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楠的話說的非常有邏輯,而且沒有什么破綻,母親在聽完之后,也就相信了,畢竟去山上采藥的人是很多,其中有大夫也不稀奇,而且自己的病自己知道,鄧子楠把情況說的是一點沒錯,看樣子那個大夫開的藥也應該錯不了。
于是母親便點點頭,說道:“哦!原來是這樣!難怪呢,我說你怎么好好的會配藥了,感情是有人教你的啊!那好吧,我會記得吃藥的!”
“嗯,那就好!趕快吃完飯吧,我跑了一下午,肚子早就餓了!對了,那個高人還說,以后要是他要是在山上再遇到我的話,會傳我一點醫(yī)術(shù),到時候我就能靠當大夫養(yǎng)家了!”
看到母親居然如此輕易的就相信了,鄧子楠心中松了一口氣,不過既然這謊話都說出來了,那就干脆說死,正好趁著有這個高人的機會,來掩飾一下自己會醫(yī)術(shù)的事情。
反正有這個子虛烏有的高人擋在前面,自己只要每上山一趟,就能學點東西,回到家之后,也就能多用上一點東西,到時候母親也就不會懷疑了,這倒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這樣啊,那可是好事啊,既然有人肯愿意教你醫(yī)術(shù),那你可要好好的學啊,別動不動就……”
聽到有人愿意教鄧子楠醫(yī)術(shù),母親自然是無比的高興,她一邊歡天喜地的弄著晚飯,一邊還不忘連連囑咐鄧子楠,讓她好好努力用功,這山里面的人就是淳樸,說什么都相信,這讓說謊話的鄧子楠,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吃完晚飯之后,鄧子楠把自己下午采的那些藥材,分門別類之后,先是給母親開出了一副,讓她趕緊服下去,然后挑挑揀揀的一番,有的留下來自己用,有的可以拿出去賣掉換錢,算是物有所用吧。
說完這話,鄧子楠頭也不回的就出門了,她在這兩天的時間里面,把該打聽的一些消息都打聽到了,該從哪里進山,山上有什么危險,什么藥材大概長在什么地方,什么藥材又能賣出個好價錢,她都摸的一清二楚,算是胸有成竹了。
而且只要這一次她能平安從山上,采完藥回來,她相信,以她的眼光和經(jīng)驗,以后再上山的話,是妥妥的什么事情都好辦,所以這第一次的進山機會是至關(guān)重要,一點都含糊不得。
在看到鄧子楠背著藥簍出門之后,母親什么都沒有說,只是眼角默默的流下了兩行眼淚,她知道自己的女兒這是長大了,知道為自己分憂,為家里面的生活著想了,既然如此,那她這個做母親的,除了感到欣慰之外,又有什么理由好拒絕的呢?
當然,母親心中想法,已經(jīng)快要進山的鄧子楠是不知道的,她只是看著前方的那座巨大山脈,心中不禁感嘆一番,這樣一座雄偉的山脈,其中到底有多少的寶貝啊!
鄧子楠所居住的村子,地理位置是相當?shù)牟诲e,村子的最北邊,就是這座巨大的山脈,而西邊則是一條大河,這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里山和水都有,所以上山打獵采藥的,下河捕魚捉蝦的,都夠養(yǎng)活好多人了。
村子的東西方向則是一條官道,那是由官府修建的,算是讓交通便利起來,只不過這里的位置雖然不錯,就是太過于偏遠了,差不多已經(jīng)是在深山里面,就算是有往來的過路商人,那也不算多,不過卻是能讓附近幾個村子的人好好的生活下去。
不過俗話說的好,這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在鄧子楠準備平平靜靜過日子的時候,這個小縣城當中,卻是爆發(fā)了一場瘟疫,而且規(guī)模還挺大的,很多人都感染了,其中就包括了她的母親。
在得知這一情況后,鄧子楠心急如焚,不過在她檢查完之后,卻是稍稍松了一口氣,這種瘟疫雖然厲害,但還是在她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她是知道怎么治療的,于是就她連夜采好了藥,給母親服用了下去,母親的病情也漸漸好轉(zhuǎn)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當中,鄧子楠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起來賣藥,有的時候也給人看看病,反正都是些小病,隨便說說就可以了,倒是讓她的人緣好了不少,最起碼村子里的熱鬧都在夸獎她,中午吃完飯之后,就上山采藥,晚上回家之后,就處理那些藥材,天天日子過的都非常的充實。
而且在她不斷的配制出來各種藥物的調(diào)理下,母親的病也是很快就好了,而且有了她賣藥的錢補貼家用,有些藥材還是能賣上不少錢的,家里面的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母親的身體自然是一天好過一天,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人的水平,這倒是讓鄧子楠覺得很是欣慰,最起碼自己這段時間的幸苦都是值得的。
這一天,鄧子楠又和往常一樣,吃過飯之后,就早早的上山去了,不過由于她把自己村子附近這一片的山脈,基本上都跑遍了,所以她決定,再往更遠的地方跑跑,看看有沒有什么意外的收獲。
這一跑倒是沒有遇到什么危險,收獲也挺不錯的,可問題來了,這山上面根本就沒有什么路,也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作為記號,她跑著跑著便迷路了,轉(zhuǎn)悠了幾圈之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了。
“不是吧!我居然迷路了!”
