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昊天上位,倉頡退隱
- 這里是洪荒,苦練武功有什么用
- 流東來
- 2431字
- 2023-02-16 10:29:03
當老子趕到時,鴻鈞已經完全掌控局勢。
東皇太一神色黯然,已無夕日風光,無奈地立于鴻鈞身前。
一眾妖族,凄凄哀哀,好不慘淡。諸圣臉色,也無勝利之歡愉,反而面露失望之色。
對于元始來說,妖族盡皆該死,他們本就是一個不應存在的物種。
本以為鴻鈞會借機鏟除妖族,哪料東皇太一跪得太快,致使妖族并無太大損傷。
元始心頭暗罵一句慫包,便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
西方二圣眼見妖族未死,心頭同樣開心不起來,因為妖族已被鴻鈞收編。
借他們十個膽,也不敢向鴻鈞搶人頭。
鴻鈞偏頭看了一眼遲來的老子,問道:“你可是去了九幽?”
“是?!?
老子恭聲回道。
鴻鈞又道:“九幽局勢如何?”
老子回道:“元長已經鎮壓羅睺,洪荒再無羅睺之患?!?
“很好?!兵欌x笑道:“不愧是玄門護教法王?!?
老子聞言,心頭一喜,情知鴻鈞不打算繼續追究紫霄宮之事。
東皇太一聞言,卻是黯然一嘆:不是元長負了他,而是元長分身乏術。
此時他方才想起元長當初的話,元長與截教不會干涉天庭之事的真正原因。
天庭立,羅睺出。
元長更關心的是羅睺。
鴻鈞回過身,信手一揮,身前出現兩位童子。
而后對一男童說道:“昊天,吾賜你三十六太清?!?
三十六太清,便是三十六年輪,年輪是修行者化形后成長周期,一年輪未必就是一歲,或許一百歲,千歲……
昊天傾刻間成長為中年男子,修為也達到準圣巔峰,當即對鴻鈞道謝:“多謝老爺?!?
鴻鈞點了點頭,又道:“再賜你昊天鏡、昊天塔、鴻蒙量天尺?!痹捯粢宦洌▽毬淙腙惶焓种小?
昊天再次道謝:“多謝老爺。”
鴻鈞點了點頭,又給瑤池賜予三十六太清,同樣給了一系列法寶。
雖然數量多很多,質量卻不及昊天那三件法寶。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昆侖鏡與素色云界旗。
鴻鈞做完這些,又對東皇太一說道:“之前在紫霄宮,吾曾提議昊天為男仙之首,瑤池為女仙之首,爾以為何?”
東皇太一心領神會,暗自苦笑,這是鴻鈞給他最后的體面。
繼而朗聲說道:“朕東皇太一,今日禪位于昊天。賜封昊天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賜封瑤池為上圣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圣母。”
東皇太一的話傳遍三十三天,傳遍三界內外。
金鰲島上,元長聽到東皇太一的話,苦笑道:“果然還是失敗了嗎?”
大勢終究不可改。
或許沒有女媧自作主張,東皇太一已經做穩天帝之位。
東皇太一旦凡晚動手一個時辰,結局或許不同。
可惜沒有如果!
東皇太一不是實力不濟,而是遭遇了劇情殺。
元長想了想,還是決定送這位盟友最后一程。
三十三重天,但見玄光閃動,元長出現在眾人身前。
見到元長,鴻鈞暗自皺眉,問道:“元長,你可是來恭賀昊天上帝?”
元長笑道:“當然。”隨后對昊天與瑤池說道:“恭賀昊天上帝,恭賀瑤池金母。”
說罷便不再搭理這二人,看向東皇太一。
這位就是八字不好,沒那個命。
就實力而言,東皇太一應不在鴻鈞之下,之所以失敗,怕是受到了某種威脅。
或許劇情殺,不需要理由。
在元長看來,如果東皇太一不遭遇劇情殺,沒理由失敗。
東皇太一苦笑道:“元長,東皇教你失望了?!?
