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秋佳節,再遇白狐(求追讀)
- 命格成圣,從冒充太監開始
- 擺爛的歲歲
- 2214字
- 2023-01-13 00:57:28
中秋佳節,盛京城一片繁榮。
雖已月上中天,
但城中愈顯歡騰。
街道兩側花樹林立,彩燈千乘。
行人如潮,笑語連天,各式的攤販沿街相連,嬉笑的頑童、紅著臉手掌相扣的年少夫妻,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濃濃的笑意。
轟!
一聲轟鳴在夜空炸響,仰頭卻是看到漫天火樹銀花,打擾了靜謐的夜。
就連皇宮,也褪去了往日的靜謐。進宮的官道上,一輛又一輛載滿官員的馬車緩緩行駛入宮。
玉芙宮中,此刻也好似炸開鍋一般。
張才人濃妝艷抹,將平日里最好的首飾佩戴上,往火燭前一照,端的是人比桃花艷。
因為位份較低,穿著倒是固定的,只得在面貌上下功夫。
顧劍棠抬著裙角,跟著張才人走在前往花苑的宮道上。此次中秋宮宴,邀請百官相至,宮中大殿并無此規模,又因今夜天朗氣清,端的是賞月的好時節,所以臨時定在皇家花園中。
路上又迎面撞上了劉嬪,兩個女人挽著手親親熱熱的一起走,互相揩油。
“張才人”忽的開口問道:“妹妹,李嬪你還記得嗎?住你隔壁那個長得清清純純的”
劉嬪美眸圓睜,嬌嗔道:“壞姐姐,有了我還想著別的女子。李嬪呀,前些日子感了風寒,當夜便去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顧劍棠心中一沉,看來陸遠為了不落人口舌先一步將李嬪處理掉了,幸虧他打了個措手不及,讓陸遠沒機會找他的麻煩。
“張才人”附到劉嬪耳畔笑道:“妹妹莫吃醋,今夜姐姐好好陪你,賞賞月?!?
待得趕到花苑,尋下座位坐下,后宮嬪妃近百位大都到位。
顧劍棠抬頭看向至高之位,先入眼是一抹艷麗明黃,身形清瘦的男子穿著寬大的龍袍,不見厚重的威嚴倒是覺得仙氣縹緲,不似常人,他就是當今圣人陸文殊,國號景德。
與皇帝平起平坐的有兩個女子,一者身著鳳袍,容顏富貴、獨有一股盛氣,是張皇后。
另一位女子便是顧劍棠心心念念的陳太后,陳太后今日穿的格外素凈,不過即便如此也遮不住美眸中淡漠的情緒,一顆鮮紅的淚痣點在眼角,不添妖媚,與清冷中和,恰如其分。
不過最吸引顧劍棠注意的,還是陳太后懷中抱著的一團毛茸茸的物什,白如雪的毛發,靈動深邃的眼瞳,正是之前在花苑見到的拜月白狐。
下意識催動天目法眼,想一觀未來東家的命格。只見白狐身上冒出一柱妖冶紫光。
【青丘狐族(紫)】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緣塵歸土,終見青丘。
但奇怪的是,陳太后身上多了一道霧蒙蒙的屏障,防止了顧劍棠的窺視。
似是感覺到他的注視,女人和白狐齊齊轉頭向這看來,越過萬千人群直直落到顧劍棠身上。
顧劍棠心道不好,連忙垂頭。宮規中寫明白了,奴才是不得直面主子的,違者要杖責。
在這一刻,仿佛時空都凝滯了。幾個呼吸過后,也無別的動靜,顧劍棠長舒一口氣,看來陳太后不是個心小的女子。
后宮到位后,百官依照品階魚貫而入。
走在最前頭的,是文官和武官的一把手。張相和鎮國公溫華,溫華人如其名,雖時值中年,卻文質彬彬,一聲書卷氣,相比身材更為魁梧的張相,他倒是格外像個文官。
二人身后,便是皇子公主。當然最吸引人注意的,還是身形枯槁、走路顫顫巍巍的陸遠,以及身旁神色冰冷,不見往日嬌蠻的陸如意。
就在顧劍棠打量陸遠的時候,陸遠也恰巧向這邊瞧來,兩人冷不丁的對視上。不待顧劍棠有何表示,陸遠臉上的頹廢麻木忽的破碎,嘴角揚起一抹極為惡劣的笑容,讓人瞧了心中不舒服。
顧劍棠這才明白,陸遠哪里是不找他的麻煩,這分明是一時忘了。如今迎面撞上,肯定跑不掉。
微微嘆息一口,只得心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來都來了。
中秋宮宴開始不久,大皇子率先站起身來,給皇帝獻上一首詠月詩。雖然顧劍棠不通文墨,但好歹不是九漏魚,個中精妙也能品味一二。
大皇子文采斐然,嗓音輕柔,端的是翩翩公子,當時就吸引了不少貴女的眼神,就連被掰彎的劉嬪都忍不住瞧去。
大皇子一首詠月詩,引來文官相繼肯定贊和,直夸皇帝養了個好兒子,景德皇帝言語中盡是夸贊之意。
二皇子也緊隨其后,兩人都是皇位的有力競爭對手,瞧著狗皇帝如今的性子,說不準哪一天就犯渾不干,當個太上皇安心修仙,所以二人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競爭的機會。
“父皇,兒臣學不來皇兄,只得給父皇獻上一曲劍舞”
說罷,二皇子持劍傲立,隨著古箏孤鳴,在花苑中舞起劍來。他將雙手一展,百官齊齊傳來驚呼。
原來他的手中不知何時,竟變出兩把寒光閃爍的利刃,隨著古箏撩撥的愈發急促,百官好似置身沙場。場上舞劍的二皇子,也變成了領兵退敵的威武將軍,劍光閃爍間,敵人便土崩瓦解。
待得二皇子舞罷回到位置,百官甚至沒有從震撼中回過身來。文官礙于立場相對不能贊嘆,武官卻是扯著大嗓門毫不吝嗇夸獎之詞。
“二皇子年紀輕輕,竟入了四品之境,相比用不了多少時日,便能踏入上三品天人境,直追武德先帝”
景德皇帝也是撫掌大笑,直言“大乾有皇兒,邊境無憂”
只是這些人,唯獨缺了最關鍵的鎮國公。溫華此刻正蹙著眉頭,眼神落于空處,不知在思考什么。
二皇子見此,也是一陣可惜。遠處的大皇子,卻是一陣幸災樂禍。
此次無形的交鋒,大皇子和二皇子好似打了個平手。大皇子一首詠月詩贏得滿堂喝彩,卻是引不得皇帝贊揚。二皇子雖然受到圣人褒獎,但最關鍵的鎮國公依舊持中立態度。
事關國祚,個中條條道道,實在讓人膽戰心驚。
就在這個關頭,陸遠忽的站了出來,躬身高聲道:“父皇,兒臣也有一禮獻上”
皇帝一瞧是自己不成器的兒子,立刻蹙起眉頭,但念及中秋佳節,也不想讓百官瞧了笑話,淡淡道:“四皇子有心了,既然有禮,那就獻上來吧”
文武百官此刻也是議論紛紛,不知平日不著調的四皇子,為何要出這個風頭。
陸遠側身瞧了顧劍棠一眼,不獻寶物,卻是出聲道:“父皇,兒臣這份大禮,還須有人映襯的好。在這,要借張才人的總管太監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