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界橋之戰

董卓因呂布兵敗負傷,軍無斗志。遂聽從李儒之策,打算遷都長安。

董卓命人捉拿洛陽富戶,共數千家,盡皆屠于城外,取其錢糧無數。

又命李傕、郭汜領兵驅逐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百姓死于溝壑者,不計其數。李傕、郭汜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如有行走慢者,背后三千軍馬催督,手執白刃,當場殺人。

董卓臨行前,命人在洛陽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并放火燒宗廟宮府。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庭,盡為焦土。

董卓又命人掘先皇及后妃陵墓,取其陪葬金銀寶物無數。士卒趁機紛紛掘官民墳冢。

董卓裝載金珠緞匹寶物數千車,劫了天子并一眾后妃,望長安而去。

汜水關守將趙岑,見董卓棄洛陽而去,便向諸侯聯軍投降,獻了汜水關。

孫堅率先入關。

董卓已走,虎牢關空無一人,八路諸侯得知消息,各引兵馬入關。

孫堅領兵飛奔洛陽,遙望洛陽城火焰沖天,黑煙滾滾,百里之地,毫無雞犬人煙。

孫堅大驚,遂命人滅了。并請眾諸侯各于荒地上屯扎兵馬。

曹操謂袁紹道:“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擊,本初為何按兵不動?”

袁紹言道:“諸兵疲困,進恐無益。”

曹操道:“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此天亡之時也,可一戰而天下定矣!諸公何疑而不進?”

怎奈眾諸侯皆言不可輕動。

曹操當即大怒道:“豎子不足與謀!”

說完負氣而走,引本部兵馬一萬,領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諸將,星夜去追董卓。

眾諸侯分屯洛陽城外。

孫堅救滅宮中余火,屯兵城內,設帳于建章殿基上。

孫堅令軍士掃除宮殿瓦礫,凡董卓所掘陵寢,盡皆重新掩埋。

忽見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孫堅命士卒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士卒撈起一婦人尸首,只見身穿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

孫堅取錦囊打開,只見內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

孫堅砸斷金鎖,發現里面乃是一璽,此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

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程普驚呼道:“主公!此乃傳國璽!”

眾人聞言大驚。

程普又說道:“主公,此玉乃昔日卞和于荊山見鳳凰棲于石上,載而進獻楚王。后解之,果得玉。后此玉歸于秦,令良工琢此玉為璽。主公請看,此八字乃李斯所篆!始皇崩后,子嬰將玉璽獻與高祖。后來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用此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傳位至今。主公!此乃天授主公也,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萬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以圖大事!”

孫堅聞言大喜,當即決定返回江東。

不料孫堅軍中有袁紹同鄉,欲借此為進身之計,便連夜偷出營寨,來報袁紹。

袁紹得知后心中大驚,遂重賞來人。

待到翌日,孫堅來辭袁紹。袁紹質問孫堅藏匿玉璽一事,孫堅卻不承認。袁紹叫同鄉與其對質。孫堅大怒,拔劍欲斬此人。袁紹麾下顏良、文丑皆拔劍出鞘。

孫堅麾下程普、黃蓋、韓當亦拔劍在手。眼看就要火并,眾諸侯一齊勸住。

孫堅隨即上馬,拔寨離洛陽而去。袁紹大怒,遂寫書一封,差心腹人連夜送往荊州刺史劉表處,唆使劉表于半路上截殺孫堅,搶奪玉璽。

翌日,曹操追董卓,戰于滎陽,兵馬盡失,大敗而回。袁紹令人接曹操至寨中,會眾置酒,給曹操壓驚。

飲宴間,曹操悲憤交加,與眾諸侯不歡而散。曹操見眾諸侯各懷異心,料定不能成事,遂自引殘兵離去。

公孫瓚亦帶著劉備等人拔寨北歸。

兗州太守劉岱,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不借,劉岱竟引軍突襲喬瑁,殺死喬瑁,盡降其眾。

