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冉又安穩的在寺內跟天峰大師過了一個除夕,眼見天峰大師開始變的嗜睡,姬冉內心充滿了不舍與無奈。苦嘆人力有時窮。
這種不舍,難過的心情每每經過長時間自我調節進入姬冉所謂菩提心境(菩提心境可參考第四章)后,姬冉都會隱約把握住什么。
隨著對于這種感覺的把握越來越明顯,日子也到了七月中旬。
這一日姬冉起身與天峰大師告別后,動身前往華山,異世界的華山論劍,還是由自己促成。
每每想起,姬冉也會開心的笑起來。
姬冉甚至在想:“要不要也評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一年姬冉五十二歲。
秋意漸濃,不知何時,華山地界開始落葉漫天,紛紛揚揚,直落了小半尺來深。
平日里險峻的山道,顯得越發難行,稍不注意,便有失足之危,神仙也是難救。就在這險峻難行的山道之上,一個月白僧衣陡然出現,在枯葉上留下沙沙沙的聲音,向著山頂行去。
此人瀟灑卓然,身形矯健,不一會兒,便已登上了百余丈高。
驀地,這位大師陡然停了下來,向著一處山角道:“是老臭蟲與老酒鬼嗎?別來無恙乎?”三人見面,相視一笑。
忽然見到三個黑點自山下迅速向上而來,身形閃動間,不斷變大,不由微微笑道:“又有故人來了!”
正說著,那三人已經快速到了三人身前,其中老者沉穩道:“楚香帥、胡大俠、無真方丈,你們在這干什么呢?是在等著老道嗎?老道可沒這么大的架子,大家一起走吧!”
來人行為舉止沉穩,正是武當愚茶真人、木道人以及愚茶真人的弟子。“前輩先請。”楚留香道。“愚茶真人,多年未見,您的功力可是大有長進啊!”楚留香走在在后說道。
愚茶道長聽到楚留香夸自己,內心也是極其歡喜。
放慢腳步,說道:“香帥嚴重了,不過老道也感這些年功力越發精純了。”
說著還不經意的縷了一下頭發,微微得意。
他精煉武當純陽無極功,武當張三豐真人乃是近代唯一一位大宗師,其所創神功自有玄妙。
愚茶道長近些年派中事務,大多已經交給弟子處理,武當本身又不缺少靈藥,須發竟至轉色。由全白變得半黑半白。
胡鐵花道:“這兩位是前輩的弟子嗎?”
愚茶道人捋須說道:“這是我的兩個徒兒,石燕與木燕,不過江湖上喜歡叫他們石道人與木道人。”
三人與兩位道長微微頷首致禮。
不一會兒幾人就到了華山朝陽峰。
但是幾人卻不是最早到的,在山頂赫然站著好多熟人。
華山派的高亞男、華真真兩位女俠正在布置休息區,身后還跟著一個女子忙前忙后,應該是后輩弟子。
薛衣人也是帶著薛斌,在一塊方石上靜坐。
而另一個苗條的身影,著實讓姬冉驚訝了。竟然是現任神水宮宮主花非白,此時她正倚靠一棵松樹,不知道在想什么。
姬冉見狀,趕緊上前跟花非白打招呼道:“沒想到竟然是花宮主親到。”隨即,從懷中取出之前借用的冰玉手套,遞給花非白道:“物歸原主,還請不要責怪則個。”
花非白看了姬冉一眼,點點頭,接過手套后就沒再多言。
不多時,三藏禪師帶著秦歌與紅葉和尚也上得山來。
雖然上次楚留香把秦歌帶走,之后一番攀談發現秦歌對自己特別反感,于是又把秦歌送去了三藏禪師處。希望可以幫助秦歌可以平心靜氣。
高亞男眼看人也到的差不多了,先向三藏禪師、愚茶真人以及薛衣人行了一禮。
而后道:“如今人也到的差不多了,這華山論劍也是第一次。既然是無真大師提出來的,不如就由無真大師說個章程。”
姬冉做了一個環禮而后道:“第一件事,自然是比武較技。不過各位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萬一有個失手,那可如何是好?不如諸位以二百招為限,若是二百招無法分出勝負,以平手論處如何?“
眾人前來參加華山論劍,自然有著比武較藝的準備,就是愚茶道長、薛衣人師傅以及三藏禪師,雖然年事已高,卻也有心和其余人比試一番,印證這些年的收獲。
一干小輩想到能夠見識這些武林中傳說人物出手,心中更是贊同,對此絲毫沒有什么異議。商議一番,此議就此通過。
愚茶出言說道:“既然這是第一件事,那就定然有第二件了,該不會是你小子經常說的探索武道吧?”對于姬冉發起華山論劍的目的,他早就已經聽說,如今向姬冉問了出來。
姬冉含笑點頭,說道:“真人明鑒,這第二件事,正是探索武道。在如今的武學極限上,向前更進一步,達到新的境界!”
