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楊修殺匪救民,匪首下馬問安
- 穿越三國楊修:烽煙鼓角再爭鳴
- 紅塵孤月
- 2258字
- 2023-01-04 22:08:28
楊安聽罷大驚,俯首苦苦勸道,“公子,我等雖然不懼刀斧,但公子文弱書生,何必如此冒險?若是公子損了毫發,叫我二人如何向家主交待?”
楊修斷然道,“賊匪也是人,有何懼怕,且帶路前往!”
楊平楊安二人眼見公子一意孤行,只得前頭帶路,兩人互遞眼色,提示對方小心防范。
距離葉縣城中不過十來里路,楊修一行拍馬而行,轉眼即至。
只見城中火光沖天,多處宅院起火,煙塵漫天。
匪寇三五成群,在城中提刀來回奔跑,見大戶人家有些門院便破門而入,燒殺搶掠。
城中大道之上,多有從家門中奔逃而出的平民,被匪賊追上,一刀砍翻,血流如注,倒地哀嚎。
楊修見狀大怒,喝令楊平道,“楊平上前,殺賊救人!”
楊平聞令而動,集合手下侍衛一擁而上,對這幫匪寇也不必遵循章法,群起圍攻,一番打斗之后連殺幾波匪賊,死在楊平眾人手中賊寇足有十數人。
楊安則緊貼楊修,帶了一伍侍衛護衛他周全。
楊修眼見楊平手中大刀翻飛,來回殺人,身手狠辣迅捷,不由想起臨行時父親楊彪所言,也暗贊其武藝超群,心中忐忑也少了幾分。
被救的鄉民紛紛向楊修告謝之后,急忙呼嘯著逃之夭夭,轉瞬間就不見了蹤影。
眼見楊平眾人殺伐果決,身手狠辣,有畏懼者急忙飛報匪首,少時便集合了四十余人在楊修一行人前嘯聚而來。
一眾匪寇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為首的是一個壯漢,長相卻頗為清奇,聽聞楊修一行殺死自己手下十數人,大怒聚眾而來。
一見楊修眾人,便喝令手下匪賊要將之團團圍困,手中張弓搭箭,各自瞄準,只待匪首一聲令下,便要將楊修一行射殺當場。
楊平楊安二人眼見對方有弓箭在身,大驚之下,急忙退回狹窄處堵住街道,以防被圍,將楊修死死護在身后。
那匪首端坐馬上,手中催馬鞭直指楊修,冷眉怒喝問道,“你是哪家子弟,膽敢殺我手下豪強,不畏死乎?”
楊修雖然第一次置身于如此險惡之境地,心中卻不慌亂,見這匪首上來不直接動手,看來也是小心之人,或許是個人才也說不定。
他手下人馬俱是手中提刀,腰間懸著弓箭,能號令這一群桀驁不馴的人,足以說明其人不凡。
而楊修所求將領,必定要智足以御眾,勇足以卻敵。
楊修直視那賊匪,冷笑道,“見你治眾御下頗有章法,還以為你算得上一方英雄人物!特意趕來一會,卻令我失望無比。莫非你座下馬,手中刀,腰中弓箭,只殺得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
那匪首聞言一愣,腦中擱宕一下,隨即大罵道,“老子如何行事,還輪不到你這毛還沒長齊的豎子來教訓!少年,老子好心勸你一句,少不經事就少管閑事,免得還沒長大就橫死夭折,小小年紀不要不知天高地厚!”
楊修聽罷,心里卻樂開了花,這匪首有些意思,你一個粗野之人不來斗武,卻偏偏在我面前耍嘴皮子。
論耍嘴皮子,且不說兩世為人,就單單宿主楊修這腦子就能做你祖宗!
只見楊修大笑出聲,嘲諷道,“我確實還年少,也少不更事,來來來,你來告訴我,這天有多高?這地又有多厚?今日你要說不出來,別怪日后成個千古笑話!”
那匪首只覺腦中卡頓,胸中氣息一滯,老子哪里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愈發惱怒起來,暗罵自己多嘴,煩躁地一揮手,再罵道,
“你少給老子胡扯經,既然你聽不得人話,那就別怪老子不客氣了!膽敢多管閑事殺我兄弟,老子看你是不樂意活,找死來了!”
楊修端坐馬上,肆意笑道,“你聚眾為寇,自當嘯聚山林,做些攔路殺人的勾當,茍且偷生,也算圖個快意恩仇自在逍遙罷了!
可你卻偏偏闖城殺官,燒殺搶掠,肆意屠戮平民百姓。若惹得官軍動怒,大舉殺來,到時候全軍覆沒,少不得一命嗚呼!嘿嘿,你說咱倆究竟是誰不知天高地厚?”
匪首見楊修如此坦然,心中驀地生出一絲后怕來,他只是到縣中借糧而來,原本不愿多造殺戮,畢竟惹怒官軍也不是他的本意。
別處縣官見了自己,都懼怕而以禮相待,恭恭敬敬地呈上金銀。掠奪了這么多財富,他也將自己手下眾人打扮得一身華服,光彩斐然!就連刀劍武器都配了最好的,人人腰間懸上一張弓,搞得像一群華服官軍一樣。
可偏偏就這葉縣縣令,不但是個硬骨頭,而且迂腐酸透,不但不敬以禮,竟然還言語辱罵自己父母!他少時父母俱因流病而死,心中獨缺了父母相伴的暖意,見這縣官辱及自己雙親,當即大怒殺之。
一時怒意橫生,這才縱容手下,殺民搶財。
聽得楊修數落,心中也暗自懊悔不已,見楊修并無甚敵意,反而言語之中多有提醒警告的味道,便平了平心中怒氣,問道。
“公子究竟是何人,我手下皆是豪強,身手如何某還是心知肚明的!公子麾下能殺我手下十數人而毫發無損,想必不是普通出身,不妨明言相告!”
他見楊修麾下侍衛各個身形魁梧,眼中殺意如虎似狼,也不想硬拼多生死傷,心下疑惑,這才問道。
他心中疑惑的,是對面這少年,怕是軍官子弟出身,這種人最是難纏。
楊修見問,也不隱瞞,端坐馬上,昂然直視一眾匪賊,揚聲道,“我這班侍衛,皆是邊軍出身,殺過羌人,戰過匈奴,心中有大漢家國,身上邊關流過熱血!
至于我是誰,既然你問,告訴你又有何妨!你聽清楚了,我乃當朝臨晉侯、太中大夫楊彪之子,楊修是也!”
匪首聞言色變,當即翻身下馬。
太中大夫他不知道是誰,楊彪是誰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臨晉侯是誰!
當朝有兩家人,四世三公,一為袁家,一為楊家!
楊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揚名天下,對后世影響甚巨。
就連山匪也知道,做事不能昧著良心,凡事留一線,只因這八個字。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臨晉侯便是楊家四世三公,皇帝感念,為彰楊家功勞而封,允許世代傳襲。
那匪首上前,見禮道,“不知公子身份,出言無狀,還請公子莫要見怪!”
座下馬匹輕嘶,楊修勒馬才住,暗道此人雖然生的高大,臉上卻是清秀,且一身氣場極強,連馬都被驚得不安,連忙問道,
“閣下究竟何人?”
那匪首聞言,抱拳答道,
“在下甘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