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基雛形徹底形成。
宛若小世界的道基雛形穩固。
道基已成,兩柄本命飛劍任務已經完成。
雖說今后同道基有聯系,但仍舊可以用以臨陣對敵。
并且有了道基的滋養,兩柄本命飛劍的成長速度更快。
道基已成,宋奉慶也算徹底踏足練氣士一途,對于接下去的修行道路也要有所了解。
幸好前身在這方面,還是下過不少功夫的。
人之氣府竅穴乃是修行之本,就好比房屋根基。
修行一途。
先靈臺洗塵,謂之一境靈臺。
之后便是二境練氣。
三境氣盛。
四境大煉。
這修行第四境極為特殊,一般身處這個境界,會于體內誕生一柄本命法寶。
修行體系不同,誕生的本命法寶各有不同,本命法寶所攜本命神通也會不同。
自然,能夠自我誕生的本命法寶的修士,只占練氣士極小的一部分。
自上古開始,不能誕生本命的練氣士想到了另外一種登頂方式。
擇取一柄同自身極為契合的法寶大煉,也能成為自身后天本命。
雖比不了先天誕生的本命契合度。
但隨著練氣士不停大煉,這個差距會無限制縮小。
當然后天煉化本命,終是講究一個財字。
畢竟作為大煉本命,不僅要契合自身,自然品軼越高越好。
后來隨著人族修行體系的完善。
有先天誕生本命不滿意的修士,也會選擇大煉一柄品軼高的法寶,作為本命替代之物。
所以這第四境,才被稱作為大煉之境。
前面四境,于宋奉慶來說其實并不熟悉,畢竟魂穿而來之時,這具軀體正開始誕生本命,正式踏足第四境大煉之境。
眼下身處的第五境,則是道基。
之后六境觀潮。
七境御風。
八境紫府。
九境金丹。
十境法相。
十一天人。
十二仙人。
后面的境界,宋奉慶僅限于知曉而已,畢竟未曾登臨這些境界。
整理完練氣一途的通用知識,此次汲取先天陰陽二氣用以鑄就道基,就已然完美成型。
收斂神識,睜開雙目。
吐出體內一口濁氣,長身而起,立于云團之上。
可以瞧見抱劍而立的少女。
遠處天際最后一抹夕陽投射在少女側臉之上。
顯得格外美好。
都讓人有些不愿打攪。
似有察覺,少女回頭:“宋奉慶,可還順利?”
“多謝蘇姑娘關心,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彼畏顟c開口道謝道:“多謝姑娘為我護法?!?
“宋奉慶,你我也算一同經歷過生死的………朋友了,需要如此的見外嗎?”
蘇栗此刻顯得有點生氣,其實她自己也不知為何如此。
但她本就是那種有事兒說事兒的女子,不愿將某些想法埋在心中。
宋奉慶先是一愣,而后又覺得極為高興。
便告罪道:“蘇姑娘,這是我想差了,今后不會了?!?
“嗯。”少女解開微蹙的眉頭,之后才緩緩說道:“宋奉慶你先前鑄就道基的動靜頗大,此地世界之主幫你遮掩了動靜?!?
宋奉慶知曉,這是少女提醒自己記下這份人情。
這世道。
人情,得還。
“南光道友的人情,我記下了?!?
既見!
太陰升騰,天色漸晚。
宋奉慶便問道:“蘇姑娘,我們回驛館可好?”
“好,回吧!”蘇栗收回手中配劍輕聲說道。
宋奉慶打散了腳下云團,喚出體內飛劍。
少女見狀,再度喚出配劍,同其御劍而行。
宋奉慶不由會心一笑。
畢竟只有七境御風,才能不假于外物御風而遠行。
在此之前,眾多練氣士盡皆只能御物行進。
但蘇姑娘卻早已是第八境的紫府修士了。
二人找了偏僻所在,降落而下。
回到了驛館之中。
夜空之下的青牛鎮,顯得格外的靜謐美好。
是夜。
打更人敲響了三更的梆子,可讓打更人詫異的是。
以前三更梆子聲一響,青牛鎮必定響起雞鳴聲。
今夜卻無。
…………
宋奉慶也已經陷入沉眠之中。
一股法力波動彌漫整座青牛鎮。
就要侵入宋奉慶體內。
氣府之中的本命飛劍自動警覺阻隔了這股法力,并且驚醒了他。
感知一番。
發現這股法力并無惡意。
既然有人刻意如此,那讓其如愿便是。
壓制氣府之中的本命飛劍。
讓那股法力順利的滲透進來。
這法力有種夾帶著些許催眠的功效。
不強烈。
若是有人神魂強悍一些,便能夠抵抗住。
宋奉慶半夢半睡之間,有人入夢而來。
一個光頭大漢隱匿在迷霧之中。
直接開門見山說道:
“明日吾將走水,請諸位約束好家中雞鴨,吾在此拜謝?!?
說完,人影散去,夢境消除。
宋奉慶也自半夢半睡的狀態之中徹底蘇醒過來。
有水裔之屬明日走水,通過粗淺的入夢之術,想讓百姓約束好自身的天敵。
天敵乃是雞鴨等家禽類,想來這水裔不會蛇類。
粗糙的入夢之術,但凡修行有成的大妖都會,甚至某些特殊的種類會誕生此類本命神通。
但最擅此類神通術法的,還是那些山河神祇。
入夢之術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手段之一。
天色漸亮。
宋奉慶二人并未退房,而是找了個早點鋪子吃早飯。
青牛鎮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
食肆驛館一應俱全。
以前是為過往行商所服務。
今后這里可能發展成為云浮洞天的一座城池。
畢竟隨著發展,云浮洞天作為一個獨立小世界,也需要一座城池。
青牛鎮便極為合適。
畢竟此地有水道,作日他打聽過的,繞鎮而過的河流名為離水,水運不小。
乃是流入千蘇湖主要干流之一。
而且此地距離千蘇湖,也就只有數十里而已。
當然只能說有發展成為城池的潛力而已。
具體還得看云浮洞天的那位老天爺南光。
在面鋪中坐定。
二人竟發現這位老板來自于大周渝州地界,做得一手小面。
宋奉慶前世本是渝州人。
二蘇栗則是師門在蜀州,蜀州和渝州的吃食一般都一脈相承。
在這洞天世界之中,竟還遇到了“家鄉”味道,豈能錯過了。
都點一份二兩小面,外加一個煎蛋。
老板是個中年漢子,自己是廚子也是小兒。
“兩份小面,二為客官稍待?!?
說完便去廚房忙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