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四合院兒,許大茂只有對張向陽一家還算客氣些,對其他人,都不是很待見。
張向陽穿越前,看很多四合院兒同人文的時候,很多書里都把四合院描述為禽滿四合院。
其實在許大茂眼里,也是這么認為的,整個四合院兒,就沒幾個好人。
一大爺道貌岸然,卻是典型的偽君子,說一套做一套,別的不說,最近許大茂了解到,傻柱老爹何大清去年跟著寡婦跑了。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何大清每個月都會通過郵局給傻柱兄妹寄10塊錢過來,何大清寄錢的時候沒有寫兒子傻柱的名字,而是寄給一大爺易中海。
可是易中海從來沒像傻柱兄妹倆提起過這件事,把錢揣進自己口袋去了。
其實這件事除了許大茂知道,張向陽也知道,畢竟穿越前看過這部電視劇,知道有何大清寄錢這么回事兒。
但他從來沒提,不是他想維護一大爺的名聲,是覺得跟自己沒關系,說了得罪一大爺,對自己也沒啥好處。
作為一個穿越者,對院里面的人際關系,還有自己該怎么做?張向陽門兒清。
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他才懶得管這種破事兒。
不過張向陽不知道的是,許大茂現在知道了,正在憋大招,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抖出來,讓一大爺難堪。
至于二大爺,許大茂認為這人就更虛偽,除了大兒子劉光齊,二兒子劉光天和三兒子劉光福,從小就沒少挨他的打。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當院子里有事兒,二大爺都會?;^,和稀泥,表面很積極,其實啥事兒都搞不定。
三大爺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會算計,還是老摳,在外面算計別人,在家里算計家人,總之不算計點兒,都沒法過一天。
在許大茂眼里,除了三位大爺,其余一大媽,二大媽,三大媽,聾老太,賈張氏,賈東旭,傻柱都不是什么好人。
特別是賈東旭和傻柱,一天到晚牛皮哄哄,到處惹事兒,純粹就是一愣頭青,沒文化,傻逼。
許大茂罵了聾老太一句,回屋喝小酒去了,這邊張向陽一切就緒,收好自己的銀針,還有其他的工具,跟你大爺和聾老太說了兩句閑話,背上藥箱回屋。
一大爺在他離開前說:“向陽侄子,醫藥費最后一起結,怎么樣?”
“得嘞,舉手之勞,一大爺您不用掛在心上?!睆埾蜿柨蜌獾恼f道,說完抬腿走人。
張向陽前腳離開,一大爺把聾老太扶回屋,一邊問道:“老太太,還疼嗎?真的減輕了?”
“疼還是有點兒疼?不過確實減輕了不少,你看你不用扶,我都差不多能走了?!?
太太手里拿著拐杖,整個狀態比之前好了不少。
一大爺見老太太的狀態,確實與之前不同,笑嘻嘻的說:“張向陽還真是厲害,后生可畏呀!”
“誰說不是?”聾老太感嘆道:“我發現張向陽這孩子,不管是心智,還是職業技能,都不錯,比院里同齡人更成熟。
特別是傻柱,賈東旭這些人,根本沒法同他比?!?
“我也這么覺得,老太太,您坐好,好好休息,我把飯菜給你送到這邊來,吃完了等會兒我過來收拾。”
一大爺客氣的說道,對于聾老太,一大爺和一大媽兩口子,還真是很盡心。
這邊張向陽回屋,老媽,小妹和媳婦兒正在屋子里聊天兒,聊的還很開心。
看到他回來了,秦懷茹首先迎上來,把藥箱接過去,然后不經意的問道:
“又沒收老太太的錢呀?這一大爺也是,知道找你,卻不知道給錢?!?
“嫂子說的沒錯,咱又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咱也要生活,藥也要本錢,不給錢以后就別去了?!?
小妹張小敏一聽就來氣兒,話說的噼啪響,就像放鞭炮一般。
“你們知道什么呀?你大爺說了,最后一起結賬,不說多收錢,至少也不會白干?!?
張向陽沖小妹和媳婦兒翻了翻白眼兒,一邊說一邊到廚房洗手。
老媽卻說:“都是一個院兒住著,聾老太無兒無女,一大爺兩口子也是照顧她,我看就別收錢了。
三瓜兩棗的也沒多少,說起來還不好聽,有句話叫行善積德,造福子孫,咱們以后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比啥都強?!?
“得嘞,咱家又多了一個大善人,媽,如果都像您這樣,每次跟別人看病,哥都不收錢,咱家還活不活呀?”
張曉敏是年輕人,思維跟老娘不同,首先反對老娘的那種觀點。
張向陽不置可否,微笑著啥話也沒說,秦懷茹發現丈夫都不說話,她也就不敢再說話了。
只有老媽,劉彩娟瞪了閨女一眼,笑罵道:“你個丫頭片子,懂啥呀?我說過每次都不收錢嗎?
聾老太是愿你年紀最大的老人,尊老愛幼懂不懂?”
“好啦,好啦,媽,媳婦兒,小妹,收不收錢我心中自有定論,到時候再說吧,間不早了,弄水,洗臉,洗腳,不想早點兒睡嗎?”
張向陽說睡字的時候,又拿眼睛望媳婦兒秦懷茹,秦懷茹看到某人的眼神兒,條件反射就低下了頭。
一張小臉兒刷的一下就變成了粉色,弱弱的小心臟也跟著跳的更快。
賈東旭這邊,明天有姑娘要來相親,賈張氏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用拖把弄的干干凈凈。
把窗戶,門板,衣柜,桌子,椅子,灶臺,用我不抹了一遍,發現不夠干凈的,再來一次。
賈東旭看到老娘弄的那么仔細,有些不理解的說:“媽,差不多得了,人家在意的是咱的長相,還有家庭條件,跟弄的干凈沒關系?!?
“你這孩子懂個屁,弄干凈一些,看起來舒服,跟人的印象會更好。
本來條件就不是很好,家里也沒什么家具,衛生還那么差,別人怎么看?”
“得嘞,不嫌煩人就弄,不過明天吃點兒啥呀?”
“有啥好吃的?買只雞唄,再買條魚,買點兒豬肉,家里有白菜,有粉條,弄個豬肉燉粉條,清蒸魚,煲雞湯,炒花生米,足夠了。”
賈張氏一邊想一邊說,說完嘆了口氣,無助的望著兒子說道:
“總共就那么點兒錢,這么一折騰,后半個月的生活又夠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