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這么理解傳習錄
- 一心打理倉庫,幫主總求我救命
- 金剛燉蘑菇
- 2164字
- 2023-02-04 12:00:00
兩柄劍,在桌子上排開。
這已經是回到天海城的第二天。
昨天一天的紛亂,周青在密林中,揍了周放。
張峰帶著慶幫的人,同時殺進了密林,與黃天教,在狂野上,戰了一場。
黃天教損兵折將,因為一頁傳習錄引發的波折,算是暫時收尾。
可風波并沒有結束,這一戰之后,周青與老道士彼此,都互相有了戒備。
可那是張峰應該操心的事情,不是嗎?
周青回到家,將孟河送過來的兩柄劍,一字兒排開。
先摸哪一個?
選擇總是讓人痛苦。
“先從菜的開始。”
首先摸上了文淵博的劍。
時空拉伸,這是文淵博的記憶,當然,支離破碎,不成體系。
【十八歲,你知道自己是私生子,憤懣之下,遠走天海城。】
【二十歲,慶幫崛起,讓你感覺到了恐懼,你決定要借刀殺人。】
【你死了,被慶幫所殺。】
【請選擇,1:寶體境的修為。
2:亂披風劍法
3:文家煉體功。】
沒有什么好猶豫的,直接選擇了亂披風劍法。
這門劍法,至少在周青遇到的敵人中,算是第一層次的。
不管是武雪的劍法,還是周放的劍法,都比不上文家的劍法。
時空坍塌,亂披風劍法的劍式,奧義,在周青腦海中展開。
三十六式劍法,如狂亂的雜風。
倒是適合慶幫的弟子修行。
周青的萬劍歸元,太過深奧,他自己都還沒有完全參透。
至今,都在模仿那一招。
這就已經很難了,他連模仿,都不得其神。
至于傳授,還是別提了。
收獲了一門劍法,文淵博也算是死得其所。
周青又將目光放在了周放的劍上。
就是不知道,這柄劍,能摸出來什么東西?
探手,抓住劍柄,時空拉伸。
【二十歲,霍相敗了,文家來攻,你與文弘一一戰,惜敗。】
【四十歲,再見文弘一,你依舊差了一籌。】
【你被周青打了,打臉了。
劍被搶了!】
“你見證了一段歷史,請選擇:
1:煉氣境的修為。
2:周放對武道的感悟。
3:周放的怨念。”
沒有摸出修行功法,周青有些遺憾。
他現在缺少的,是煉氣境的功法,從闊劍中悟出的法,有些緩慢了。
不過,有煉氣境的修為,也聊勝于無。
選擇修為,時空坍塌。
同一時間,心臟跳動,血液運轉加快。
神秘物質,從心臟深處噴發而出,沖擊在遮擋天地的銀色高墻之上。
是的,在沖破了古銅色墻壁之后,心臟之中,又出現了銀色的墻壁。
就像是一道道枷鎖,鎖住了武道修行所用的神秘物質。
周青有了大概的猜測,煉氣境的修行,大概就是沖破五道枷鎖。
可為什么鑄體境修行的五種變化,如今反倒成了桎梏,周青一直在思索。
只是不得其法。
沒有高屋建瓴的認知,沒有對武道強大的體悟,很難參透其中的道理。
神秘物質噴發,沖擊在銀色的高墻之上。
銀色的高墻晃動,出現了一道裂痕。
有神秘物質,透過裂痕,沖入體內,增強他的體質。
心臟被洗禮,同時,周青的血肉,都在增強。
不錯的收獲,到了煉氣境,一般的古器,已經不能為他帶來寶貴的財富。
就如同文淵博的劍,要不是開出了劍法,寶體境的修為,與他而言,沒有什么用處。
還好,運氣不錯。
將兩柄劍隨手丟在墻角,摸完了,就沒用了,沒有收藏的價值。
這才捧起那一頁金紙。
金紙恢復了沉寂,白紙黑字,普普通通。
上面寫著幾個大字,“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
龍場悟道,這是王陽明悟出來的道。
目光與大字交匯,似有無形的道彌漫在周圍,只是,看不見,摸不著。
這不是修行的法門,更像是修行的一種路徑。
道就在那里,觸手可及,可又遙不可及。
周青沒有研究過心學,更談不上哲學。
對于這幾個字,只停留在最淺薄的認知。
“相公,吃飯了!”
董宛更加的嫵媚了,搖曳生姿,從身后悄悄的靠了過來。
“干嘛?”
周青伸直了腰,靠在董宛懷里。
夫妻相諧!
“看什么?”
小腦袋從背后探出來,看向那一頁白紙黑字。
“你說是什么意思?”
周青隨口問道,并沒有期待得到答案。
圣人的道,太過晦澀,前人有無數的解讀。
他雖然不太了解,但總也偶爾看到過。
“這個啊,這就是傳習錄?”
董宛纖纖玉指滑過字跡,道,
“知行合一嘛,不就是說要將知道的和行動結合,這是教我們做人做事的準則。
至于心即理,大概是說知行合一之后,心中所遵守的,便是世上的道理。
致良知嘛,感覺是對心即理的前置,先要有良知,知行合一之后,才是對的。”
董宛搖頭晃腦,如同老夫子般。
周青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字面意思,圣人微言……
周青忽的怔住。
董宛的解讀,或許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解讀,至少是幫派武者,散修武者的解讀。
圣人是要教大部分人一些道理,一些修行的法門,還是要教那些武道修行路上的高手,一些道路?
武道修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周青大概能猜的,鑄體境的修行,就是積攢體內的五種物質,加強自身的體質。
等到了煉氣境,便是利用身體內的這五種物質,壓迫心臟,綻放出武者自身的神秘物質。
而在這個階段,五種物質,反倒成了修行路上的桎梏,形成了心中的高墻,需要打破。
舊的認知,舊的物質,最終都會成為桎梏,限制著武者的進步。
至于前進路上,什么是正確的,不正是需要知行合一,才能去驗證嗎?
知與行并行,一邊驗證自己的認知,一邊在行動中,發現新的認知,開始形成新的桎梏。
那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
武道修行,為的是什么?
他修行武道,是為了殺人,殺人是為了保護身邊的人。
這就是他的良知。
明悟自身,才能踐行知行合一的道路?
最終達到心即理的境界?
言出法隨,一言一行,皆是武道。
隨手一揮,便是拳法,隨手一劍,便是劍法。
這倒是與萬劍歸元,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說著玩的。”
董宛見周青陷入了沉思,急忙解釋。
她還真就是說著玩的,就是淺顯的理解字面的意思。
“那我就練著玩唄。”
周青轉身抱起董宛,吧唧一下。
“走,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