēng)頭過去,尋個時機(jī)下手了。
武師修行,重在氣血,張順精血遠(yuǎn)未恢復(fù),正好趁著這段時日調(diào)養(yǎng)調(diào)養(yǎng)這孱弱的身軀,待身子硬朗,再去學(xué)武不遲。
驢車上的百姓下了車,張順拎著魚走來,笑著招呼道:“老段,你說的時辰還真準(zhǔn)!”
段老頭牽著驢,佝僂著背,樂呵呵道:“在咱們吉云埠和郡城跑了二三十年了,何時抵達(dá),何時離開,咱心里還能沒數(shù)?”
段老頭瞥見張順手中的魚,微微蹙眉,“趁個車而已,還拿甚么魚?”
“這可不是給你的,而是給家中老嫂子以及大侄子補(bǔ)身子的。”
段老頭無奈一笑,“你小子……”
“走罷,回趟家,先把你這魚拿回去。”
張順從段老頭手中接過來驢車,“我拴在萱娘酒鋪,在那兒等你。”
“也好。”
張順才將驢車安置妥當(dāng),就遠(yuǎn)遠(yuǎn)見有人在魚市扎堆。
走進(jìn)一瞧,才知是有人捕到了一條朱漆牛魚。
那名漁夫頗為精壯,赤裸著上身,能見肌肉分明。
這漢子名李壯,在埠口頗有名氣,是一把捕魚好手,掙取的魚錢能是尋常漁夫的數(shù)倍,張順記得月前捕到朱漆牛魚的幸運(yùn)兒便是此人。
周圍漁夫望著那漢,目光中難掩羨慕。
大半月吃了兩條朱漆牛魚的張順倒不羨慕,只是對這漢子的捕魚手段頗為驚訝。
很快,聽到消息的虎爺過來,稱了稱魚,將近三斤,虎爺拿出二兩銀子,遞給李壯,轉(zhuǎn)過頭來,朗聲道:“往后若有人捕來朱漆牛魚,只管拿來,我照單全收,而且會格外關(guān)照,不收五成稅,只收取三四成!”
虎爺并非漁民謠傳的武師,他雖修行過武藝,但沒能突破門檻,眼下大力收購朱漆牛魚,就是為了補(bǔ)充氣血,希冀能憑此破開關(guān)竅。
其實(shí)朱漆牛魚在郡城之中,已賣到了一斤一兩三百文的高價,無論如何,魚龍幫的漁霸一點(diǎn)都不會虧。
虎爺拍了拍那名漢子,鼓勵一番,這才離去。
張順悠悠走到萱娘鋪?zhàn)樱藭r,段老頭恰好過來,“順子,魚市發(fā)生了何事?”
“李壯抓到了一條朱漆牛魚。”
段老頭住在埠口,知曉此魚,咂咂嘴道:“朱漆牛魚一條一兩多銀子,也不知哪來恁貴……”
“朱漆牛魚固本培元,是大補(bǔ)之物,聽說對武師用處不小。”
“哦?固本培元?”
段老頭喃喃一聲,與張順一同上了驢車,朝城池而去。
沿途之中,又有兩三名百姓拿出兩文錢,搭車前往。
…………
吉云埠東北側(cè)的城池是野澤郡郡城,作為一郡之地的首府,此城其實(shí)不小,城池壁壘頗高深,只是因武備松弛,許久不曾修繕而已,聽說前些年,有磚塊落下,還砸死了人。
砸死的人還不是尋常百姓,而是一名感傷懷古的文人,好在沒甚么名頭,輕易就被郡城上上下下瞞了過去。
張順下了驢車,舉頭看到城門上三個碩大的字跡,野澤城。
心中暗暗記下三字。
埠口那些小店小鋪的名字,張順都一一記下,并且學(xué)習(xí)掌握了,眼下到這城池,又能學(xué)些新字。
摸了摸懷中攢下不多的銅板,張順盤算著花銷。
三十文當(dāng)作丁雅禮錢,十文買書……
大路貨的普通書籍不貴,十文錢買來一本千字文類似的書籍,綽綽有余。
至于給丁雅的禮錢,多大鍋下多大米,咱就這財(cái)力,可不是摳門。
再說,張順壓根沒打算在那吃宴席,去武館打打前哨才是此行目的。
畢竟是一郡郡城,野澤城沒恁寒酸,反而頗為繁華,好歹數(shù)萬人匯聚,周遭村鎮(zhèn)百姓,也到這兒做買賣。
城門前有兩名皂吏,走進(jìn)前來,攔下穿著粗布短打,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張順,聞到一股濃重的魚味兒,皺了皺眉,滿臉厭惡,“繳納入城費(fèi)!”