“武學極限?新的境界?”高亞男等初次聽聞的人,都是頗為疑惑,不知姬冉言中所指。
姬冉凝視眾人,鄭重道:“正是,各位前輩好友都曾聽聞過張三豐、夜帝、日后、劍神謝曉峰、豪俠沈浪、例無虛發小李飛刀等名諱,當知武學極限所在。”
“敢問愚茶真人、薛師傅、三藏禪師、香帥、真真,你們如今是否有把握勝過當年石觀音、水母陰姬、鐵中堂等人嗎?那上述比他們還要強的傳說中人物呢?”
話音方落,楚留香與胡鐵花對視一眼,而后道:“別人我還不太清楚,如果夜帝還活著,我恐怕無法在他老人家手下撐得了十招!”
眾人聞言,盡皆沉默。他們或多或少都與香帥交過手,連香帥都無法接住十招,那自己呢?
見到如此,姬冉又道:”所以,諸位不妨先自由比試一番,而后大家一起坐而論武,說說自己的觀點、見解、想法、聽說的傳聞等等。“
胡鐵花第一個坐不住,抬手就是一拳,直直的轟向高亞男并道:”亞男看拳,我要報當初蝙蝠島的暗算之仇。“
說是報仇,眾人可以看出胡鐵花這一拳并沒有用太大的力,無非是為論武開個場。
高亞男劍似游龍,各路華山劍法信手拈來,可見這些年于劍上所下功夫不少。而胡鐵花也不遑多讓,腳步清靈迅捷,如他的綽號一樣,像一只花蝴蝶于劍光中翩翩起舞。
楚留香與姬冉看了半晌,都無奈一笑。
姬冉道:”我看高掌門用的應該是情意綿綿劍,而老酒鬼用的卻是溫情暖暖拳。“
不多時,二百招一到,二人也沒分出勝負,最后就算作了平手。
華真真本來跟楚留香也來一場,可惜最終她的對手變成了薛衣人。
在場論劍術修為,恐怕只有華真真可以與薛衣人比肩。二人先是以快打快,華真真勝在身法靈動,劍光靈活,游走之間敗敵。薛衣人劍法簡潔精妙,卻又出劍速度極快。
二人的比斗就好比最輕快的燕子與最快的戰馬。
就這樣接下來的五日之中,眾人相互比斗,拆招進招,具都極有收獲。一眾跟隨而來的小輩,也是看的目不轉睛,感嘆武學之奇妙。
及至第七日,眾人之間的比斗已經越來越少,見此,姬冉走到楚留香面前道:”香帥,還請指教。小僧等待這一天已經等了四十多年,就為了有能力向你挑戰。“
楚留香見姬冉說的認真,也站起身來認真說道:”全力一戰吧。“
兩人并未施展輕功,而是慢慢走到場中。
“小僧五歲入少林,師從天峰大師,先后學習少林羅漢拳、我佛光明拳、一指禪、韋陀掌、拈花指、般若掌、千手如來掌、彈指神通、阿南破戒刀、慈悲刀、羅漢伏魔功以及金剛不壞體神功。”
“后遇香帥,學習輕功追星踏月。曾于薛家莊學習劍術。后拜師張簡齋學習醫術,同時習得太乙神針。”姬冉幾乎毫無保留的說出自己所學,為的就是可以與楚留香全力一戰。
楚留香并未像姬冉一樣報出自己所學,而是伸出右手,虛點三下,表示比武已經開始。
姬冉一掌招式尋常,但掌到中途,忽然微微搖晃,登時一掌變兩掌,兩掌變四掌,四掌變八掌,須臾之間八掌又變十六掌,進而幻化為三十二掌。
楚留香當即呼的一掌拍出,攻向姬冉右肩。
姬冉左掌從右掌掌底穿出,仍是微微晃動,一變二、二變四的掌影飛舞。
楚留香身子躍起,呼呼還了兩掌。但見姬冉掌法變幻莫測,每一掌擊出,甫到中途,已變為好幾個方位,掌法奇幻。
楚留香的掌法卻甚是質樸,出掌收掌,瀟灑寫意,但不論姬冉的掌法如何離奇莫測,當楚留香的掌力送到,姬冉必隨之變招,兩人旗鼓相當,功力悉敵。
只見楚留香突然雙掌平平推出,姬冉連退三步,接著便見姬冉左掌劃了幾個圈子,右掌急拍,上拍下拍,左拍右拍,拍得幾拍,楚留香便退一步,再拍幾拍,楚留香又退一步。
二人酣斗良久,楚留香漸覺姬冉的掌法稍形緩慢,當即急攻數掌,劈到第四掌時,猛覺收掌時右臂略有酥麻感,同時看見,姬冉突然改掌為指點向楚留香手肘。
楚留香知道這是對方精神意志鎖定自己導致。
兩人如此,你來我往,似乎忘記了兩百招的約定,竟然從中午一直打到了晚上。
眼見兩人有大戰三日三夜的架勢,眾人不知是該阻止,還是繼續看著。畢竟二人打斗實在精彩,很多招式可以與本門武功相互印證。
三藏禪師見狀道:”不必打擾他二人,待到明日午時,他二人若還未分出勝負,咱們再分開他們就是。“
姬冉與楚留香二人均已進入專注模式,眼前只有彼此與彼此間的戰斗,舍此之外再無其他。
第二日,日出之時。第一縷陽光先射入姬冉眼中,體力的下降與精神的損耗,令姬冉在這陽光的照射之下恍惚一瞬。
一瞬之機,楚留香連出一十二招,三指,三拳,三掌,三腳。
姬冉以指對指,以拳對拳,以掌對掌,以腳對腳。結果有一腳慢了一瞬,被楚留香踹中膝蓋,同時楚留香借力前躍到姬冉頭頂,一掌擊向姬冉天靈。
此時姬冉還未收腿,無法舉掌阻擋,且雖然自己修煉金剛不壞體神功,但天靈百會穴乃是任督交匯,以楚留香內功,源源不斷的從此攻入,自己被爆頭,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姬冉閉上眼睛,苦笑道:”終是小僧輸了!“
