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8章 效率低下的紡織業

  • 王門庶子
  • 雨落天涯zcm
  • 3025字
  • 2023-04-30 14:43:17

宋文遠當然也不放心讓葛老四這樣一個在船隊毫無根基之人帶隊,想要讓葛老四服眾就必須要讓葛老四拿出十足的成績,力壓其他的炮艦艦長。

之所以是炮艦艦長,是因為貨船船長到了炮艦上只能從大副干起,還要重新學習火炮的裝填、射擊等軍事科目。

因此炮艦艦長本來就比貨船船長要高一個級別,所以艦隊指揮官這個職位只能從炮艦艦長中產生。

除了口含天憲的天潢貴胄,任何人的威望都是靠著自己的歷練得來的,葛老四也不例外。

為了能夠盡快讓葛老四在船隊中形成威望,宋文遠特意在長江口組織炮艦舉行了一次實彈射擊比試。

葛老四因為數學成績好,在訓練炮兵的時候更懂得計算火炮的角度,每一次射擊訓練葛老四指揮的炮艦都能領先其他炮艦。

只不過這一次的演訓規模更大一些而已,葛老四非常清楚這場演訓就是鹽城伯針對自己的長處進行的設計。

葛老四將感恩之心深埋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不能對不起爵爺的這份知遇之恩。

演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海上移動靶射擊訓練,五百步外放置一艘小漁船,在海面上任意漂流。

各個參賽的炮艦輪流在不同的位置發射炮彈,那艘船用最少的炮彈最先擊中漁船者獲勝。

這一項一直都是葛老四的強項,毫無懸念地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績。

第二部分是裝填比賽,由對手從對方的炮手中任意抽調三名炮手,組成一個臨時的炮組,哪一個炮組最先完成三發炮彈的發射獲勝。

這一輪比賽,葛老四炮艦遺憾地取得了第二名。

第三部分是操帆指揮,哪一艘船從起點出發,到達指定的地點最先返回出發點獲勝。裁判組提前在指定地點的小島上等待炮艦的到來,只有拿到了裁判發出來的號牌才算到達。

對于如何利用風力、風向,是葛老四這個優等生的強項,如何調整風帆的高度,角度,能夠更充分利用風力,葛老四早已是熟記于心。

這一輪比賽,葛老四不出意外地獲得了勝利,兩個第一名,一個第二名,葛老四炮艦獲得比賽的冠軍。

第二名的是馬文斌炮艦,一個第一名、兩個第二名,僅次于葛老四。

宋文遠大手一揮,宣布賞賜第一名炮艦集體五百貫,第二名炮艦三百貫,第三名炮艦一百貫,其余參與的炮艦各五十貫。

至于如何分這筆賞賜,就體現出了各個艦長的帶兵能力,葛老四與馬文斌二人將各自炮艦的艦員炮手集中到一起,將賞賜按照級別高低分了下去,兩人一文錢都沒有留。

兩艘炮艦的艦員和炮手都會自己的艦長心服口服,其余炮艦的艦長則沒有這種覺悟,自己拿了一個大頭,剩余的賞賜分給了手下的艦員與炮手。

各個艦長報上來的分配方案送到宋文遠的案頭,看過各個艦長的分配方案,宋文遠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

在貨船全部裝載完畢,宋文遠將所有的船員集中在一起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任命葛老四為署理提督皇家海貿船隊總管,馬文斌副之。

除了兩個正副職,還將潘維固任命為署理皇家海貿船隊監軍。

之所以叫署理,是因為這個任命并沒有通過皇帝點頭,目送船隊在葛老四與馬文斌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南下。

宋文遠無暇感慨,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紡織廠的建設當中。

與此同時,皇家海貿基地開始在江南大量采購糧食,南洋的糧食是多,可是現在船隊的運力有限,一次最多能運送的糧食有限。

為了保證北伐的糧草供應不會短缺,宋文遠不得不拿出在南洋賺取的金銀大量采購江南的糧食。

好在現在的江南號稱蘇湖熟、天下足,遠不是后世商業種植發達,糧食還需要從湖廣調撥的江南。

所有新下水的新船在海試中便開始了運糧大業,隨著一艘艘的貨船滿載糧食運送到滄州,滄州到雄霸二州的糧倉漸漸充盈起來。

對于糧食如何調度,宋文遠并不操心,已經全權交給了王尊素妥善調度。

他一門心思將精力投入到紡織廠的建設當中,宋文宇與招募來的紡織機工匠進行了多番的溝通,希望將紡織機械的動力由人力改變為水力。

崇明島守在長江河道上,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若是不加以運用,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可是從手工到水力需要跨越的技術門檻,如何在河道上架設水輪動力,對木匠們的難度不大,如何解決轉軸之間的摩擦、以及水輪動力如何接入紡織機械,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木匠組組長叫宋世峰,與宋文遠同姓,是宋文遠從廣陵府招募過來的,算起來與宋文遠的母親有一點兒遠親。

