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發光的石頭
- 人在東漢,與阿瞞偕行
- 壞兄弟
- 2743字
- 2023-01-03 21:55:20
看著阿瞞急匆匆離去的背影,黃路心里不經泛起了嘀咕,阿瞞這么著急離去,是急著去干嘛呢?去的方向也非家的方向,要不要跟去看一看?
思來想去黃路還是按奈不住好奇心,向著阿瞞離開的方向追了過去,問了幾個路人,繞過幾條深巷,黃路的面色逐漸古怪了起來,這不是丁家嗎?
丁家與夏侯家可以說是世代聯姻,雖然一家在城南,一家在城北,但兩家依舊親近非常。
又跑過一條大街,丁府那大大的牌匾正對著大街,繼續往前,黃路在丁府圍墻一側看到了阿瞞,只見阿瞞正對著丁府通常出行用的小門說著些什么。
借著丁府圍墻崖角的遮掩,黃路悄悄的探出頭去看了看,是個小女孩,側耳一聽,只聽見阿瞞說:
“苓兒,你看我給你帶來了什么好東西。”接著從已經破破爛爛的衣袍中掏出了一塊其貌不揚的石頭。
“這石頭可是我騎馬花了兩周時間從淮河為你帶來的,你看漂亮吧!偷偷告訴你,這石頭晚上會發光呢!”阿瞞得意的說道。
“謝謝你,阿瞞。”
“那你身上的傷。。。”
“剛才遇到了點小麻煩,但我三拳兩腳就解決了。”
黃路一遍偷聽著一遍死命捂著嘴避免笑出聲來,以免被阿瞞發現。
心中卻也有了猜測,那個苓兒估計就是以后曹操的原配丁夫人,至于后面什么淮河什么石頭什么騎馬的鬼話,他才不信!
一個七歲小孩從譙縣到淮河,還騎馬?!這兩地直線距離都有二百多里,繞路得四百里吧。還人生地不熟的,一來一回足足有近八百里的距離!
你就真不怕休息時草里竄出個劫匪給你一刀砍了?!況且,我看你屁股完好無損的也不像是騎馬的樣子。
至于那破石頭黃路猜測就是阿瞞不知去哪條小溪撿的,去外頭玩耍回來時順道送給丁苓博個好感。
晚上發光?怎么可能!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聊了一會,阿瞞借口有事,便離開了,黃路也悄悄的跟了上去,只見阿瞞小心謹慎的向四周觀察了許久后,走進了一處小樹林,沒過多久,便牽了一匹馬出來,往東市去了。
哇!你真的帶馬啊!黃路見阿瞞真的牽出了一匹馬,對自己的猜測不免動搖了幾分。
黃路一路跟著阿瞞到了東市,見阿瞞徑直去了販馬的馬販子那里。沒多久,一人一馬的阿瞞進去了,只有阿瞞一人出來了,手中還多了一袋錢。黃路直接看傻了眼。
阿瞞就這么把帶全套馬具的良駒賣了?!!?他感到十分的震驚,這匹馬他認識,尾巴上有一撮的白毛因此被他記下了,正是夏侯惇他父親的愛馬,夏侯惇來帶他看過,向他炫耀了一番。
要知道養一匹馬得費多大功夫啊,尤其還是夏侯家的良駒,那是絕非能用金錢衡量的,而阿瞞全套馬具的良駒才換一袋錢,這明顯就是賤賣啊!
而且要是被夏侯惇他父親,也就是阿瞞的叔父知道的話.....好像.......也沒怎么樣,頂多揍阿瞞一頓,然后曹嵩賠錢完事。
“阿瞞再看看阿瞞最后能編出什么鬼話騙他爹去吧,畢竟丟了那么大匹馬,夏侯府內不可能不知道的。”黃路繼續跟在阿瞞身后自言自語道。
阿瞞先出了城,到了郊外,找了個灌木叢鉆了進去,沒過一會就出來了,那一袋錢也沒了。
“肯定被他藏了起來,而且就在那灌木叢中,要不要把它挖出來呢?”黃路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立馬搖了搖頭,否定了大膽的想法,接著念叨了一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繼續跟蹤阿瞞。
阿瞞向家的方向走去,忽然蹲下隨手拔起了幾株不知名的雜草,又向路邊茶攤買了一杯茶喝了口后。
“噗~”的噴在草上,仔細看了看,隨后滿意的點了點頭。
接著阿瞞手拿雜草大搖大擺的進了夏侯府的小門。
為了避免一前一后的撞見阿瞞,讓多疑的阿瞞起疑,黃路于是決定在外面晃蕩到了天黑方才回家。
其母看到黃路這般模樣無非是些關切話語,讓他別胡亂打鬧,學業要緊,暫且不表。
話說來日,黃路一早便來到了學堂,與往日一樣誦讀經典。沒過多時,先生手背著戒尺緩緩的走入學堂,掃了學子們一眼。
“昨日在集市上打架的都有誰?站出來!”先生的聲音低沉可怕不怒自威。
眾學子皆默不作聲兩股戰戰,心都慌的提到了嗓子眼,看樣子先生明顯是發怒了。
黃路環顧四周,緩緩站起朗聲說道:“此事皆因我而起,一切后果由我一人承擔!先生你要罰就罰我吧!與其余人等無關!”
