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意識到人生永遠在追尋成功的呢,小學的時候我會為了沒有拿到優秀而難過,那時的成功是考一百分,初中的時候總想著逆風翻盤,會去買一大堆資料,會焦慮會難過,這時的成功是在那個高手如云的班級取得一個好的名次,在自己的預期之下考上一所普高,又開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事實上,在高中,我并沒有學到很多很多知識,高中并沒有初中管的那么嚴,我開始放縱自己,上課睡覺,沉迷化妝,我交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就是這樣,像一張無法戳破的白紙,而高中的成功是,考上一所大學,有一天我突然從夢中醒來,有點彷徨,我好像一直在追尋些什么,也許這并不是一件壞事,至少自己有目標,人也不會滿足,考上大學以后我想考研,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已經無形的活在了別人的眼里,要塑造一個怎么樣的形象才能讓自己心滿意足呢,記得高三上冊的時候,無意之間名列前茅,我看著排名單上第二個的名字,從來沒有危機感的我,突然生出一絲危機感,我想,我不可以掉下去,那次以后我開始沒日沒夜的學習,說來奇怪,我偷偷掉過眼淚,那是一段緊張而又微妙,卻又意外的充實的日子,早上起來為了防止困會主動站到窗戶旁去記的單詞,風吹動我的短發,我迷迷糊糊的看著單詞表然后逐漸清醒,從那個時候起,頭發稍微長長點,我就會去剪掉,以前并不愛吃薄荷糖,到嘴里有股澀澀的味道,可是為了防止犯困,我后面慢慢的愛上了吃薄荷糖,中午呢,我一個人在宿舍的樓道上記知識點,一瞬間的發呆,我盯著窗外,恍了神,陽光肆意的灑在校園的角落,每一處都是光明的,到了晚上,因為是專業生,我要利用晚自習去學專業,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在學校待了一天,可以出去放風,我坐在教練的摩托車上,奔馳在城市的大橋上,風在耳邊飛嘯,我覺得自己好像在逃亡,亡命之徒浪跡天涯,天氣稍微轉涼,有了落葉,我又感覺自己被塵封在一個破舊的世界,過往不切實際,可能是積累許多不好的情緒,每次下了自習,我每天雷打不動的去操場跑步,好像感覺不到疲憊,回宿舍以后和她們嘮上一會就洗漱睡覺了,校園的夜晚并沒有那么寂靜,有時會聽到??嗦嗦的聲音,我想也許那是黑夜的秘密,悄悄的訴說給我聽,那段時間總有人說我變了,我端詳著鏡中的自己,含蓄的露出一個笑容,說不上來自己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我覺得有些累,后來為了參加考試,我離開了學校,去了一個培訓機構,我開始懷戀起了學校的清澈,回憶起我的老師和同學,每次撐不住的時候,總會想起她們的笑臉,和教室窗外的縷縷陽光,夜間的操場,在機構里我經常塞著耳機切斷外界的喧鬧,往往回家的路是最欣喜的,考上大學在我的心里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我沒有什么壓力,讓我有壓力的是身在什么樣的環境,我總想我的選擇是否正確,不過我無法批判自己,以當時的閱歷和心境,所做的選擇是符合當下的,這個世界總要允許各種各樣的人存在,多樣的包容性正它的魅力所在,不是每一個人都那么善良,我想,自己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那個迷茫的青春中有好的引路人也是特別重要的,我很喜歡我高中學校的班主任,遇到好的老師是很難得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稱的起良師這兩個字眼,我高中的時候很叛逆,做事沖動不計后果,是我的政治老師語重心長,一點一點的侵占糾正我固執的心靈,我想我得以改變,有一部分是受到了他的影響,我記得有一次問他,為什么想當老師,我總是覺得他的閱歷和學識,不應該只是當老師,他說,因為可以和各種各樣的靈魂打交道,遇見各種各樣的人。他的這一番言論我覺得很有趣,是啊,十幾歲的我們正是想法最多的時候,也許有不對的想法時,做老師的,會幫著矯正過來,他告訴過我很多道理,我記的最深的一個是,“屠龍少年終成屠龍”,年輕氣盛時,誰不曾想大刀闊斧的實現自己理想抱負,不負韶華,可是身處的環境遇見的事情也許會改變我們心中曾經那個最純真幼稚的想法,我的老師告訴我,“你要堅守自己心中的正義”,這這個人心不古,官僚資本日益侵占的時代里,誓必堅守中內心的準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將中國人的那份純良繼承下去,我們需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嗎,我們需要留下一些流芳百世的事跡嗎,都沒必要,不必去追求宏觀的巨人,盧梭的一本書叫懺悔錄,他是啟蒙運動的先驅,是一個會為了人類不平等而切實流淚的人,可是就是一個這樣的一個人,在那本書中,名約懺悔錄,可我覺得他是利用文字來包裝辯解自己,文學的人總是偽善的,他把自己的五個孩子全部送去孤兒院,理由是,他說:要忙著愛人類,沒空愛自己的孩子。他說:這是一種大愛。我說:人要去愛具體的東西,模糊含蓄的東西我們沒法去愛,也沒法抓住。我想,也許我們的愛是可以從小事做起的,而不是動不動就社會國家世界,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但這不并阻止我們去開發自己的思想,我現在一想我們追尋的也許不是成功吧,在旁人眼中,那些成功的人也許也并不覺得自己成功,無論怎么做,人生都是有遺憾的,我覺得找到成功就得找到自我,而往往,沒人可以在最開始就找到自我,所以說呢,追求成功不去說是在找尋自己所缺失的東西然后完善自己,去彌補一個殘缺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