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孫華帶著果子和幾只飛鳥回來。李群非在天水林服侍李錯慣了,對這柴米油鹽之事,最是熟練不過。接過孫華帶回的東西,便到一旁整治去。過不多時,陣陣香味充斥谷間,隱娘猛然一醒,望著外面的烤肉,立即嘻嘻一笑,問道:“可以吃了嗎?”
三人用完了餐,隱娘便問孫華道:“師伯,你為何會在這里呢?還有,是誰這么可惡,居然將你傷成這樣?是那三個混蛋惡和尚嗎?”
孫華想了好久,才道:“當年我被擒住之后,雙腿筋脈被斷,雙眼也被挖出,原本以為死定了,突然聞到一陣花香,腦中沉沉一昏,瞬間我就被救走了。等到我醒過來時,就在這個地方了。原來救我的人,就是百花谷的人。”
隱娘道:“我記得了,仙子曾經說過,這百花毒掌出自百花谷,還是師伯送給仙子的。”
孫華輕聲一笑,道:“不過,卻是我從百花谷盜出來的。而她們之所以救我,便是要找回那本掌譜。而我早將掌譜送給水月,又怕她們找水月麻煩,便未告知她們送給了誰。她們一氣之下,也不殺我,便將我困在這個地方。想不到這一困,十幾年一過,故人全都不在了。”
隱娘道:“仙子早就將掌譜燒掉,她傳我掌法時,全是口授的。”李群非接著問道:“難道前面沒有路出去嗎?”
孫華道:“這我也不知,因為她們在兩邊都布下石陣,我雙眼既失,又不愔陣法,就算出的去,先前的意愿就不高,如今更別提了。”
隱娘瞧他說的氣喪,便道:“師伯,這陣法我能解開,只是我和師兄兩人連他們的混蛋小徒兒都打不過,想要報仙子和趙伯伯的仇,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假如您能出谷相助,哼,管他徒子徒孫,祖師祖爺的,通通一起上來,我們也不怕。”
孫華如何不懂隱娘的話意,然而他心灰意冷已久,對于報仇之事雖然不忘卻已經看淡。
于是說道:“我是不打算出去了。不過你們也別擔心,”說著向隱娘微微一笑“你如今已身負武魔的六成功力,只要能懂得運用,你的武功是徒然增加十數倍,還怕那小小惡僧嗎!至于群非,你根基既好,資質又絕佳,只要搭配魅影游蹤的身法,我這一式“醉步探風掌”,不出一個月,必能學成。只要再加以練習,四魔絕技你們學得其三,到時還有誰是你們的對手。哈哈!”
兩人雖然心喜,卻想盡辦法要帶孫華離谷,只是他留意甚堅,兩人只好聽從其言,好好在這里習一番武藝。
二個月后,孫華已將醉步探風掌完全傳給李群非,并且教了他倆臨敵對招時的應變進退之法。而這段期間,隱娘也破了另一邊的牡丹陣,出陣之后,果然有條小路可以離開這座山谷。
這一日,隱娘整理包袱時突然發現一塊木牌和一封信,李群非見木牌上寫著“龍騰”二字,便道:“那個人果然是龍騰寨的,應該是他將東西放到你的包袱里,難怪他們尋不著。那惡僧說的令牌,指的可能就是這個。不懂的是,他要這令牌做啥?”
隨即和隱娘取出信來,信上寫著:“平江兄,先前商議的十二寨王大會,經過愚弟多日奔馳下,已決定在來年一月十八日于敝寨舉行,屆時當請幾位武林名宿到場見證,還請平江兄到時持著令牌參與盛事……
李群非看了署名人,寫的是“谷尚聲”三字。這時,隱娘問道:“平江兄是誰?谷尚聲又是誰?”李群非答道:“平江便是河東龍騰寨的大當家馬平江,至于谷尚聲,則是山南西道劍翔寨的大當家,他的奪魂劍法快絕江湖,是個用劍的高手。看來,這寨王大會似乎牽連頗廣……怎樣,有興趣嗎?”
隱娘嘻嘻一笑:“當然有興趣啦。何況那個人這么夠義氣,沒在半途丟下我,我能撿回一條小命,可是靠他得來,現在幫他一個忙,也是應該的。而且,那個戴假佛珠的惡僧多半也會出現,這次可要換我打得他倒在地上,半晌爬不起來!”