有些茫然的看了看四周,鄧子楠確定自己是真的迷路,她坐在那里,稍稍休息的一下,然后自言自語道:“早知道就不跑這么遠了,這里到處都是樹木草叢,基本上都長的一模一樣,估計也不會有人來這里,難道說我晚上真的要在這里過夜嗎?那娘還不得擔心死啊!”
鄧子楠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后,才打起精神來繼續(xù)趕路,不過她這次學乖了,一邊走的時候,一邊不忘拿著小刀,在沿途的樹上做個記號,這樣一來的話,她確信自己是不會走回頭路。
她的這一方法的確是很有效,大概半個時辰之后,她就找到了一條路,不是那種被人踩出來的路,而且有人刻意修建出來的石子路,看到這條路,她一下子就高興起來了,因為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一定會找到人家的。
不過當鄧子楠在找到出路,回到家之后,卻從母親那里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原來這縣城當中的縣令也感染了瘟疫,正在派人四處求醫(yī)呢,恰好有人提起鄧子楠可以治療這種病,便有縣衙的官差到了這里,讓鄧子楠回來之后,趕緊去衙門一趟,給縣令看病。
本來鄧子楠是不想去的,因為她對那個縣令根本就沒有什么好感,不過在母親的勸說下,她決定還是去看看,俗話說的好,民不與官斗,畢竟她還要在這縣城當中生活下去呢,得罪了這里的父母官,對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
不過今天太晚了,要去也得明天去,而且明天恰好是縣城趕集的日子,鄧子楠也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把自己的這段時間攢的一些名貴藥材賣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早早的就帶著鄧子楠進城了,在這里生活了這么久,鄧子楠還是第一次進城趕集,所以她對于什么都很好奇,在進城之后,是看什么都新鮮,而母親也是不斷的給她介紹四周的東西,讓她是大開眼界,覺得這趕集的時候,還是挺有意思的。
像這樣的小縣城當中,每到趕集的日子,總會有一些大的商人來收購農(nóng)民手中的貨物,所以她帶的那些東西,很快就賣的差不多了,而且都還賣出了高價,這可是把她給樂壞了。
把該賣的東西都賣完之后,母親就帶著鄧子楠去了一家茶樓,準備休息一會,吃點好吃的,在聽點新鮮事情,然后就回家了。
這城中消息最靈通的地方,就是這城中央的茶樓,三教九流,什么樣的人都有,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可聽,每天都有熱鬧可看,所以對于像母親這樣難得進城一次的人來說,自然是要好好的過過癮了。
在進入茶樓之后,母親帶著鄧子楠,挑選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了下來,然后點了一壺香茶,幾碟子點心,這父女二人,就一邊吃著東西,一邊聽著那些人說的是津津有味的,算是長見識了。
聽著聽著,突然就有人說起道:“哎,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據(jù)說我們這里的縣令大人病了,而且還病的不輕,都快要死了!”
聽到這話,立馬就有人接話道:“嗯,沒錯,這事情我也知道!而且我還知道,縣太爺啊,一直吊著一口氣,要不然早就不行了!”
“看樣子這個縣令的確是病的挺嚴重的啊!”
在聽到那些人紛紛提起這件事情之后,原本還一副悠然自得樣子的母親,突然臉色一變,桌上那些沒吃玩的東西,也不打算吃了,只是讓店小二給打包帶走。
付完帳之后,她才對鄧子楠說道:“走,丫頭,我們趕緊去縣衙一趟!”
鄧子楠也知道吃飽喝足之后,該干點正事了,便點點頭,說道:“好,那我們就去衙門吧。”
作為一個縣城的官府機構(gòu),這小城縣衙雖然不大,但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東西,還是都有的,母親帶著鄧子楠,在到達縣衙之后,便看了門口有兩個挎著刀的官差,正在那里雄赳赳,氣昂昂的站著崗。
在看到母親他們來到衙門口之后,當中的一個人,便走下臺階,很是和氣的對母親說道:“這位老人家,這里是衙門重地,閑雜人等是不能輕易進來的,你們要是沒有什么事情的話,就趕緊離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