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水泥的晾干是關鍵!
書名: 讓你搞基建,沒讓你建奇觀作者名: 時指本章字數(shù): 2034字更新時間: 2023-01-06 01:10:53
建造橋梁的第一步是橋柱體系的搭建。
在這個基建落后的世界,立交橋工程的難點主要有三個。
第一是設計施工圖紙的問題。
第二是橋柱的建造施工方式問題。
第三,則是橋面的鋪設問題。
但實際上,根據(jù)江皓前世掌握的建筑學知識,橋梁工程系其實還要分得更細。
在第二點和第三點之間,還有兩步需要實施,否則橋梁就很難駕起來。
橋梁對于一座橋的建造極為重要。
什么是橋梁?
橋梁相當于整座橋的龍骨,對于橋梁的穩(wěn)固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這個世界很少有建筑師關注這方面的技術。
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梁”。
……
日落到來。
第一天很快就結束。
但山城卻是愈發(fā)熱鬧起來。
不斷有媒體記者、或者其他地方的公司前來學習。
本地居民也有不少跑去吃瓜的。
各大建材商也依舊一車一車把材料拉過來。
也多虧江皓考慮到這一點,提前讓人用彩鋼圍墻把一百二十公里的工地圍起來,防止無關人等影響工期進度。
如今,不管外面多么喧鬧,整個工地都像是與世隔絕一般,所有工人拼命工作,一刻也沒有停歇!
與此同時,之前分散出去的大部隊,此時也紛紛歸隊了。
一路、二路、三路全部回歸,參與到建設工程里。
四萬工人一同建造這座這個龐大的工程!
根據(jù)工程圖紙設計,江皓立交一排兩根橋柱,平均一公里需要二十排,全場一百二十公里,就是需要四萬八千根橋柱。
四萬八千根!
僅僅只是橋柱,就達到如此恐怖的數(shù)字。
可見這到底是多么宏大的工程!
外行不了解,頂多從文字表述中覺得這很牛逼。
但內行的人一聽,就知道這項工程簡直就是在建造神跡!
四萬八千根柱子!
分攤到四萬名工人頭上,就是二十個人負責一根橋柱的修建。
其中十五個人編織鋼筋籠,剩下一個人負責開挖掘機挖樁基,一個人開鏟車運送渣土,一個人開水泥罐車澆灌混凝土。
最后的就是監(jiān)理。
二十人,是江皓計算的效率最高的人數(shù)。
一支二十人的小隊,完全這幾個步驟的時間是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鑄成一根橋柱!
四萬人分成兩千個小隊,也就是平均每小時就有兩千根橋柱誕生。
四萬八千根橋柱,預計25小時內完成。
這樣的速度足以震撼全球!
但江皓還是覺得慢了。
此時,日薄西山。
將近兩萬根橋柱,就在這白天一天的時間內誕生了!
極短的時間。
仿佛從天而降一般!
讓所有人都無比震驚。
一些住在附近的居民,只是睡了個午覺,打了天游戲,或者出去打工……
結果回到家后,卻發(fā)現(xiàn)村莊不見了,只有漫天的機械轟鳴聲,以及一根根豎起的立交橋柱!
橋柱有高有低,有的幾米高,有的十幾米高……其中最高的,足足有八十米!
八十米!
屬于摩天大樓的級別!
它就這么出現(xiàn)了、
兩萬根橋柱在各處換發(fā)起來。
猶如神跡!
……
工地臨時會議室。
江皓戴著安全帽,在全程監(jiān)管著施工情況。
江皓不是仿生人,無法和四萬名工人共享思維,所以他只能通過工棚內擺放的幾十臺監(jiān)控器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聯(lián)系。
“三隊!”
江皓拿起一個對講機喊道。
“三隊收到!”
對講機那頭,傳來監(jiān)理的聲音。
“你們的進度再加快些,否則會跟不上其他隊伍的施工速度。”
“報告江總,我們所在的大泊頭段是背陰處,太陽照不到,因此水泥凝結的速度會比其他小隊的速度慢。”
江皓想了想,說道:
“我們用的混凝土加了砂漿王還有其他吸水材料,你們用草甸子把搭建好的橋柱圍住,用來吸水,半天功夫差不多就能陰干?!?
對講機那頭立刻回答:“是!”
收到江皓的命令后,對方立即用草甸子把還在晾干的水泥柱團團圍住,用于速干和吸水。
要在七天竣工,施工量大還不是主要的問題,最主要的是水泥的晾曬問題。
這也是建筑界的人普遍認為江皓無法完成目標的原因。
單單是水泥的晾曬問題,就已經(jīng)占了不少時間了。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江皓所使用的水泥和他們的水泥是不同的。
江皓所使用的水泥,是根據(jù)系統(tǒng)的配方進行特別調制的速干水泥,晾干的速度是普通水泥的好幾倍!
再加上草甸子的吸水作用,水泥晾干的速度完全趕得上整體工期。
“目前一切順利?!?
江皓長舒一口氣。
一直緊繃的神經(jīng),讓他也有些疲憊。
就在這時,秘書抱著一沓文件進來。
“江總,有記者想要見您。”
江皓盯著屏幕,頭也不回的答道:
“不見。”
“是!”
秘書點點頭,放下手中的文件:
“江總,西南水泥控股要求支付第三階段的費用,這里需要您簽個字?!?
江皓快速翻看文件后,便在落款處簽下自己的名字。
“好了,讓財務結賬吧。”
秘書又拿出一份文件:
“另外西土集團要求支付第二階段費用,合計五千萬。”
江皓翻了翻文件,沒有立即簽字。
而是想了想說道:
“西土集團比原定時間完了28分鐘,多少對我們的工程造成影響,你告訴李總,第二階段費用我只結兩千萬,問他同不同意。”
“是,江總!”
說著,江皓把西土集團的合同略過,然后快速簽署完其他文件。
文件簽署完后,秘書將其收好,接著匯報道:
“還有一件事情,鐵路建筑集團、第四建筑集團、華夏八局等幾家公司的高層來了山城,表示想要進入我們工地參觀學習。”
“嗯?”江皓微微一愣。
這些建筑行業(yè)的巨頭居然特地跑來想來參觀學習?
這要是傳出去又是大新聞了。
說句不好聽的,江皓建筑集團說到底只是三四線城市的建筑公司罷了,在國內的名氣跟這些行業(yè)的巨頭根本沒法比。
結果現(xiàn)在,江皓建筑集團已經(jīng)引起了這些大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