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西涼》
深秋的夜晚,軍營里一片寂靜。突然,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寧靜。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傳令兵翻身下馬,直奔中軍大帳。緒青正在值夜,見狀立即跟了上去。
大帳內,林峰披衣而起。傳令兵單膝跪地,雙手呈上戰報:“西涼城被匈奴十萬大軍圍困,危在旦夕!“
林峰展開戰報,眉頭緊鎖。緒青借著燭光,看到戰報上沾著血跡,顯然是拼死送出的。
“傳令下去,“林峰沉聲道,“全軍集合!“
號角聲劃破夜空,軍營瞬間沸騰。士兵們迅速整裝,列隊校場。
林峰登上點將臺,目光如炬:“西涼告急,蒙恬將軍有令,命我部派出精兵兩千,火速馳援!“
臺下響起一片吸氣聲。西涼城遠在百里之外,匈奴十萬大軍圍城,此去兇多吉少。
“此戰兇險,“林峰聲音洪亮,“但西涼城中,有我們的同胞!有我們的親人!你們說,救不救?“
“救!“兩千將士齊聲吶喊,聲震云霄。
“好!“林峰拔出佩劍,“即刻出發,急行軍兩日,務必趕到西涼!“
緒青握緊玄星劍,感覺心跳加速。這是他第一次參與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
行軍路上,林峰將緒青叫到身邊:“你帶五十精兵,先行探路。記住,務必小心。“
“是!“緒青領命而去。
夜色中,緒青帶著五十名精銳,輕裝簡從。他們避開大路,專走山間小道。玄星劍在月光下泛著幽光,仿佛在指引方向。
突然,前方傳來馬蹄聲。緒青示意眾人隱蔽。只見一隊匈奴騎兵疾馳而過,看樣子是去報信的。
“隊長,怎么辦?“副手王虎低聲問。
緒青略一思索:“不能讓他們報信。王虎,你帶二十人繞到前面設伏,我帶剩下的人斷后。“
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匈奴騎兵被前后夾擊,很快就被消滅。但緒青知道,這只是開始。
第二天傍晚,他們終于看到了西涼城的輪廓。城墻上火光沖天,喊殺聲不絕于耳。
“快!“緒青催促道,“回去報告韓將軍!“
當林峰率領大軍趕到時,匈奴人正在發起猛攻。城墻多處破損,眼看就要失守。
“列陣!“林峰一聲令下,兩千精兵迅速擺開陣勢。
緒青帶著弓箭手占據高地,他拉開秦王御賜的寶弓,一箭射中城下匈奴將領。
“殺!“
震天的喊殺聲中,秦軍如猛虎下山。匈奴人措手不及,陣腳大亂。
經過一夜激戰,匈奴大軍終于潰退。西涼城得救了。
城墻上,林峰望著遠去的匈奴大軍,對緒青說:“這次多虧了你及時探明敵情。“
《西涼突圍》
黎明時分,匈奴的號角聲再次響起。緒青站在城墻上,望著遠處如潮水般涌來的敵軍,握緊了手中的玄星劍。
“報——!“一名渾身是血的士兵跌跌撞撞跑來,“東門告急,王將軍陣亡!“
林峰面色凝重。連日苦戰,城中守軍已不足千人,箭矢將盡,糧草短缺。而城外的匈奴大軍,卻仿佛無窮無盡。
“傳令下去,“林峰沉聲道,“準備突圍。“
緒青一驚:“將軍,西涼城就這樣放棄了嗎?“
林峰望向城內:“你看看那些百姓。“
緒青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街道上擠滿了逃難的百姓。有抱著嬰兒的婦人,有攙扶著老人的孩童,還有受傷的士兵。他們的眼中,都帶著恐懼和絕望。
“守城是為了保護百姓,“林峰說,“如果城破,他們都會遭殃。不如趁現在還有一戰之力,護送他們突圍。“
緒青恍然大悟:“末將明白了。“
很快,突圍計劃制定完畢。林峰將剩余兵力分為三隊:一隊由他親自率領,負責開路;一隊由緒青帶領,保護百姓;最后一隊斷后。
“記住,“林峰叮囑緒青,“百姓的性命重于一切。“
夜幕降臨,匈奴人停止了進攻。他們以為秦軍已是甕中之鱉,準備明日一舉破城。
子夜時分,西門悄然打開。林峰一馬當先,率領精銳殺出。匈奴人措手不及,防線被撕開一道口子。
“快!“緒青指揮著百姓有序出城。他背著一名受傷的老者,還要照看一個與父母失散的小女孩。
突然,一支匈奴騎兵殺到。緒青將老者交給士兵,拔出玄星劍迎戰。劍光閃爍間,數名匈奴騎兵落馬。
“緒青!小心!“林峰的喊聲傳來。
緒青回頭,只見一支冷箭直奔他而來。千鈞一發之際,他舉起秦王御賜的寶弓,一箭將冷箭射落。
“好箭法!“林峰贊嘆。
突圍持續了整整一夜。天明時分,大部分百姓已經安全撤離。但斷后的部隊卻陷入了苦戰。
“將軍,你們先走!“斷后的李青喊道,“我們來擋住追兵!“
林峰眼中含淚:“兄弟們,保重!“
緒青最后看了一眼西涼城。城墻上的秦字大旗依然飄揚,但已經殘破不堪。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撤退。總有一天,他們會打回來。
撤退的路上,緒青攙扶著受傷的士兵,還要安撫受驚的百姓。一個小女孩拉著他的衣角:“大哥哥,我們還能回家嗎?“
緒青蹲下身,擦去她臉上的淚水:“一定能。等我們打敗了匈奴,就帶你們回家。“
遠處,朝陽升起,照亮了前行的路。雖然失去了西涼城,但他們救下了數千百姓。緒青知道,這場戰爭還遠未結束。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手中有劍,他們就永遠不會放棄。
林峰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很好。“
