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顧遠從這句話中聽出了濃濃的絕望。他知道,姜柳的意思是說,一切的根腳都是所謂的神明。
殺個盧大善人治標不治本,該出嫁的新娘還是會出嫁,正如該下雨的天,還是會下雨一樣。
朝泗村一百多年都是這么過的,只是這次不一樣,因為蘇顧遠在這里。
蘇顧遠想了想,對姜柳認真地說道:“這次不會,神明是災(zāi)禍命格的獵人,而我,是它的獵人。”
仿佛聽到了這句充滿挑釁意味的宣言,朝泗村安靜了半晌,然后突然傳出一聲嘹亮的痛哭聲。
這聲痛苦來的極其突兀,就像是前一刻還在吃團圓飯,下一刻突然親人猝死。
巨大、龐大的情緒瞬間爆發(fā),在朝泗村上空飛舞回旋。
“怎么回事?”葛娜緊張地握緊武器,就想往哭聲方向沖。
下一刻,她就停住了腳步,因為無數(shù)哭聲接連爆發(fā),仿佛家家戶戶都遭遇了飛來橫禍。
朝泗村在這一刻活了過來,露出了壓抑在繁榮表象下的另外一面。
痛哭聲越來越密,越來越高亢,刺得蘇顧遠耳膜都在隱隱作痛。
神明急了。
蘇顧遠不急,他不是來行俠仗義的,這時候能讓自己發(fā)現(xiàn)的動靜,十有八九都是陷阱。
這個敵人跟大瀛海不一樣,更詭秘,更陰險。蘇顧遠不能跟著他的節(jié)奏走,得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
神明見自己救了姜柳,幫了朱張,就以為自己是個行俠仗義的爛好人。肯定會去阻止接連爆發(fā)的橫禍。
可惜他想錯了。
蘇顧遠對鋪天蓋地的哭聲充耳不聞,而是拔出一把刀,在月牙沼的青石堤壩上認真地磨了起來。
不斷地哭聲,就像一群盤旋在朝泗村上空的夜梟,刺耳的聲音維持了足足半天時間,到傍晚的時候還絲毫沒有減弱。
隨著太陽西沉,田野被薄暮籠罩,村里幾乎每家每戶門口都點燃了送靈燈。
這是家人給亡者點燃的指路燈。這盞燈亮著,亡者才不會在黃泉迷路。
只是他們不知道,朝泗村亡者的去路并不是黃泉,而是被神明吸收。
也不知道這個下午朝泗村多少人出了橫禍,一隊隊送親隊伍接連出現(xiàn)在巷口。
他們仿佛沒看到蘇顧遠一行人,神情木然、沉痛,哭泣著往村外走。
待所有隊伍離開半柱香以后,盧大善人的教席黃耳,也帶著一隊送親隊伍從巷尾出現(xiàn)了。
這次他沒有穿寬大的道袍,而是穿著一身麻布做的孝服。
見到蘇顧遠,黃耳揮手讓隊伍停下,又是一拱手,說道:“盧大善人身遭橫禍,來不及和貴客相見就仙去了。請貴客寬恕。”
盧大善人是死在蘇顧遠手里,黃耳卻提都沒提。
蘇顧遠感覺有些怪異,說道:“盧大善人是我殺的。”
黃耳的臉上沒有絲毫情緒起伏,反而開始安慰起了蘇顧遠,淡然地說:“橫禍天定,殊途同歸。盧大善人身具大劫災(zāi)禍命,遲早會有這么一天。客人不必自責。”
頓了頓,他又好心提醒道:“朝泗村多事之秋,將逢大變,無力再接待貴客。貴客如無他事,還請盡快離村。”
蘇顧遠可不認為神明真想放自己走,不然也不會搞出家家戴孝,戶戶出殯這么大的場面。他是在吸收整個朝泗村的災(zāi)禍命,增強力量。
看黃耳這么客氣,蘇顧遠毫不客氣的說:“我還有一件事,做完就走。我想見見神明。”
黃耳的神色冷了起來,說道:“不遇橫禍,不見神明。貴客請三思。”
說完這句話,黃耳甩了甩袖子,帶著送親隊伍走了。
隊伍里的那個花轎里空空如也,盧大善人的尸體還在村外。他們要先去收尸,再行送親。
蘇顧遠當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之前斬殺盧大善人的時候,就知道神明肯定會現(xiàn)身,原因很簡單,他舍不得這具豢養(yǎng)了一百多年的大劫災(zāi)禍命。
簡單給葛娜三人交代了一聲,蘇顧遠遙遙跟在黃耳的隊伍身后三十丈處,一直走向了村外。
夜晚的朝泗村,看起來比白天更加詭異,一盞盞微弱的靈燈在田間地頭亮起,仿佛點燃了無數(shù)鬼火,既陰森又詭秘。
先行出發(fā)的送親隊伍都已到了村外,不約而同地聚集在盧大善人死亡的地方,十幾座花轎圍著他身首異處的尸身擺放了一圈,組成了一個災(zāi)禍大陣。
過了一會兒,黃耳率領(lǐng)的送親隊伍也到了,他沒有停下,而是一直帶著花轎進了最中心,然后就突然爆發(fā)出了一陣憤怒至極的怒喝聲。
蘇顧遠把感知釋放到了極限,隱約聽到黃耳在大聲問:“頭呢?頭呢?”
蘇顧遠心下暗笑,當時自己斬殺盧大善人以后,頭顱飛到了朱張懷里,以她對盧大善人的感情,想來那顆頭顱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黃耳發(fā)泄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把盧大善人的半截尸體放進了花轎里。
然后花轎隊伍離開了原地,黃耳的身形隱匿在戴孝的人群中,看不清具體位置,也不知道離開了沒有。
蘇顧遠站在一棵高達十丈的云杉樹分枝上,看著留在村口的那座花轎大陣,感覺一股陰冷詭秘的氣息在天地間泛起。
陰間和陽間在這一刻模糊了界限,就像喪葬和嫁娶也模糊了界限一樣。
同樣模糊界限的,還有神明和邪祟。
等再等了一炷香時間,朝泗村的燈光徹底熄滅以后,花轎大陣里出現(xiàn)了動靜。
只不過出現(xiàn)的并不是蘇顧遠預(yù)想的修士,而是一聲尖銳的叫聲。
狗叫聲。
這聲狗叫,并不像是慣常村里的那種短促、連續(xù)的聲音,而是如同天狼望月發(fā)出的高亢嚎叫。
蘇顧遠才不管來的是狗還是神明,他只知道,敵人就在前方,活動了一下筋骨。他一蹬腳下的樹枝,往花轎大陣沖了過去。
然而剛到半空,蘇顧遠就感覺有些不對勁。
風太大了。
他剛一離開樹枝,速度帶來的風力就宛如一面大潮,迎頭拍在他身上,力量之大,甚至把他直接拍到了樹干上,半人粗的致密樹干,頓時發(fā)出了不堪重負的呻吟聲。
這是橫禍,跟朱張遇到的紙錢橫禍一樣。
是風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