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西游人物介紹之黑熊精
- 西游記文學研究2022
- 五月d風
- 1801字
- 2023-01-09 15:41:27
一、黑熊精的故事簡介:
唐僧和孫悟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路過一座觀音禪院,禪院的金池長老想占有唐僧的錦瀾袈裟。金池長老和弟子們商量,想趁唐僧師徒睡著后用火燒死他們倆。看來觀音禪院的這些和尚都不是善類。
孫悟空聽到他們談話后,到南天門向廣目天王借了辟火罩,保住了唐僧和他住的房間。孫悟空順勢把火引開,結果把寺院其他房間都給燒了,在大火中,金池長老也不慎撞死了。
黑熊精居住的地方離觀音禪院只有二十里路,他和金池長老是朋友,當他看見禪院有火光時,便過去救火。然而黑熊精發現有人在故意放火,于是便放棄了救火的想法。
黑熊精突然發現了錦瀾袈裟的金光,于是趁亂偷走了袈裟。孫悟空找到黑熊精,但是無法制服他。無奈之下,孫悟空找到觀音菩薩,順便打探一下,看看觀音是否知道她的禪院被火燒了。
觀音對禪院的情況一清二楚,雖然對孫悟空很生氣,但是以大局為重,她沒有和孫悟空計較。觀音幫助孫悟空收服了黑熊精,黑熊精成了觀音的守山大神。
二、黑熊精的形象:
黑熊精的外形并不是熊,他已經修煉成人形,是個黑漢,原文第17回,如下:
那行者正觀山景,忽聽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語。他卻輕步潛蹤,閃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觀看。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條黑漢,左首下是一個道人,右首下是一個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后來又有對黑熊精的正面描寫,孫悟空看到他后,覺得好笑,沒想到是一個和煤炭一樣的黑人。原文如下:
行者暗笑道:“這廝真個如燒窯的一般,筑煤的無二!想必是在此處刷炭為生,怎么這等一身烏黑?”
黑熊精平時的外形是個黑人,而不是他真實的本相,說明黑熊精是個積極向上的妖怪,以做人為目標。正因為如此,孫悟空很長時間不知道這個黑人到底是什么妖怪,直到從小妖搜出了一封信函,才知道這個黑漢子是一只熊精。
三、黑熊精的本領:
黑熊精的戰斗力如何?孫悟空說沒有辦法拿下他,原文如下:
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兒,只戰個手平。”
能夠和孫悟空打成平手的妖怪能力不一般,說明黑熊精是個人才。
四、黑熊精的修行:
黑熊精的人品如何?黑熊精和金池長老有來往,又和蒼狼成精的道人(帶發修行的俗家弟子)、白蛇修煉而成的白衣秀士等三人高談煉丹之術。說明黑熊精有做神仙的欲望。黑熊精看見寺院起火而去救人,說明黑熊精心底還是善良的,而且他也不吃人。原文描述,如下:
那怪與行者斗了十數回合,不分勝負。漸漸紅日當午,那黑漢舉槍架住鐵棒道:“孫行者,我兩個且收兵,等我進了膳來,再與你賭斗。”
黑熊精把自己的山洞說成是仙洞,而且他的洞府布置也非常有講究,有氣質。連觀音菩薩看了都暗暗稱贊,動了惻隱之心。原文如下:
菩薩看了,心中暗喜道:“這孽畜占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此有個慈悲。
由于黑熊精本領高強,有上進心,加上他又沒有在人間作惡,從本質上講,他的人品不壞,是可塑之才。黑熊精偷了袈裟,準備回去開一個“佛衣會”,說明黑熊精對袈裟非常尊重,也反映黑熊精對佛是很尊重的,黑熊精有成為佛門弟子的想法。
五、黑熊精存在的意義:
黑熊精偷袈裟的行為,在觀音眼里就像是知識分子偷書一樣。黑熊精是一個可以培養的妖怪,萬物皆有靈,體現觀音菩薩慈悲為懷。觀音收了黑熊精。只要有善心,都是佛門有緣人。
觀音對孫悟空說了一句話,其中的意義非常重要。原著如下:
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行者心下頓悟。
如果孫悟空拿出大鬧天宮的本領來,沒有幾個妖精能夠在孫悟空的金箍棒下活命。觀音這句話讓孫悟空明白了一個道理:所謂妖精、神仙只在一念之間,很多妖精本身就是神仙,有些妖精是大仙們考察的對象。由于他們有錯綜復雜的背景,所以孫悟空也不敢大開殺戒。
孫悟空知道本領強大的妖精會得到大仙的垂憐,這些妖怪或者有后臺,或者會被大神們收走,所以孫悟空不會輕易要他們的性命。
本領高強的妖怪結局不一定很美好,也要看運氣,如蜈蚣精就沒有黑熊精幸運,他被毗藍婆菩薩刺瞎了眼睛后去做看門的。而六耳獼猴和蝎子精則出現了意外,正常情況下,他們是不會死的。
對于本領小的妖精來說,孫悟空知道他們的修行差,這些妖精不會有后臺,也不會有大仙收留他們。孫悟空一般都會盡情地將他們打死,如車遲國三怪、白骨精、蜘蛛精、豹子精、黃獅精等。
黑熊精的出現和結局,讓孫悟空對妖精有了新的認識,面對不同的妖精,孫悟空知道如何去處理,這就是黑熊精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