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喟英雄收徐庶 聽旨意封將軍
書名: 穿越三國楊修:烽煙鼓角再爭鳴作者名: 紅塵孤月本章字數: 2193字更新時間: 2023-01-20 14:14:33
楊安領命出門,田豐趙云驚慌跪倒。
“主公,皇上旨意如此重要,如何能先見他人?”
楊修見狀,闡釋道,“旨意到此,又非皇帝親至,早晚不會跑。可慢待了賢才,對不起的卻是軍民百姓和天下社稷!
常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以元晧子龍之才德,能被你們看重之人,必是軍民百姓翹首以盼的賢才,如何能怠慢?
起來吧!”
二人苦笑,相視一眼,自家這個主公,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行不嚇人不罷休。
可一想到自家主公如此愛賢敬士,二人也與有榮焉,畢竟他們都是舉薦人,在賢才面前,是多長臉面呵!
談話間,侍衛領著單福來見。
楊修看去,單福望來,沉默在場間。
互相打量著,誰也不先開口。
“公子竟然如此年輕?”單福訝然,先開口。
“單福竟然這般雄壯?”楊修也是驚訝失聲。
兩人似是舊識一般,遙遙相聞,相見卻都被顏容震驚。
“久聞公子盛名,如今靈壽大治,單福游歷至此,特來一觀,不想公子竟如此年輕!”
單福率先解釋自己的驚訝,也想聽聽楊修為何驚訝自己雄壯。
楊修本以為徐庶雖然好武,最終以一個謀士出現在演義之中,原本以為是個文士,不想竟如此雄壯,似個大將之軀。
楊修也不解釋,只道,“先生游歷天下,如何結識了子龍?”
趙云連忙在一旁解釋道,“云巡營之時,撞見先生。先生說,云非百里之將,當統兵數萬,馳騁千里疆場,立不世功勛。
是以云邀請先生入賬一敘,切磋武藝,談論兵法,瞻仰先生之才,于是向主公舉薦!”
楊修大點其頭,原來是這樣。
“先生如何看出,子龍非百里之將?”
單福一整衣襟,不等楊修相請,就著一旁凳幾坦然坐下,笑道。
“氣盛如蛟龍,上馬如坐云端,百里之地,不足以由其騰挪,由此可知。”
楊修一愣,感嘆他識人之術,竟這般神奇,本就對此好奇的楊修接著問道,
“先生還會望氣之術?哈哈,果然異士,先生望我,又如何?”
單福年近三旬,峨眉高聳,氣宇軒昂,揮手整了下衣袍,泰然自若道,
“戰戰兢兢,貴不可言,亦不敢言之!”
楊修呵呵一聲,神秘地笑道,“先生不敢望我,我卻能望先生。”
單福聞言,眉角一揚,泰然問道,“公子也懂得望氣之術?單福也好奇,公子可試言之!”
楊修見單福自矜持,哈哈大笑道,
“我觀先生,貌似泰然,實則藏頭露尾。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當乘時變化,翱翔云雨之間。
先生何故藏首于天,臥身于淵,卻獨自將尾巴露出來,若見真英雄,豈不自慚形穢?”
單福聞言驚愣起身,沉吟半晌后,才單膝下拜道,
“徐庶拜見公子,并非有意隱瞞,實在是,有苦難言。
昔年曾逞義勇,殺豪強而亡命天下,故而假名單福。
還請公子勿怪!”
田豐心驚不已,自己都看不透,公子以區區年歲閱歷,是如何見面就揭穿徐庶的?
楊修笑盈盈起身,將徐庶扶起,
“大英雄,就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先生可愿在我帳下,做個真正的徐庶?”
徐庶被楊修扶起,又被折服,連忙施禮道,
“徐庶久歷天下,欲出仕久矣,奈何不見明主,故而敝帚自珍。
今主公能一顏而識徐庶,必能知人善任,徐庶如何不肯!
請受元直一拜!”
楊修大喜,將徐庶再次扶起,“
所謂英雄,當乘其時也,元直此番來得正是時候!
我拜元直為中領軍,都督軍事,讓公臺為你軍師參謀,如何?”
一言既出,眾人皆是愣住,趙云還好,本就嘆服徐庶之才。
楊安為公子馬首是瞻,雖然驚訝,卻不置喙。
田豐卻是大感詫異,出言問道,“主公,元直雖是賢才,然公臺最早跟隨主公,如此安排,怕是草率了些吧?”
田豐的提醒,楊修如何不知。
只是文武各行其道,一張一弛,興衰全在人的任用。
徐庶也驚得不敢領命,婉言謝道,“元晧所言極是,徐庶新來,如何當得此番重任,還請主公三思。”
楊修起身回到案前坐下,肅然鄭重說道,
“元晧勿要疑慮,元直亦無需過謙。
公臺從我于白身危難之際,非量小而君子也!
你們可知,公臺曾勸告于我,可知他怎么說的?”
聞言,眾人好奇地望著楊修,問道,“公臺如何說?”
“公臺說,漢升,興霸,子龍,皆悍勇之將,宮亦文謀之士,主公帳下尚缺武略之人,望主公早日尋訪,以定三軍!
我也時常慨嘆,有公臺這樣的人盡心輔佐,真楊修之幸也!”
聞言,田豐大慚,告罪道,“公臺昭昭,光明磊落之心,田豐不及也!”
徐庶深吸一口氣,嘆道,
“未見公臺,已剖心相知!
主公放心,元直定當效仿公臺之心,不辱使命,整軍備武,不負主公信任!”
楊修也感嘆道,“所謂功業,盡賴諸位!但憑公心,駑鈍之人也可建功立業;若逞私望,則麒麟之才也會灰飛煙滅。
修與諸位,共勉之!”
眾人紛紛嘆服,躬身行禮稱是。
楊修見大事已定,方才大袖一揮,“擂鼓聚將,召喚眾將主官,與我同見圣使,聽皇帝旨意!”
徐庶這才聽趙云細說,原來楊修為見自己,將宣圣旨的黃門一行人撂在一邊,頓時感激涕零,熱淚盈眶。
得明公如此,夫復何求?
黃門一行人吃飽喝足,又被塞了些銀錢,見楊修如此鄭重其事,還要沐浴更衣,喜滋滋地被迎接到主衙之內,楊修一行已跪地迎接。
“奉皇帝欽旨~
靈壽縣令楊修,智略非凡,于黑山匪寇手中奪回縣城,朕聞此功亦大感欣慰。
常山郡守王倫,坐看靈壽陷落,生民倒懸而畏敵如鼠,如何護佑一方?
今令楊修為常山郡守,封蕩寇將軍,治理常山。整軍備武,經略黑山,朕亦撥金十萬,糧萬石充實常山。望卿早奏凱歌,解朕與生民之望。
麾下大將,多立軍功,皆封裨將,留將軍帳下聽用。
擇日赴任,押解王倫,赴京師問罪,旨到即行!
欽此!”
那黃門念完,將旨意一收,笑著將楊修扶起,“接旨吧!
恭喜蕩寇將軍榮升,日后飛黃騰達,還請多加關照小人!”
楊修耐著性子客套一番,送走了一行人,又派秦康廖忠前去接收金和糧草,這才回身喝道。
“眾將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