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孫悟空與觀音菩薩的矛盾分析
- 西游記文學研究2022
- 五月d風
- 2441字
- 2023-01-11 15:58:16
過了黃袍怪這一關后,取經團隊將迎來他們最難的一關,就是平頂山的金角、銀角大王。在這一關中,孫悟空幾乎壯烈犧牲。而這一關的幕后策劃者竟然是觀音菩薩,是她多次向老君請求派人下界考驗一下取經團隊。得知這一情況后,死里逃生的孫悟空氣得大罵觀音:活該一輩子沒有老公。孫悟空認為觀音這個女人太壞了,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也許有人認為觀音是在報復孫悟空,因為之前孫悟空借風扇火,燒了她的“觀音禪院”。把孫悟空壓得七竅吐血的三座山,其中一座是普賢菩薩的峨眉山,另外一座是靈吉菩薩的須彌山。而這兩位菩薩是觀音的好友。觀音是不是在公報私仇,借考驗取經團隊的機會報復孫悟空?觀音菩薩度量真的這么小嗎?她可是取經團隊的執行人和策劃人,有必要為了一座豪華禪院而犧牲整個取經團隊嗎?
在西游記原著中,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觀音菩薩是佛教勢力的中堅力量,是如來的得意弟子,也是如來的合作伙伴。觀音是一個心思縝密的社交達人,與道教的老祖太上老君也有往來。觀音是取經計劃的執行人,也是項目總監。為了教訓桀驁不馴的孫悟空,觀音和孫悟空關系一度緊張。
菩薩在尋找取經人的路上,順道看望了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孫悟空,原文如下:
大圣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菩薩道;“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贝笫サ溃骸拔乙阎诹?,但愿大慈悲指條門路,情愿修行?!蹦瞧兴_聞得此言,滿心歡喜,對大圣道:“圣經云:‘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適之?!慵扔写诵?,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大圣聲聲道:“愿去!愿去!”
對于孫悟空愿意改邪歸正,加入到取經團隊來,菩薩是很高興的。從本質上來講,菩薩是愿意看到孫悟空幫助取經團隊,合作共贏的。菩薩給了孫悟空一個重新做猴,戴罪立功的機會,菩薩是有恩于孫悟空的。如來給了觀音三個寶貝,用來“送給”唐僧的三個徒弟,分別是:緊箍咒,金箍咒,禁箍咒。
孫悟空剛做了唐僧的徒弟不久,就打死了六個強盜。唐僧很不滿意,認為孫悟空不適合做和尚。孫悟空一怒之下走了,把唐僧一個人撂在荒山野外。孫悟空在東海龍王的勸說下又回來,在路上遇到觀音,被觀音教訓了一下。
而后被觀音設套帶上緊箍咒后,孫悟空又失去了自由。他不能再任性了,這對猴子來講真的是很痛苦的。所以孫悟空對菩薩心生怨恨,原文如下:
行者聞得,急縱云跳到空中,對他大叫道:“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兒害我!”菩薩道:“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chìkāo)!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
菩薩此時有失風度,大罵孫悟空是紅屁股的鄉野粗猴,不懂得知恩圖報。孫悟空既罵不過又打不過菩薩,感到很郁悶。原文如下:
行者道:“你弄得我好哩!你既放我出來,讓我逍遙自在耍子便了;你前日在海上迎著我,傷了我幾句,教我來盡心竭力,伏侍唐僧便罷了;你怎么送他一頂花帽,哄我戴在頭上受苦?把這個箍子長在老孫頭上,又教他念一卷什么‘緊箍兒咒’,著那老和尚念了又念,教我這頭上疼了又疼,這不是你害我也?”菩薩笑道:“你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目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從前撞出禍來,有誰收管?—須是得這個魔頭,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門路哩!”
觀音菩薩說得有道理:因為你不服管教,我才給你戴上緊箍咒。隨后孫悟空耍賴,不想保唐僧去取經。觀音便送了他三根救命毫毛。
當唐僧和孫悟空兩人來到金池長老的“觀音禪院”時,金池長老竟然想偷唐僧的錦瀾袈裟。他和下面的人商量著放火燒死唐僧。孫悟空偷聽到后,到天上借來了“辟火罩”。原文如下:
行者道:“且休敘闊。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燒他,事在萬分緊急,特來尋你借‘辟火罩兒’,救他一救。快些拿來使使,即刻返上?!碧焱醯溃骸澳悴盍?;既是歹人放火,只該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曉得就里。借水救之,卻燒不起來,倒響應了他;只是借此罩,護住了唐僧無傷,其余管他……
孫悟空趁機借風扇火把觀音的“觀音禪院”全部燒了,報復觀音給他戴上緊箍咒的一箭之仇。隨后袈裟卻被黑熊精偷走了。孫悟空又制服不了黑熊精,無奈之下去請觀音幫忙。原文如下:
行者遵法而行,至寶蓮臺下拜了。菩薩問曰:“你來何干?”行者道:“我師父路遇你的禪院,你受了人間香火,容一個黑熊精在那里鄰住,著他偷了我師父袈裟,屢次取討不與,今特來問你要的。”菩薩道:“這猴子說話,這等無狀!既是熊精偷了你的袈裟,你怎來問我取討?都是你這個孽猴大膽,將寶貝賣弄,拿與小人看見,你卻又行兇,喚風發火,燒了我的留云下院,反來我處放刁!”
觀音知道孫悟空故意放火燒了她的禪院,非常生氣,但是并沒有和他計較。觀音是一個胸懷寬廣的領導人。在認真聽取了孫悟空的工作報告后,觀音也愿意幫助這個闖禍的猴子。
菩薩還在耐心教育孫悟空,希望他好自為之。畢竟孫悟空曾經是一個大鬧天宮的死刑犯,想讓他一下子改掉惡習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總的來說,觀音是個有素質、有度量的領導。孫悟空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除暴安良,重情重義。孫悟空是觀音菩薩的重點培養對象,又是取經團隊的核心成員,觀音不可能對他下黑手。
真正讓觀音生氣的是,膽大包天的孫悟空推倒了鎮元子的人參果樹。鎮元子可是地仙之祖。如果不是她出手相救,后果不堪設想。觀音有必要教訓一下孫悟空,否則還不知道猴子會闖出什么禍來。所以她找到太上老君,在老君的地盤上,用老君的人來考驗取經團隊,并借機懲罰一下孫悟空。觀音在暗中指使靈吉菩薩和普賢菩薩,用移山大法來鎮壓孫悟空,以此警告他以后不要再胡來。觀音要讓孫悟空明白:故意惹禍造成的后果是要付出代價的。
觀音菩薩并沒有報復孫悟空,而是在教訓他。真正把孫悟空壓得七竅吐血、差點命喪黃泉的是第三座山——泰山,也就是說,要置孫悟空于死地的這個人不是觀音菩薩,而是另有他人。這個人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