“無妨。”元長回道:“陛下無恙便好?!?
鴻鈞掃了眼元長,情知元長這話是說給他聽的。
東皇太一可以失敗,但不能身死。
這口氣,鴻鈞忍了。
如果事情做絕了,昊天鐵定坐不穩天帝之位。
這還是輕的。
如果元長要在人間掃滅仙道勢力,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的元長,無人可以制衡。
他在人族的威望已經達到巔峰,不,自出道來,便是巔峰。
除非自己合道歸來,否則無人可以撼動元長的地位。
東皇太一回道:“多謝元長掛礙,妖族之事,拜托了?!闭f罷向元長微微一拜。
元長回禮,道:“元長不插手天庭之事,元長亦能保北海無憂?!?
“多謝!”
東皇太一再次道謝,感念元長依舊守諾。
鯤鵬聽明白了元長的意思,當即拜謝,隨后率領余下妖族回歸北海。
元長見妖族走后,也返回了金鰲島。
昊天與瑤池臉色很不好看,那一句道賀的話,一點誠意也沒有。
縱然生氣,也是敢怒不敢言。
看樣子,以后他們還得看元長臉色行事。
對于元長的態度,鴻鈞也是無可奈何,現在他也得罪不起元長。
元長實力尚在東皇太一之上,他可以拿妖族威脅東皇太一,卻不能以人族威脅元長。
妖族已經退出歷史舞臺,而人族才剛剛興起。
天庭之事,告一段落。羅睺之患,暫無波瀾。
洪荒無大事,轉眼間百年已過。
這一日,武阻城中,人王殿內。
蒼王環視臺下群臣,心生退意。
百年前人族一統,自此步入高速發展階段。
蒼國以截教為國教,天下仙道力量無力插手人族之事。
人族已經徹底穩固起來,成為洪荒萬族中,第一大族。
“楊朔!”
倉頡將楊朔喚至身前,又道:“凡人之壽,百歲而終。人王之位,亦當百年為期。而今百年已過,孤亦當退位?!?
于倉頡而言,久居人王之位,倒不如化身人族底蘊。
靠天靠地,倒不如靠自己。只有人族自己強大起來,才是真的強大。
“大王不可!”
“大王三思!”
……
臺下山呼而起,紛紛勸諫倉頡。
“此乃武祖圣師所定。”倉頡眼見群情激憤,唯有搬出元長的名頭,又道:“人族天命,你我皆不可改。”
群臣聽說是元長的意思。便不再勸諫。
元長在人族的地位不可憾動,元長一句話,更勝人王。
即便元長從不插手國事,但人族有今天,皆是元長所為。
倉頡見群臣平息下來,又對楊朔說道:“百年前,你追隨孤平定天下,立下不世功勛。百年內,你協助孤處理天下之事,勞苦功高。這人王之位理當由你接任?!?
“大王!”楊朔當即拜倒在地:“人族盛世,乃武祖之功,大王之功,同僚之功,萬民之功。楊朔一介武夫,綿薄之力,不敢居功,更不敢領受人王之位?!?
倉頡笑了笑,又對群臣問道:“諸君以為何?”
“楊朔勞苦功高,合當為王?!?
群臣知倉頡心意已決,便如是說道。
倉頡點了點頭,對楊朔說道:“你為人王,眾望所歸,有何不敢領受?”
“楊朔聽令!”倉頡手舉人王劍,正色道:“孤賜人王劍于你,賜武王封號。非武祖門徒,不可為王。”
倉頡看了一眼群臣,又道:“這是孤最后一道政令。”說罷,將人王劍親手交與楊朔。
這是權利的更跌,也是責任的傳承。
倉頡開啟了人王禪讓制。
元長心有所感,在自己洞府旁再立一洞府,題字人王洞。
隨后對天下傳音:“歷代人王,可入金鰲島人王洞修行?!?
話音一落,元長武意化車,前往武陽接應倉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