楚留香本也沒有使用全力,只是在姬冉的頭上摸了一摸道:“嗯,還是當年的手感。”
眾人見兩人終是分出勝負,也都回到休息區,各自休息。大家知道,所謂論武,應當結束了,接下來的當是探索武道了。
之后三日姬冉與楚留香各自消化了此次比武所得,而年輕的小輩們也模仿前輩們來了一次”小華山論劍“。
三日后,眾人齊聚。由姬冉開頭道:“自古以來,道門皆是探索人體極致、宇宙奧妙的領路人。”
“我們所練武功的經脈與穴位基礎,也都是出自于《黃帝內經》。所謂習練武功,強身健體。”
“這是我們每一個習武之人第一天就知道的一句話。那么武功是如何強身健體的呢?在這里小僧要借用一句《道德經》之言。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眾人皆是若有所思,而一些年輕一輩卻有不服之人小聲喃喃道:”我練武就是為了打敗敵人,如果無法克敵制勝,光強身健體有什么用?“
在場之人皆是高手,此人說話雖輕,卻也都聽得到。
姬冉也并未生氣,而是看向那人道:“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路是什么路呢?”
“路的盡頭又是哪里呢?”
“在行路的途中遇到困難怎么辦,遇到阻路的人又怎么辦呢?”
“私以為,此界路之盡頭為破碎虛空,而困難需要知識與經驗去化解,阻路的人需要變成同路人或者祛除掉。”
“那么行路人就需要護己之力,亦或者稱之為護道之力。但是空有護道之力卻無路之起始與路之終點。豈非買櫝還珠?”
眾人聞言也都是頷首。此時楚留香道:”所以小和尚你的意思是,我們是要集合眾人的經驗去延長現有的路,讓大家可以走的更遠。“
姬冉點點頭,道:”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借用道家提出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理論。”
“我們習武之初,打熬氣力,多吃肉食,為的就是增強自己身體素質,提煉‘生命精華’,這個‘生命精華’無形無質,我姑且把可以支撐我們人活下去的這種神秘力量稱之為‘生命精華’。“
待眾人微微消化,姬冉繼續道:”所謂煉精化氣,我覺得練的就是這生命精華,并把他化作內力,供我們使用。”
“但是我覺得生命精華的層次應該是高于內力的,應該是生命精華結合另外的力量變成了內力。”
“而我們修煉是從后天到先天,在打通小周天之后,內力會化作真氣,真氣不論性質還是能力遠遠強于內力。這是否可以算作一種進化?“
”所以,武道的修行其實就是體內能量的進化。“愚茶道長道。
”沒錯,我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小僧覺得這天地之間應該還有一種炁,這種炁可以被我們人體吸收,并與真氣結合形成更高級的先天真氣。”
“小僧聽家師說在打通小周天后,先天真氣就會誕生,但是速度特別慢,在貫通全身經脈打通大周天的時候,先天真氣的轉換會快上非常多。”
“小僧曾在一本古籍上見過‘天地二橋’的說法,據說當貫通周身經脈后,只要打通天地二橋就可以接引天地之力灌注己身,從而易筋伐髓,脫胎換骨,邁入先天,延長壽命。”
“據說武當張真人當初就走到了這一步。“姬冉看向愚茶道長問道。
”根據我武當典籍記載,祖師爺壽二百一十八歲,普通武者甚至如我等修為者,應該都沒法活這么久。如此看來,小友剛剛所言古籍記載,應當為真。只是這天地二橋又該作何解釋?“愚茶道長道。
”對于天地二橋晚輩也不清楚,不過晚輩覺得可以從剛剛所言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理論與實際結合推導。”
“煉精化氣如果對應后天武者,即體內不存先天真氣的練武之人。”
“那煉氣化神對應的就應該是體內存在先天真氣,通過先天真氣溝通體內精氣神三寶。”
“但是單純的溝通是無法壯大的,一定會有東西補充進來,才能讓三寶逐漸強大。也許天材地寶可以,還有就是那種讓我們誕生先天真氣的物質。”
“這種物質也許就是之前提到的天地之力,可能當我們打通任督之后就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接引天地之力入體,只是量非常小,所以三寶的修煉緩慢。”
“這天地二橋應該就像是兩個閥門或者類似于穴位,可以控制天地之力的接引。至于最后的煉神還虛,小僧至今并無任何參悟。”
語落,姬冉閉口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