眾諸侯皆各自散去。袁紹亦領兵拔寨,離洛陽而去。

公孫瓚回軍行至平原縣,與劉備分別,自己引軍回了幽州。

裴元慶跟著劉關張來到平原縣城。平原縣城不大,共有人口兩萬余,兵馬兩千。府庫存糧七千斛。按照一個士卒月口糧五斗來計算,勉強能維持到秋收。銅錢更是少的可憐,只有三百緡。這些就是劉備全部的家底兒。

然這兩千士卒皆是青壯,如果好生訓練,未必不能成為一支精兵。

元慶與劉關張吃住皆在一處。四人食則同案,寢則同塌。劉備妻室早亡,張飛無妻室,只有關羽有妻子胡氏,不過尚在老家河東解良。

元慶日間跟著關、張操練兵馬,夜間則是苦讀兵書戰策。每日抽出一個時辰磨練武藝。

平日里,劉備、關羽、元慶皆夜讀書簡。只有張飛鼾聲如雷,呼呼大睡。

日子過得倒也平靜。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元慶在這平靜中度過了一年多的時光。

兩千名青壯被幾人訓練的頗為精悍。

元慶如今已經十六歲,自身的力氣又增長了一截。元慶沒有荒廢光陰。武藝略有精進,兵書戰策滾瓜亂熟。

自從元慶到平原以來,劉關張皆待元慶如親兄弟,令元慶感動不已。唯獨遺憾的是沒有仗打,元慶渾身憋的有些難受。

這一日,忽然聞得公孫瓚與袁紹正在磐河大戰。關羽、張飛、元慶得知消息后,紛紛摩拳擦掌。

劉備也是痛快,直接帶著三人點兵兩千前往助戰。

這次可是急行軍。兩千兵馬輕裝簡從。

元慶騎馬扛錘一臉興奮。一字墨角賴麒麟也是興奮異常。它知道即將上戰場,甩開四條大馬腿縱情狂奔,已經把劉備等人甩在了后面。

看著元慶的背影,關羽哈哈大笑,謂劉備道:“哈哈哈哈,大哥,吾觀元慶可是憋壞了!如今有仗打,瞧他這個高興勁兒。”

劉備、張飛皆開懷大笑,一點都沒有要上戰場的緊張感。后面的兩千兵卒也是內心激動不已,都渴望上戰場。

好男兒誰不想建功立業?即便是起初投軍是為了吃飽飯,可時間長了,自然受到主將的影響。關羽、張飛、裴元慶皆是當世猛將。訓練出來的士卒自然也是軍風彪悍。

話分兩頭。此時的公孫瓚正在磐河橋頭與袁紹麾下大將文丑相斗。

兩人斗了十余合,公孫瓚抵擋不住文丑,撥馬敗走,文丑策馬狂追。

公孫瓚慌不擇路,徑直跑到旁邊小山谷前。文丑在后爆喝:“公孫匹夫拿命來!”

聲如炸雷,公孫瓚戰馬受驚,馬失前蹄,公孫瓚直接被甩翻馬下。文丑見狀興奮不已。

“哈哈哈哈!公孫匹夫!受死吧!”

眼見文丑挺槍刺來。

公孫瓚驚呼:“吾命休矣!”

正在此時,草坡左側突然轉出一將,飛馬挺槍,直取文丑。

公孫瓚趁機爬上草坡,打眼觀瞧。

只見此人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頭戴七星花額銀煉盔,身穿雁翎砌就板銀甲。內襯?青藤紋軟緞百鳥袍,外罩象??彩繡織錦披風。手中一條龍膽亮銀槍,胯下夜照玉獅子馬。

真乃威風凜凜。

就見此人與文丑連戰五十合,槍出如龍,快如閃電。點點寒芒打的文丑手忙腳亂。

文丑自覺不敵,撥馬退走。

公孫瓚趕緊下了草坡,抱拳說道:“多謝壯士搭救!在下公孫瓚,敢問壯士尊姓大名?”