先生的表情有些驚駭,因為黃路一向在他眼中悟性極佳,聰明伶俐一點就透,性格亦是平和謙遜,大有古君子之風,對其也甚是寵愛。
此時他萬萬沒想到黃路居然會主動站出,把罪責全攔了過去,頓時感到一整頭痛不由的用戒尺輕拍了拍額頭,閉上眼沉思了一會說道:“黃路上前來領戒尺二十下,去思過間思過一周。”
黃路松了口氣,還好先生對自己還算寵愛,要換了別人估計就不用再來了,回家放牛去吧。
黃路老實的走上講臺,伸出了左手準備挨打,先生看了看黃路的手皺了皺眉,說道:“右手!”
原來昨日打架難免把手擦破了,雖已過去一天但看起來依舊是傷痕累累慘不忍睹。
黃路老實的收起左手伸出右手,先生見了右手也是同樣傷痕累累,頓時氣的破口大罵:“你這逆徒竟然如此不愛惜雙手!罷了罷了!緊閉思過一個月!戒尺就免了!”
黃路縮了縮頭,帶上包裹,跟著先生到了思過間。
兩人相顧無言。
先生長嘆了一口氣,率先開口道:“把事情原委如實說于我聽。”黃路便把在集市遇阿瞞,如何勸說同學等事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先生聽完松了一口氣,說道:“你心是好心,意也是好意,但卻太沖動了,圍觀者眾何不求于他人?”
“子曰“十室之內必有忠信”,圍觀者中未必就都是幸災樂禍之輩,必會有人幫助你等,何苦上去相搏?”
“君子亦不立于危墻之下,我聽你描述,那幾人并非本地人事,皆為流浪兒,若其身上攜有利器傷了爾等,又當如何?”
黃路那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半個字都沒往心里去,暗自腹誹道:“我豈不知,若是叫了他人助我,叫的人越多阿瞞對我印象越淺,要不是怕被打死,我一人就上了。”
黃路聽著先生的一番長篇大論,哪能不知道先生乃是好心,不希望他受傷。于是再三表明,今后謹遵先生話語,不再犯險,以免惹得先生擔憂。
先生聽得這話便以為黃路孺子可教,吃一塹長一智,畢竟人總要有個成長過程。
想到這一陣得意,不由得摸了摸山羊胡,想當年自己也是一腔熱血少年郎,逝者如斯夫!如今已是白發蒼蒼了。
又不由的嘆了口氣,多思無益,多思無益,搖搖頭走了。
思過間設立在一個獨立的院子之中,里頭的生活枯燥且乏味,若是普通學子來了必定倍感折磨,此地飯食為了給思過之人體驗挨餓的感覺,就只有粗茶淡飯,每日一頓。
衣物被褥也都破舊的令人嘆為觀止,據先生說,為的是讓思過之人珍惜穿暖的生活。
每隔三天沖洗身子一次亦用冰水,說是冰水能醒人心智。
思過間墻上則刻寫著孟子那句“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當然,這一句大字是先生寫的,四周墻上還有寫歪歪扭扭的小字,很明顯,都是來“思過”的“前輩”們因為太無聊,而亂寫亂刻的。
不過呢,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對黃路來說是壓根不存在的。
阿瞞得知黃路被關后,還算有良心,每天偷摸著送一只燒雞來,有時還會帶小瓶酒,據他說,這酒是從他爹曹嵩那里偷來的,二人一邊吃著雞肉配著酒,一邊聊著天,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