不過宋世峰可不敢在鹽城伯面前攀親戚,這位連老子都敢不認的主兒,可不是什么好惹的。

想利用宋文遠的名頭撈好處,恐怕是有命掙沒命花,因此宋世峰在宋文遠的麾下非常低調。

木匠組做了不少風車動力,水輪動力與風車動力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區別,無非是一個用風做動力,一個用水流做動力。

在風車上解決轉軸問題用的是耐磨損的鐵力木做軸套,用黃銅包裹軸桿采用羊油潤滑。

幾遍如此,鹽場的各個提水風車也是隔三差五就要更換軸套,不然風車的風扇轉動的時候就會產生劇烈的晃動,極易造成重大事故。

如今這軸桿與軸套之間如何解決磨損問題已經困擾了工匠們很長的時間,宋文遠當然知道如何解決,可是知道歸知道,想要做出來卻是千難萬難。

別的不說,不論是軸承的軸套、還是滾珠都需要硬度非常強的高碳鋼,就目前華夏這種煉鋼水平,想要打造出一個合格的軸承,首先要解決的是能夠穩定地煉出高強度的鋼鐵。

如今在當涂鐵廠的老黑,正在建設鐵廠,如今估計煉鐵爐也就剛剛立起來,想要實現高鐵質量的飛躍,還需要不斷地摸索改進。

除了宋文遠提點的預熱送風之外,冶煉出合格的煉鋼焦炭也是鋼鐵生產的重中之重。

有了思路軸承早晚都能造出來,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還是只能采用鐵力木加黃銅的方式減少摩擦。

然而宋文遠想當然了,經過木匠與織布機工匠聯合研究了一個月,依然無法將織布機改造成用水力驅動的織布機。

宋文遠只能暫時放棄水力織布,不過水力驅動的機械研究卻不能停止,首先桑蠶的剿絲若是能夠機械剿絲,成本會快上許多倍。

若是能夠突破這一技術,紡織廠就能大量如農戶手中直接收購蠶繭,而不是收購生絲。

而蠶繭抽絲卻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蠶從結繭到成蛾大約在在半個月左右,也就是收獲蠶繭后,要在半個月內將所有的蠶繭抽絲。

不然蠶蛾破繭而出,蠶絲就成了斷絲,就算是進行抽絲也因為接頭太多,而影響織布的觀感。基本就成了廢繭。

煮繭抽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要在非常高溫的環境下趁著將蠶繭絲頭煮開,快速進行抽絲。

有個成語叫做抽絲剝繭,就形象地將抽絲的細致描述出來。

既然暫時無法突破水力織布的技術,就只能上手工織布,工匠們開始大量制造織布機,同時將有優先錄取權給了船廠工人家屬。

經過一番籌備,第一批將近五百婦人進入紡織廠,接受織布培訓,一直忙活到下南洋的船隊返回皇家海貿基地,崇明島紡織廠的架子才算搭了起來。

經過一番調查發現,這織布的效率慢的令人發指,經歷了高度工業化社會的宋文遠,根本就無法想象純手工織布的景象。

前世今生,宋文遠這是第一次親眼目睹這個時代的織布效率,用一個非常資深的老織工的話說,經年的老織工一天也就能織一匹布。

古代的布匹可沒有后世布匹的寬幅,一般的布匹寬幅都在二尺,一匹布是四十尺。也就是說一個熟練的老織工一天能織四十尺布。

而一個熟練的織工價錢可不便宜,工錢至少都是普通織工的雙倍,這還不算食宿花費,在大周吃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普通織工的效率連熟練織工的一半都沒有,培養一個熟練織工花費的時間成本遠不是后世一個流水線工人可以想象的。

因此織一匹布不算原材料的成本以及廠房、稅收等成本單單一個人工成本至少都要百文以上,再算上其他的綜合成本,也難怪習慣了后世一件普通棉布衣服百十塊錢的宋文遠無法想象這個時代的布匹的價格。

可以說古代的價格體系是畸形的,人力成本低的可憐,一個人的收入只能將將滿足自己的溫飽,想要楊家戶口,就只能從牙縫里省錢,宋文遠穿越這么長時間,就沒見過一個胖的普通百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景德镇市| 涿鹿县| 自贡市| 共和县| 马龙县| 军事| 湖州市| 尤溪县| 鸡东县| 晋城| 德钦县| 元谋县| 和林格尔县| 阜新市| 西丰县| 林芝县| 繁昌县| 长岛县| 阳朔县| 博客| 松原市| 金堂县| 安国市| 长宁县| 松桃| 丰城市| 瑞昌市| 佳木斯市| 昭通市| 云和县| 咸阳市| 兴宁市| 绩溪县| 永安市| 策勒县| 八宿县| 康平县| 沙坪坝区| 泰州市| 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