衣裳就那幾件,洗了再多,也難消魚腥味兒,這實(shí)在無法。
張順從懷中取出四枚銅板,賠笑道:“兩位爺,這是小的入城費(fèi)。”
兩人有些嫌棄地接過手來,“八文錢,你這不夠!”
張順怔了怔,左右望了望,瞧見其他行人皆是四文,甚至有一輛馬車緩緩駛過,沒繳一分錢,那皂吏還恭恭敬敬送人過去。
張順壓著一口氣,問道:“為何他人皆是四文?”
“哪來那么多廢話,不想進(jìn)城給老子滾蛋!
就你這狗漁民,還想進(jìn)城?”
張順氣極反笑,左右瞥了瞥門前十?dāng)?shù)名小吏,沒敢發(fā)作,再拿出四枚錢來,遞了過去,瞄了兩人一眼,記下模樣,“我能入城了罷?”
“滾吧,滾吧!”
其中一名小吏用手在鼻間扇了扇,厭惡地罵罵咧咧道:“滿身腥味的漁夫,連他娘的銅板都沾上了味兒……”
張順進(jìn)趟城,憋了一團(tuán)火氣,“奶奶的,這些狗官吏,上上下下,沒一個好樣,早晚老子率領(lǐng)水軍過來,就他娘地拿你們倆人……”
想起眼下水族大軍僅一只蝦兵的慘淡光景,改口道:“回頭先把拿白狗毛開刀,泄泄老子心頭之恨!”
走入城中,徑直前往鄧家茶鋪。
茶鋪位置偏僻,生意一般,張順沒見著丁雅丁父,只是進(jìn)了禮錢后,就從茶鋪?zhàn)叱觥?
身在二樓的丁雅與丁父瞧見了孤身一人,似乎有些落寞的張順,喟嘆一聲。
一身簡易紅妝的丁雅沉吟片刻,“爹,你去把順哥叫來?”
丁父抽了抽煙斗,“有啥見的,看那小子模樣,似乎也不想見你。
待會你得陪小鄧見見賓客,快些收拾了。”
張順若知曉兩人心中所想,恐怕會忍不住吐槽,
這不是給他強(qiáng)行加戲呢!
張順一路輾轉(zhuǎn),跑了兩家書鋪,單是從門口瞧,見里頭裝潢,大致就能得出一個自己買不起的結(jié)論。
最終張順站在了一家門面逼仄狹小,書籍凌亂擺放,沒恁講究的書鋪,走了進(jìn)去,開門見山問道:“掌柜,買本書。”
隨后一名白發(fā)蒼蒼的老頭從書堆里站起。
老頭留著一綹須,身穿粗布麻衫,來到跟前,聞到了張順身上的魚腥味,瞇了瞇眼,打量一眼穿著補(bǔ)丁短打的張順,微微愕然,旋即掩去,“客官要買甚么書?”
張順對此世書籍一點(diǎn)不熟悉,只好笑道:“老先生,有沒有甚么學(xué)童認(rèn)字兒用的書籍?”
老頭捻了捻須,“千字文、童學(xué)經(jīng)、蒙求,這三本是最常用的書,你要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