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憶
- 重生之傻女嫡妻
- 羽笑璃
- 2063字
- 2014-11-27 03:07:37
姜天擦完汗,有禮貌地和曾大勇告別:“先生,我生性愚鈍,還望先生不吝教我。”他的一聲“先生”叫的很真誠,一聽就給人很明顯的尊重感。
曾大勇也客氣回話,他知道哪些事能不說,哪些事不能說,大公子對他還算禮遇,沒有看輕的意思,不像一些公子十分傲慢,連個稱呼都不喊。
每次上完課曾大勇就會離開,他要趕的場次還是挺多的。雖然說可以開一個類似學堂的武館,很多人一起學習,但是很多請他的都是高官子弟,門第較高,當然太高的也瞧不上他。
是以他每天都要趕三四場,進行一對一的教學,這種學習效率不錯,很多學生的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進步快,對曾大勇很滿意,他的名聲就慢慢傳開了,生意也更加好了。也不是誰都能請到他的,那家的孩子不能太頑劣,一定要聽從他的教導,如果是吃一點苦受一點痛都吃不消,他也教不起。
之前曾大勇就打聽過消息,說應國公府的二位公子,一位紈绔不桀,難以管教;一位性子敦厚,稍顯愚笨。
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的!
在他看來,姜家大公子是個很聰明的人,懂得在人前掩蓋自己的光芒,只有這樣的人以后的路才會走得更遠、更穩。
高門大戶的水就是深,尤其在朝堂之上,哪有他如今的自在?
曾大勇也不是個笨人。
姜天知道自己的表現逃不過夫子的眼睛,曾大勇能從一介鄉野漢子做到現在的眾多官家權貴公子的座上之賓,也是有一些本事的。
他經歷過很多事,所以他知道,二十年后,曾大勇會站在什么樣的高度。
今天的事也深深提醒了姜天,他的偽裝還不夠,很多見過大世面的人,眼光毒辣一點,他就會被看穿了。
這輩子他不想讓人知道,他在習武方面有很高的天賦,這一世他要扮演的,只是姜家一個庸碌平庸的兒子。
以前他沒有把握住的,這一世定要牢牢抓?。?
百無聊賴的生活中,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已是立夏。
楚國的習俗,這類節氣來臨的那一天,全家人要聚在一起用飯,也有增進感情的意思。
大夫人對這個難得能讓全家人聚在一起的節日十分重視,早早讓管家采購好需要的食材和一切物件,甚至親自過問把關。
姜沖因為之前在外舟車勞頓太久,事情辦得也不錯,皇帝慷慨地給了假期,讓他在家多休息幾天,自回府后,他不忙也不閑,樂得輕松。
誰知道這愜意的生活能持續多久呢。
姜天還真知道,這也是他印象最深的幾件事之一,其中一個就是二妹妹的死,給父親的打擊極大,二妹妹出事以后,父親得知后立刻快馬加鞭往家里趕,不眠不休?!捎诩敝s路沒有好好休息吃飯,還有喪女的悲痛,父親發起了低燒。
起初,所有的人都沒有在意,戰場上的情況哪一次不比現在惡劣,大大小小的傷數不勝數,每次不還都過來了?這點小病小痛的請大夫,有點小題大做了,喝點熱湯,晚上捂著睡個覺就會好。
姜沖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小病而已,并未放在心上,甚至還帶病忙碌。
沒多久他就病倒了,請了太醫來,診斷后說是悲傷過度,之前受涼沒有喝姜湯什么的,加上連日勞累,休息不夠,本是小病,由于沒有好好調養,導致舊疾復發,病情嚴重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父親受過那么多傷,大小病痛無數,年輕的時候還好,現在年紀逐漸大了,那些舊傷無一不在折磨他的身體。
他怎么能忘了,他不是個好兒子!
太醫話說的比較委婉,但是大家都聽明白了,明著說就是父親的病是自己休養不當,還有陳年舊疾一起洶涌而來,是治不好了。精心調養一番,不讓他勞心費神或許還能多活個兩年。
精心調養可以,國公府不缺上好補品,也不缺錢。可是不勞心費神就不太可能了,父親現在即使不做武官了,也還是吃朝廷俸祿,要忠君之事。就是要為當今圣上做事,父親本來就是個閑不住的。
那個太醫被父親直接趕出去了,父親還說他身體好得很,活到七老八十也沒什么大問題。
話雖如此,他心系邊疆,思慮甚多,還暗地里讓大夫人為幾個孩子早早定下親事,若是他忽然去了,也不至于給孩子造成太大影響。
父親對他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疼愛的,就連不爭氣的绔少姜開和最沒有存在感的庶女姜環,都為他們做了最好的安排。
可是姜天不愿意,那時候他年輕氣盛,是最意氣風發和叛逆的時候,如果說姜開是京城聞名遐邇的風流公子,招蜂引蝶;那么姜天就是文武雙全、氣度不凡,性子矜傲,自視甚高。
他清清楚楚地記得,大夫人替他相中了沁陽公主,父親竟然也贊同,要大夫人趕緊定下,去求皇后賜婚。
所有人都說這是一樁好姻緣,天作之合。姜天只覺羞憤難忍,沁陽公主是陛下和皇后的女兒,出身尊貴,備受寵愛。如此天之驕女,多少有著驕橫跋扈的性子,貴女圈人人皆知。
娶妻娶賢,大夫人這是不想讓他好過!
是的,當初的姜沖真真是恨極了大夫人,他是父親原配的孩子,對占據自己母親位置的女人自然是沒有好臉色的。
繼子對父親繼娶的妻子,大抵都是有敵意的,何況大夫人想讓他尚公主。駙馬之名雖然好聽,但是仕途什么是不用想了,不能和別人一般參加科舉,即使入朝為官,也是掛個虛職。
他是國公府的大公子,更是姜家長子,世子之位理所當然是他的。父親曾找過自己,說他是人中龍鳳,日后必能光耀門楣,使姜家長久不衰。是啊,就因為他足夠優秀,所以世子這個沒什么實權的悠閑名號,應該讓給他的弟弟,那個不學無術的姜開!
不過他還是接受了父親的建議,放棄了世子的位置。
不得不說,那時候的姜天,真的是太偏執,太清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