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子濤從作業班上撕下一張白紙,拿起鋼筆在紙上面寫下了幾個大字“木蘭花”
不錯,花子濤要抄寫的詩詞,就是那位被譽為“國初第一詞手”的納蘭性德的代表作《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后世梁啟超評價他“容若小詞,直追后主。”
王國維曾這樣評價納蘭性德“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能得國學大師如此評價,可見納蘭性德的才華之高。能將這位大家的作品帶到這個世界,花子濤也是深感榮幸。花子濤回憶了一下原文,提筆在紙上寫道: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寫完以后花子濤將紙筆倒扣,只等老師來收。
花子濤看了眼婁十里,那貨還在那里趴著咬筆頭呢。花子濤也沒理這貨,自顧自的等著下課鈴聲響起。
很快到了下課時間了,老虔婆站在講臺上看著下面的一眾,得意洋洋的道:“有誰寫完了可以交上來,交上來的可以出去活動,沒寫完的繼續寫。”
花子濤扭過頭看了看班里的其他同學,一個個或作沉思狀,或在低頭急書,沒有一個寫完的交上去的。
又在凳子上坐了兩分鐘,看到還是沒有人上去,花子濤也不等了,直接站起身來,拿起寫好的文稿,在上面書上自己的大名,只是畢竟第一次抄襲,他簽名時手有點抖。
花子濤交上作品,轉身走出教室,老虔婆看了暗道奇怪。雖然平日里花子濤語文成績還不錯,在班里一直是前二的存在。但是這可是寫古詩詞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
這家伙這么快就交上來,不會是為了早下課故意糊弄自己吧。
想到這里,錢老師拿起花子濤的稿子仔細的看了起來。
錢老師看了前面兩句覺得寫的不錯,她自己也難有這種文筆,于是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幾句一看完,老虔婆忍不住要贊出口了,雖然她自己寫不出這樣的文筆,但是作為語文老師基本的鑒賞能力還是有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秋風悲畫扇。”初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是那么的快了,即使偶有不如意,也是甘心接受。可是為什么又被冷落呢,就像夏天的扇子,到了秋天就被忽視了。本應該相親相愛的,可是卻成了相離相棄。
接下來兩句“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此句也是模仿女性的口吻,寫出了主人公深深的自責與悔恨,借此訴說不是主角負心而是身不由己。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這一句是來自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相約世世代代為夫妻。
可是安史之亂后,明皇入蜀,在馬嵬坡無奈處死楊玉環,明皇在歸途聽到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以寄哀思。這里借用典故說即使是最后的決絕之別,也絕不生怨。
錢老師看了一遍還不過癮,又從頭開始重新看了一遍,怎么看怎么佩服,但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初中生能寫出的。
錢老師想找花子濤問下,這到底是在那里抄來的,為什么她從來沒有見過。能寫出這樣作品的人絕對是詩詞大家,不可能是默默無聞之人,而且這首詞借助女子之口,語言哀婉、幽怨,頗有后主李煜之姿。
正在這時花子濤從外面上完廁所返回教室。錢老師看到花子濤回來,急忙讓花子濤和她出來一下。
到了門口,錢老師劈頭蓋臉的開始質問:“花子濤你快說一下,這首詞你是在那里抄的。你放心,只要你實話實說老師不會懲罰你的,這首詞不是你第第這個年齡的人能寫出的。”
花子濤看了錢老師一眼,對她的印象有了一點改觀。能夠一眼看出這首詞的絕妙之處,而且又能判斷出這首詞不是普通人能寫出來的,錢老師的鑒賞水平還是可以的。
但是不管怎么樣,堅決不能承認是抄襲的。
想了想,花子濤把提前準備的說辭拿了出來:“老師這首詞確實是我寫的,但是這首詞是前段時間我看了電視劇《唐明皇》,有感而發才寫出來的。您也知道我最喜歡的就是唐后主李煜的詩詞了,這次也是模仿他的風格寫的”
這個世界也有唐明皇李隆基,央視專門拍過一部電視劇《唐明皇》,描寫的正是唐明皇波瀾壯闊的一生以及他與楊貴妃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
同樣這個世界也有唐后主李煜,同樣是亡國之君,同樣是詞壇大家。
聽了花子濤的話,錢老師倒是想通了很多,看電視劇有感,模擬前人的風格寫出的這首詞,這樣解釋還算能說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