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山告別了周長卿,獨自一人來到了城外的寧古塔港。
寧古塔的繁榮景象不僅靠地緣位置好,更重要的是這座建立在牡丹江上的港口,它就像一塊活招牌源源不斷地吸引外商投資。
這里早已被義軍接管了,守衛的士兵認得易清山,連忙向其行禮道:“大將軍怎么到這里來了。”
易清山擺擺手,“沒事,我就是來逛逛,你們忙你們的吧,不用管我。”
士兵點點頭,便繼續回到崗位警戒。
此時的牡丹江仍然處于封凍期,船舶根本無法行駛,不過此時港口旁也有不少的工人在干活。
原來這座港口還兼具船廠的職能,在通航期內供船只停泊,而在封凍期則建造大型船只,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好主意。
雖然東北的林木充沛,不過普通的木頭是不能制作船只的,還得是上百年的松木或者杉木,經過數年陰干才能用于造船。
松木倒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這陰干之法極其復雜,耗費時間也極其多,因此想做一艘船是十分困難的。
易清山找到港口負責人,只見那老頭笑呵呵地說道:“哎呦,大將軍怎么來了這了,老夫叫做辜愛明,乃是這港口的舶官。”
易清山嚴肅道:“咱們就長話短說,我想打造一支水師,因此急需大量的船只,我剛剛看了你們的陰干之法,效率實在太低了。”
辜愛明卻一臉無辜道:“這陰干之法是自古以來就傳下來的,老夫確實是按照規矩在辦事啊。”
易清山嘆氣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這種方法效率低下,我們不如換個法子,或許可以使產量翻幾十倍不止。”
辜愛明詫異道:“若是此法可使產量翻上數十倍,我馬上讓手下匠人按此法來造,則將軍組建水師的計劃便水到渠成了。”
易清山不慌不忙地拉著辜愛明來到陰干場。
這陰干場是一間很大的屋子,只見工人們進進出出,有的在切割木料,有的在將木料擺放在架子上。
辜愛明見易清山看得出奇,有些疑惑這大將軍似乎是不懂陰干之法啊,又何來的更好的方法呢?
于是便解釋道:“陰干木頭必須要先將木頭割開,而且最好是將木頭豎著擺放,木頭內水分能夠迅速揮發掉,這類木料的品質比較好,做成船后使用期限比沒有經過陰干的要長的多。”
易清山尷尬一笑,“你看,這些木料都得經過切割,然后放在架子上自然陰干,且不說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光是時間就太久了。”
辜愛明在這行干了幾十年了,哪還有更好的方法,心想這將軍莫不是說大話,但礙于身份,便索性順著他的話問道:“那依大將軍的意思是?”
易清山開口道:“那便是煙熏法,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煙熏干法,那時候叫作竹簡汗青工藝。”
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以火烤竹去濕,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大名鼎鼎的文天祥在詩文中便提到了汗青,可見煙熏干法在古代很是常見,許多工匠都會用,只不過后來隨著紙張的發明,這項技術便失傳了。
辜愛明點點頭,然后又搖搖頭,“老夫確實曾無意間聽別人提起過,但不過這種方法已經沒人用了,況且用煙熏難道不會熏黑、熏壞嗎。”
易清山笑道:“你誤會了,雖然名字叫做煙熏干法,但并不是真的用煙熏,而是類似烘焙食物一樣烘干,跟西域之馕差不多。”
辜愛明也笑道:“這西域之馕老夫倒是沒見過,不過煙熏干法用火烘烤老夫卻是明白了,不過到底做出來的木料到底行不行,要試驗過才能定奪。”
易清山表示可以做試驗,于是他親自拿了一把鋤頭開始刨坑,“這煙熏干法得需要挖個大坑,然后在坑內點火,待土壤溫度變高后就熄火,再放入木料,利用余溫烘干。”
易清山又提醒道:“煙熏之法是用高溫烘干,千萬不能用明火燒,不然上好木料碳化了,就成了廢料。”
辜愛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見易清山一個人挖得辛苦,于是便吩咐工人們和易清山一起挖。
眾人合力,很快就挖好了一個大坑。
辜愛明見易清山還想繼續動手,連忙阻攔道:“大將軍去一旁歇著吧,老夫如果猜得沒錯的話,下一步就應該是添柴點火了吧,老夫雖然愚鈍,但這還是清楚的。”
易清山笑道:“確實是如此,不過我年輕力壯搬得動柴火,這活應該我去干,您老應該去休息才是。”
辜愛明卻強笑道:“老夫年輕時便是窮苦人家出身,干活干習慣了,一時不干活便渾身不自在,大將軍身份尊貴,哪里是該干活的人吶。”
易清山卻不由分說地走向柴房,抱了一堆木柴扔進坑中,辜愛明只得笑呵呵地坐回椅子上,夸贊道:“連老夫這種小民都能享福,將軍果真是愛民如子啊!”
易清山擦了擦額頭的汗,然后叫伙夫將火柴點燃,畢竟古代也沒打火機,燧石取火又是門手藝活,易清山可不會。
碼頭伙夫按照易清山的要求,取來了一些火絨,接著用燧石不斷敲打,很快坑內的干木柴就燃了起來。
火越燒越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焰又慢慢熄滅了。
易清山立馬吩咐人將木料搬來,待溫度耗盡又繼續添柴加熱,以此反復,第一批煙熏之法造出的干木便新鮮出爐了。
雖然表面附著著許多碳,而且看起來黑黑的,不過煙熏干法制出的干木料質量跟陰干木相差無幾,需要時間卻相差幾十倍。
工人們連連稱贊易清山的機智。
“將軍威武!”
“將軍文曲星下凡!”
“將軍才華橫溢!”
易清山擺擺手,“我只是提出了方法,但要變成現實還是得大家干,大家才最值得被稱贊的,義軍的水師計劃以后交給大家了。”
辜愛明連連保證,“老夫就算拼了這條老命,也得給大將軍把水師所需的船造出來,大將軍盡管放心。”
易清山點了點頭,“辜老記得保住身體,我就走了。”
“好好好,大將軍慢走。”
港口眾人目送著他們易清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