《礪劍》
咸陽宮巍峨的殿宇在秋風中顯得格外肅穆。蒙恬卸下甲胄,背負荊條,一步步走向大殿。他的步伐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心頭。
殿內,秦王背對著門,望著墻上的疆域圖。蒙恬跪地:“臣蒙恬,有負圣恩,西涼失守,特來請罪。“
秦王轉身,目光如炬:“西涼雖失,但百姓得救。你可知為何?“
蒙恬一愣。
“因為有人懂得取舍。“秦王走到他面前,“守城是為了護民,若城破人亡,守之何益?起來吧。“
蒙恬如釋重負,卻仍跪地不起:“臣請再戰,必奪回西涼!“
秦王扶起他:“準。但記住,用兵之道,在于智取,不在力敵。“
與此同時,邊關軍營中,林峰正與諸將議事。
“匈奴雖占西涼,但糧草補給困難。“林峰指著沙盤,“我們可在此設伏,斷其糧道。“
眾將紛紛獻策,唯有緒青沉默不語。這些日子,他白天操練,夜晚研讀兵書,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散會后,林峰叫住他:“有心事?“
緒青搖頭:“末將只是在想,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奪回西涼。“
林峰欣慰地笑了:“看來這些日子的苦練沒有白費。“
確實,緒青的變化有目共睹。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練劍,直到深夜才休息。玄星劍在他手中越發得心應手,秦王御賜的寶弓也被他練得出神入化。
一次操練中,他一箭射中百步外的銅錢,贏得滿堂喝彩。
“好!“林峰鼓掌,“有此箭法,何愁匈奴不破!“
但緒青并不滿足。他知道,真正的戰場遠比操練殘酷。為此,他經常向老兵請教,學習實戰經驗。
“匈奴騎兵最厲害的是騎射,“一位老兵告訴他,“但他們的馬匹不擅長山地作戰。“
緒青眼前一亮:“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把他們引入山地...“
“正是!“老兵贊許地點頭。
夜深人靜時,緒青常常獨自研究地圖。他注意到西涼城西有一片峽谷,地勢險要,是設伏的絕佳地點。
“將軍,“一天,他鼓起勇氣向林峰獻策,“末將有個想法...“
林峰聽完他的計劃,眼中閃過驚喜:“好!就按你說的辦。“
就這樣,在等待援軍的日子里,緒青不僅苦練本領,還參與制定作戰計劃。他不再是那個只會揮劍的新兵,而是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將領。
蒙恬從咸陽帶回援軍的那天,緒青正在校場上操練。看到大軍到來,他握緊了玄星劍。
“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慶功宴》
西涼城內,匈奴人的狂歡已經持續了三天。
曾經莊嚴肅穆的太守府,如今成了匈奴單于的臨時行宮。大廳內,羊皮地毯上擺滿了酒壇,烤全羊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匈奴將領們席地而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哈哈哈!“單于舉起金杯,“秦軍不過如此!西涼城,還不是落入我們手中!“
眾將哄然大笑,紛紛舉杯。
角落里,幾個匈奴士兵正在清點戰利品。絲綢、瓷器、金銀器皿堆積如山,都是從城中百姓家中搜刮來的。
“這些秦人,倒是會享受。“一個士兵把玩著一件精美的玉器。
“可惜人都跑光了,“另一個士兵抱怨,“不然還能抓幾個奴隸。“
馬廄里,匈奴騎兵正在照料戰馬。這些馬匹連日征戰,也需要休整。
“聽說秦軍有一種神箭,“一個年輕的騎兵說,“能射穿鐵甲。“
“怕什么!“老兵不屑道,“我們的騎兵天下無敵。等休整好了,就直取咸陽!“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城外的山林中,一雙雙眼睛正注視著這一切。
緒青帶著偵察小隊,已經潛伏了整整一天。他們躲在樹叢中,仔細觀察著城內的動靜。
“隊長,“王虎低聲說,“匈奴人太囂張了,要不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緒青搖頭:“不可打草驚蛇。我們的任務是摸清敵情。“
夜幕降臨,匈奴人的狂歡仍在繼續。酒醉的士兵東倒西歪,連哨兵都打起了瞌睡。
緒青悄悄摸到城墻下,借著月光,他看到城墻上新修的防御工事。雖然粗糙,但足以抵擋一般的進攻。
“看來匈奴人準備長期據守。“緒青心想。
突然,一陣馬蹄聲傳來。緒青連忙隱蔽,只見一隊匈奴騎兵疾馳而過,馬背上馱著搶來的糧食。
“他們在補充糧草。“緒青記下這個細節。
回到營地,緒青將所見所聞詳細匯報。林峰聽完,若有所思:“匈奴人驕兵必敗。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蒙恬點頭:“不錯。但要想奪回西涼,還需從長計議。“
夜深了,匈奴人的狂歡終于結束。城內一片寂靜,只有巡邏的士兵打著哈欠。
而在城外的山林中,秦軍正在秘密集結。緒青望著西涼城的輪廓,握緊了玄星劍。
“等著吧,“他輕聲說,“我們很快就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