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猶不自知
- 我是皇長孫
- 白水黑山
- 2108字
- 2023-03-20 19:24:03
朱棣一窘,隨即笑笑,“藍將軍莫要信以為真,本王看咱們在此呆著無聊,隨便說說而已。”
“哪知藍將軍竟將本王的話當了真。”
藍玉剛想說話,就見一人從大堂內快步走了出來。
“下官見過燕王殿下、藍將軍!”
應天府尹孟端拱手笑道;“兩位大人里面請!”
朱棣哼了一聲,看也不看他一眼,大踏步向大堂邁去。
藍玉抱拳回了一禮,然后看著朱棣的身影,悄聲道;“孟兄莫怪,燕王殿下心氣有些不順罷了。”
孟端頓覺尷尬,但仍強笑著說道;“下官怎敢?”
“藍將軍,請!”
步入大堂,孟端與兩人謙讓了一番,才在主位上坐下,朱棣與藍玉分坐兩側。
“不知兩位大人前來,有何要事?”
等到此刻,孟端才有空暇問起兩人連訣前來的原因。
藍玉看了一眼朱棣,見他仍是氣鼓鼓的神態,好像人家欠了他兩吊錢不還似的,不由又有些好笑。
于是就將他們此行前來的目的告知了孟端。
孟端聞言,當即找來了主辦地契的官員,隨即吩咐下去。
…………
朱元璋與馬秀英在朱鷹那里吃完飯后,沒有休息,在護衛們的護衛下,乘坐馬車緩緩離去。
馬車上,兩人相對而坐,朱元璋看著馬秀英,欲言又止。
馬秀英靠在車廂上,閉目養神。
“妹子。”
朱元璋實在憋不住,于是輕聲喊道。
“什么事?”
馬秀英微睜雙目,一副慵懶的模樣。
“前日之事……?”
朱元璋斟酌了片刻,才緩緩問道;“前日樉兒之事,你……?”
馬秀英微嘆一聲,睜開雙眼,看著朱元璋,“樉兒那是咎由自取,鄧氏也是罪有應得!”
“若依你對待官員的手段,只怕樉兒已經人頭落地了?”
“妾身早已聽聞,沒有前去找你,是因知道你顧著他是朱家的子孫,又是咱們的嫡子,所以網開一面,只是將他關進秦王府,算是給他一個教訓!”
“唉!”
她眉頭緊鎖,又深深嘆了一口氣,臉上全是一副無奈的表情。
“只是如此一來,恐他仍是不知悔改,而你又將他的愛妃殺死,只怕……?”
“怕什么!”
朱元璋冷哼一聲,“難道這個逆子還想反了天不成?!”
“妾身不是說這個!”
說起朱樉,馬秀英就氣不打一處來,可心里又是對他心疼與惋惜。
想他年幼時與年少時是多么的懂事聽話,多么的討人歡喜,文才武略哪樣在眾多兄弟中間不都是首屈一指?
怎么才過去陜西四年,就變成了殺人如麻的劊子手?
如若說是被那位如蛇蝎心腸一般的鄧氏所誘騙,才讓朱樉做下此等違背天良之事,馬秀英只能是半信半疑。
難道他是因為在京師,故意裝出一副謙良躬讓的姿態,讓人們對他放松警惕,實則包藏禍心?
但馬秀英知道,她的這個嫡次子乃是一個心智單純,且魯莽、粗暴的一個人。
要他從小裝到他去陜西就藩,比殺了他都難?
可為什么……
馬秀英思緒翻飛,可最終也理不出一個頭緒來。
朱元璋見馬秀英秀眉緊鎖,知她在想著朱樉,因此并沒有打擾她。
掀開車簾,見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一派煌煌大明盛世的光景。
馬車緩緩駛入皇宮,在坤寧宮殿門前停下。
朱元璋與馬秀英下了馬車,見馬秀英仍是眉頭深鎖,朱元璋拍拍馬秀英的手,寬慰道;“你莫成天為樉兒之事擔憂。”
“只要樉兒老老實實的在秦王宮待上個把月,沒有什么過激的言語與行為,咱就讓他回到封地繼續當他的秦王。”
馬秀英苦悶的道;“重八,妾身不是擔心這個,而是想他為何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你想啊,他在京師時是多么聽話,怎么到了封地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連妾身都有些措手不及。”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他原先在京師,有咱們盯著,有標兒看著,有文武大臣們瞅著他的所作所為,他才如此聽話!”
“自從他到了封地,就有些得意忘形,于是放飛自我,肆意妄為,又有鄧氏那賤婦在旁煽風點火,因此……。”
搖搖頭,朱元璋的語氣有些落寞,也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在里面。
嘆息一聲,便揮揮手道;“不說這個逆子了!”
“咱到御書房批閱奏折,你回坤寧宮休息去吧。”
…………
秦王舊府。
朱樉被關了兩日,終于不再叫嚷了。
他坐在床榻上,蓬松著頭發,雙目無神的盯著被子看了良久。
依稀記得這床被子還是鄧氏與他成親的那一天他倆所蓋的被子。
今伊人已去,碩大的秦王府,獨留下他孤單單一人在屋內關著。
他由開始對父皇的憤恨、不甘,轉而變得有點麻木。
為什么?
為什么父皇如此對待自己?
難道在王府殺幾個奴婢就引起父皇震天的怒火?
難道就是私自制作了龍袍、鳳袍,父皇就因此殺了自己最心愛的鄧氏?
雖然自己知道鄧氏所做的這一切是違背了自己對父皇最初的承諾,但鄧氏是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啊?
想想父皇為了拉攏暴元丞相王保保,竟將王保保的親妹王氏做自己的原配夫人?
聞著王氏一身的膻味,他便覺得惡心,所以對王氏極為冷淡,也根本沒將她當做秦王妃來看。
但鄧氏就不一樣,從小他倆就認識,以青梅竹馬來形容也不為過。
而且她對自己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且美艷動人,接待前來的女眷也舉止從容,得心應手。
所以自己對她就格外縱容,哪想到因為自己的縱容卻害得她丟了性命。
父皇啊父皇,您的心何其毒也!
鄧氏可是您的兒媳婦啊!
也為您添了二房長孫啊!
可三弟在山西不也搜刮民脂民膏的嗎?
不也是到處建佛塔嗎?
您為什么就能放過三弟,而揪住自己不放呢?
朱樉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父皇為何對自己如此苛刻,只是他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看待朱元璋,而不審視自己的錯誤。
明知朱元璋從前是放牛娃,是窮苦大眾中的一員,他關心民生疾苦,任何有關損傷民生之事他都親自過問。
朱樉這是動了朱元璋的逆鱗,他還猶不自知,深陷在自己狹小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