李群非道:“好,就這么說定!距離大會時間還有十二日,若我沒記錯,劍翔寨應該在梁州一帶,離此還有一段路程,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看來我們得跟孫師伯道別了。”
兩人隨即向孫華說明事由,孫華明白之后,再次提點他倆在面對玄冰烈火掌時,不可正對面力拼,但求以身法智取。最后臨別之時,又對隱娘道:“雖然我已幫你將內息歸入丹田,不過,你本身的內力與你趙師伯所給的相差太多,這二個多月來,固然有所融合,但要能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所以,你千萬要記住,凡事不要硬拼,該讓則讓,懂嗎?”
短短二個月多,孫華已摸清隱娘直來直往,敢愛敢恨的個性,深怕她一時氣憤下,逞了不該逞的能,可是會有生命危險。于是,便在分別之刻,向隱娘提醒一番。
隱娘嘻嘻笑道:“知曉了!反正我學的武功大都陰柔一派,要想硬拼也是不能。總之,遇到這種場面,我就趕緊丟給群非哥哥了。”
李群非也不知說甚么好,輕聲一笑,隨即拜別了孫華,和隱娘一起往梁州前去。
兩人風塵仆仆,一路西行,距離寨王大會僅剩三天時,已來到梁州東北方的洋州。其時正月半后,洋州雖非大城,然而,大多數的民眾都乘車跨馬,不是出外游覽名勝,便是在郊野間游玩。李群非對于這些事物一向不知,此時見城里多人外出,便問隱娘道:“這么多人出城,到底是甚么一回事?”
隱娘道:“上元節啊,以前我時常跟哥哥去觀燈呢。看這些人陸續出城,一定是到郊外游玩去,這就是所謂的“探春”之宴。”斜瞄李群非一眼,笑道:“怎么你盡懂些江湖上大大小小的幫派寨事,對于這些日常所為,卻毫不知情?”
李群非一臉無奈,道:“我師父除了教我這些東西,多的便是他發病的時候,我偶爾追到大城市,小小的見識一下罷了。”
隱娘道:“那我說給你聽吧,一年間,從頭到尾的節令,大概可分為:三元,人日,上元,寒食,清明,修禊,端午,伏日,七七,中秋,九九,臘八等。瞧你喜歡喝酒,個性又這么爽朗,肯定會喜歡九九重陽之日。”
李群非道:“這節日我是聽過,不過,可不知你們都怎么過的?”
隱娘吟道:“王維有首詩這么說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得重陽之日,大家都競相上到高山,然后插下山茱萸,吳茱萸啦,接著把菊飲酒,笑談風生,好不舒適快意!只是你輕功這么好,我可不跟你比快,倒是比看看誰可以插的較高,插的漂亮。”
李群非哈哈一笑,見著前方一家酒樓,便道:“說到酒,我們就去小酌一杯吧。”
兩人上到醉翁樓,還未坐定,店小二便迎笑而來,道:“兩位客倌,本店有來自各地的名酒,不知您要賞哪一味?”
李群非聽他說的夸大,突然想起結義大哥劉辟說過的好酒,便道:“可有劍南的燒春酒?”
店小二想不到這位客人一點便點到店里唯一缺貨的酒,忙歉聲道:“這燒春酒店里本來是有的,只是不知為何,自正月以來,劍南那邊的燒春也缺貨,本店也就進不了貨,實在是對不住的很。這滎陽的“土窟春”,富平的“石凍春”本店是存貨多多,偏生就少了第三春……”
李群非不等他說下去,笑口攔道:“沒關系,那就來一壺石凍春吧。”店小二喏喏離去,又見有客人進來,正要大肆介紹店內名酒時,卻聽來人道:“不用酒了,我們自己有帶著,趕緊炒幾樣好菜上來吧。”李群非聽這聲音好熟,才要回頭一看究竟,隱娘已經起身奔去,笑道:“大哥,想不到竟在這里遇見你,別來無恙否!”來的人正是當日破屋結義的劉辟。原本劉辟已隨著飛鷹寨來到梁州的劍翔寨,后來有事要到長安一趟,于是便在洋州這里遇到了群,隱二人。
劉辟開心道:“哈哈,當日一別,尚不知何時再遇弟妹二人,今天碰著了,來來來,我這有上好的劍南燒春酒,可要好好的補酌一番。”
李群非道:“剛剛要喝燒春卻是缺貨,還虧大哥記得,這下我總算能好好品嘗這番美味了!”
劉辟聽他喝不著燒春酒,便道:“二弟你可知道,這劍南的燒春酒幾乎都被我搜括來了。我是想十二寨王大會,這等江湖大盛事,你倆應當會出現才對,所以才帶了這么多燒春酒來,一則可讓群雄暢飲,再來便是要實踐當日對你們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