只見此人收槍下馬,單膝跪地。對著公孫瓚拜道:“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云字子龍。本為袁紹轄下之人,因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來投奔公孫將軍麾下,不期于此處相見。”

公孫瓚大喜,趕緊扶起趙云。遂共同歸寨,整頓兵馬。

翌日,袁紹令顏良、文丑各引兵一千弓弩手為兩翼,令麴義引八百先登營和一萬五千步兵為前軍。袁紹自引馬步軍三萬為后軍。向公孫瓚推進。

公孫瓚亦不示弱。命大將嚴綱統兵一萬為前軍,命三千白馬義從在側翼接應。公孫瓚自領兩萬大軍壓后,迎戰袁紹。

兩軍精銳盡出。從辰時擂鼓,巳時交戰。嚴綱發動猛攻,驅兵大進,直取麴義。麴義見嚴綱攻來,命士卒列陣迎敵。

八百先登營拿出大弩,紛紛上弦,伏于大盾之后。

待嚴綱兵到,麴義爆喝道:“放!”

八百先登營大弩同時齊射,弩失如狂風驟雨。嚴綱大驚,勒馬欲回,被麴義拍馬舞刀,斬于馬下,遂揮軍掩殺,嚴綱軍大敗。

公孫瓚后軍欲來救應,都被顏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麴義直殺到界橋邊。策馬舞刀先斬執旗將,后把繡旗砍倒。

“嗖!嗖!嗖!嗖嗖!”

突然一陣箭雨襲來,麴義軍頓時倒地一片。麴義閃目觀瞧,只見三千白馬義從于側翼突襲而來,對著麴義軍展開騎射。

麹義軍瞬間大亂,中箭者不計其數。麴義趕緊命八百先登死士用大盾遮住身形俯伏于地面隱藏。

此時白馬義從已然沖到近前。

“殺!”

只見八百先登死士一躍而起,大盾紛紛豎起,白馬義從頓時被撞得人仰馬翻。先登營左手舉盾右手掄斧,專砍馬蹄。白馬義從瞬間損失慘重。余者紛紛棄弓,抽出彎刀與先登營血戰。

麴義又指揮步兵圍殺而至。一時間,血肉橫飛,慘叫聲此起彼伏。公孫瓚引后軍來救,與麴義軍戰在一處。左右兩翼顏良、文丑立刻引弓弩手突襲。

正在此時,袁紹后軍又殺來,公孫瓚軍落于下風。

麴義拍馬舞刀直取公孫瓚,公孫瓚與麴義斗了十余合,不敵麴義,公孫瓚撥馬敗走。麴義拍馬舞刀追趕,正撞著趙云,趙云挺槍躍馬,直取麴義。

趙云與麴義大戰十余合,用了一招毒蛇吐信,將麴義咽喉刺穿,回手又一槍掃飛死尸。

隨后趙云單騎殺入袁紹軍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公孫瓚又引軍殺回,袁紹軍頓時大亂。

趙云直奔袁紹后軍,龍膽亮銀槍上下翻飛,在袁紹后軍撕開一條口子。公孫瓚引兵緊隨其后,眼見就要殺到袁紹處。

袁紹麾下大將張郃、高覽、韓猛帶領士卒奮力抵擋,眾軍士齊心死戰。張郃截住趙云廝殺,袁紹親自引兵圍至,顏良、文丑亦引軍來到,多路并殺。

趙云見勢不妙,遂保公孫瓚殺透重圍,一直退回界橋。袁紹趁機驅兵大進,斬獲極多,公孫瓚軍落水死者,不計其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谷| 三河市| 陵川县| 杨浦区| 阿城市| 巨鹿县| 博湖县| 广饶县| 合山市| 于田县| 白山市| 田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呼图壁县| 彭泽县| 略阳县| 喀什市| 土默特左旗| 临高县| 南华县| 托克托县| 滨海县| 南川市| 斗六市| 辰溪县| 内丘县| 镇赉县| 射阳县| 神农架林区| 白朗县| 息烽县| 潮安县| 保靖县| 东乌珠穆沁旗| 江津市| 高陵县| 乌兰察布市| 保定市| 宣汉县| 三明市|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