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巫蠱
- 大明:國舅爺很兇猛
- 南方江城
- 2074字
- 2023-01-22 10:22:52
丁哲,王玨等人,當然是沒有罪,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全都是楊鵬叔侄挾私報復,想將丁哲等人置于死地,判決是無罪開釋,建議官復原職。
袁璘的妻子被東廠慫恿,狀告丁哲等人,是誣告,是受到了楊甲的指使。
念其喪夫之痛作祟,情有可原,打十個板子,袁璘之死會重新審理,給予其一定的補償。
牙婆受到楊甲的指使,顛倒黑白,滿嘴胡言亂語,被判決打一百板子,轟出京城。
聶氏母子身為原告,自然是沒什么錯的,無罪開釋,滿倉兒一樣如此。
但滿倉兒拒不相認嫡親母親和兄弟,有違人倫,判決滿倉兒即刻跟隨聶氏母子歸家。
本來案子到這就該告一段落,但是滿倉兒卻在堂上不干了,竟然反告聶氏母子,有違人倫的是他們。
她被賣掉的時候,可是沒人給她說話,因此要求斷絕關系。
說完之后,這貨還給張巖拋媚眼,嬌滴滴的可人,但主審會審的官員一看,得了,建昌侯這是跟滿倉兒有一腿啊!
那沒說的,又改了判詞,將滿倉兒之前所有的隸屬關系全部斬斷,恢復其自由之身。
右副都御史以為,這個情況建昌侯該滿意了,他們拿著結案陳詞就可以離開鎮撫司這個龍潭虎穴,人間煉獄。
結果張巖沒讓他們走。
“諸位也算是三法司的精干人員,正好都在這,那就再審理幾個案子,比如楊甲謀殺袁璘案,楊鵬貪贓枉法案等等。”
堂里忙活的時候,外面也沒閑著。
郭寧讓心腹之人開始審訊東廠的蕃子,收獲不小,全是楊鵬叔侄的黑料。
現在一樁樁一件件的往堂上送,讓這些官員齊齊倒吸口氣。
東廠一屁股屎,根本擦不干凈,楊鵬執掌東廠這幾年,大大小小的破爛事少說都有百件。
像這次插手滿倉兒一案,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之一。
郭寧那邊也是夠狠的,什么手段都上了,再者還有抄家李廣的經驗,第一時間就封了楊甲的府邸,還把楊鵬在宮外的秘密府邸給挖了出來。
搜羅出來的金銀財寶倒是其次,萬萬沒有想到還有意外收獲。
在楊鵬的秘密府邸里,搜出了一堆小人,是真正的小人,有木偶的,有稻草的,還有布做的,上面還寫著名字,扎著針。
張巖都驚了,沒想到楊鵬還有這個扎小人的愛好,上面的名字,全都是跟他不對付,讓他憎惡的人名。
最最大逆不道的是,其上還有張皇后的名字。
壓勝巫蠱,向來是大忌,為人厭惡詬病甚至痛恨,因為這是封建社會,迷信盛行,人們很信這個。
張巖看著面前搜來的幾十個小人,追問道:“能確認這是楊鵬的筆跡嗎?”
郭寧頷首道:“可以確定,我還找了幾份楊鵬的書信對比,肯定是楊鵬的筆跡。”
本來張巖殺了楊鵬,心里多少有點忐忑,生怕朱佑樘不快。
可看到小人上有張皇后的名字,他就知道這次穩了。
皇帝姐夫把張皇后當成手心里的寶,是其逆鱗,楊鵬卻干這樣的勾當,他不死誰死?
張巖心里有底之后,也不急著離開鎮撫司,眼看著時辰還早,他有時間再等等,把春闈案的拼圖串的更清楚些。
一個時辰后,徐光祚到來,他這個包打聽非常有效率,再加上還有滿倉兒指認,諸如傅瀚,陸松等等,全部能對上號。
張巖可以鉆空子插手滿倉兒一案,但是對春闈案,他知道不能過多插手,只能當個幕后之手。
剩下的要留給其他人發揮,甚至是腦補。
現在當務之急是把楊鵬的死做好收尾,敲成鐵案,而且這條時間線,也得顛倒一下。
不能一上來就說滿倉兒一案,而是要從壓勝巫蠱入手。
張巖叫人風風火火的把葉紳接來,路上已經跟葉紳稍微說了些情況。
葉紳又把他的好友,御史張縉接上,聯袂來到了鎮撫司。
對于葉紳,張巖當然不會藏著掖著,把今天在鎮撫司發生的事情一說,葉紳和張縉雙雙倒吸一口涼氣。
張巖第一次見到彈劾過自己的御史張縉,這位已經四十多歲,相貌端正,一看就很正義。
“侯爺,能確定提督東廠的楊鵬在搞壓勝巫蠱之事?”張縉臉色極其嚴肅的問道。
“張大人請看,人證物證俱在,楊鵬雖然死了,但是那些小人上的字跡,確定就是其書寫無疑,另外楊鵬的侄子楊甲還活著,敲開他的嘴不難。”
張縉肅然的點點頭,葉紳說道:“侯爺為什么殺了楊鵬?留下活口讓其自述罪過豈不更好?”
張巖雙手一攤,“我看到楊鵬在用巫蠱詛咒家姐,實在控制不住情緒,腦袋一熱就把他殺了,這個罪過,我自然擔待不會抵賴。”
顛倒了時間線,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
正如張巖所說,鎮撫司這里現在三法司的人都有,一事不煩二主,張巖就是苦主原告,狀告楊鵬巫蠱詛咒張皇后,那就審理吧!
滿倉兒一案,牽扯出楊鵬巫蠱詛咒一國皇后,朝廷文武,案件很快就被梳理清楚,明明白白。
再有張巖當堂殺人在前,主審會審的官員只盼著早點離開,全順著張巖的言辭走向來審理,中午一過就審理完畢了。
張巖信不過這幫人,讓葉紳和張縉幫著把關。
這兩位一個是前給事中,一個是御史,全都門清,仔細的看過之后朝張巖點點頭。
葉紳沉聲說道:“楊鵬除了巫蠱詛咒之外,徇私枉法,貪腐豪奪,每一件事都能讓他掉腦袋,張縉賢弟在這里,我也不怕徇私,這些東西,最好先不要現在就送到宮里,走最正常的程序,先送到通政司,讓吏部過目之后轉到內閣,讓三位大學士看過之后再送到司禮監給陛下過目。”
張縉擺手道:“這算什么徇私,正常,應該如此。”
張巖不解問道:“這是為何?不應該先讓陛下看看嗎?”
葉紳搖頭,“先讓陛下過目,那就是私情,而走這樣一遍程序,便是大義凜然,再者朝堂之上對東廠不滿者眾,能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徹底壓一壓東廠的氣焰,讓后來者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