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之中,劉遠和沮授面對面對坐著,兩人在飲茶。
“公與,明日就離開平原郡國了,政務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長文輔助你,整個青州太大,靠你一人總有些力不能及?!?
劉遠輕輕道,沮授認真道:“主公放心,我心里都明白,主公麾下的將士一定會越來越多的,我會做好每一件事情?!?
“那就早點休息吧,明日我們早些啟程?!眲⑦h點了點頭。
沮授離開,劉遠看了一眼天色,月牙勾著,已是下弦了。
第二天繼續啟程,下一站經過了樂安國,國相是楊沛。
劉遠也就是在這時知道了整個青州的情況,黃巾軍的余部依舊肆虐,他的壓力不小。
青州有六郡(國),其中平原郡國相陳紀,樂安郡國相楊沛,北海國孔融,東萊郡蔡伯起,濟南國現在無相,齊郡無相。
要知道上一任的濟南相可是曹操,后來他被辟為東郡太守,卻是一直沒去,一直在家中躲著募兵。
劉遠這才明白,張讓之前看樣子就是想讓他當這個青州刺史,否則完全可以讓他當濟南相了。
想了想,楊沛這個人很能干,被稱為酷吏,以法行事,倒是可以用。
蔡伯起這個人平平無奇,出身于蔡家,在士族中有點小名氣,但做事并不出挑,劉遠覺得以后得想辦法換掉他。
目前他得想辦法安排濟南相,至于齊郡太守,他安排給了劉川,說是劉川,其實也是他在打理,畢竟刺史治部也是在臨淄。
楊沛竟然沒有來迎接劉遠,只是讓人送了一封信過來。
信上的內容大致是,使君經過,楊沛應當出城迎接,但因為他在處理一些內政方面的事情,所以脫不開身。
劉遠笑笑,提筆回了一封信,沒有責怪楊沛,反而贊他鐵面無私,讓他兼任青州都郵,掌律令,巡視青州六郡。
第二天啟程時,沮授在劉遠的身邊隨行,贊道:“主公胸懷寬廣,楊沛楊孔渠這樣的人都能容得下!”
“公與,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相應的位置,做事的人就應當專注于做事,謀士就專注于計謀,武將專注于習武。
楊孔渠是一個很自律的人,用他來掌律令,那么就會肅清那些貪默之人,所以人盡其用,這才是根本?!?
劉遠輕輕道,陳群就跟在另一側,目光閃了閃。
現在青州主薄只有兩人,一人是沮授,另一人就是陳群,在劉遠的預想之中,至少要有四到六人。
青州別駕是留給荀彧的,如果他不來,那么他就得招募其他人了。
在他的計劃中,沮授其實也是夠資格的,他可以算是頂尖的謀士,還有陳宮也不錯,但一時也找不到。
還有郭嘉也不錯,魯肅也很好,但都沒找到,而諸葛亮的年紀太小了,目前還不行。
進入臨淄城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官員都來了,只不過劉遠沒讓他們招待,只是認識了一下每一個人,并讓陳群記錄了下來,包括所有的縣令、縣尉。
劉家糧店在臨淄城買了一大片的宅子,就在刺史府的邊上。
士兵們安排在城內的軍營之中,劉遠安排了張遼掌管防務,等到高勝過來了,由他來接手就行了。
張遼這樣的人就適合打仗,做內防有點大材小用了。
沮授、陳群住進了刺史府,至于杜掌柜一家也被安頓好了,劉遠讓他們住在了他的宅子里,專門開了一處側院,讓他帶著人做酒精。
宅子里沒有年輕的貼身婢女,只有幾名老婢,洗衣、燒水,做一些粗重的事情。
這座宅子劉遠是準備留給劉川、鄒玉霞住,他總是要住進刺史府的。
坐在書房中,劉遠寫了詳細的計劃,其中主要是獎懲制度。
到了第二天,他讓沮授安排人在六郡之中貼榜,列了三件事情。
第一就是收容難民,允許在青州全境開荒,開荒的土地歸于難民所有,每人分得三畝地,世家不得參與。
再就是募兵,最后是招收各種人才,募兵的事情由關羽負責,在整個青州推行。
之前來青州的那些難民也陸陸續續到了,正在到處開荒。
城外的一大片荒野之中,數千人正在開荒,劉遠站在地頭,沮授和陳群跟著。
沮授輕輕道:“主公,昨日我查了查青州的賬目,發現糧倉中的糧食不太夠用了,我們目前要募兵的人數不少。
破虜營現有三千人,關校尉說是要收五千人,主公說陌刀營需要兩千人,騎兵營兩千人,還有盾衛營三千人。
城防備軍至少要一萬人,加起來應當是兩萬五千人,要養這么多的兵,一日就得消耗糧草兩千石,一個月六萬石。
而糧倉中的糧草只余下十萬石了,撐不了太久,更何況我們還要負責難民們的糧草,要為他們煮粥的,我估計一個月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公與有什么好方法?”劉遠問道。
沮授輕輕道:“主公,我覺得可以除匪,黃巾余部手里有大量的糧草,他們強搶了太多的郡縣,我們要及早出手?!?
“好,公與,讓云長率三千人去除匪,你擔任軍師,為他出謀劃策?!眲⑦h點頭。
沮授應道:“主公,我們還需要騎兵,至少三百騎,這樣的機動性會強一些?!?
“那讓文遠率部同行吧。”劉遠點了點頭。
現在他手頭的武將太少了,就只有關羽和張遼兩人可用,就算是猛將也不夠用。
沮授應了一聲:“主公能否同行?這樣可振士氣?!?
“好,那就聽公與的,讓文遠守城。”劉遠點了點頭。
下一刻,他大聲道:“諸位鄉親,這樣開荒太慢,用火,然后將草木灰埋于土中,這樣土地就會更加肥沃?!?
這種天然的鉀肥自然是好的,他讓士兵點火,這就是標準的刀耕火種。
陳群在一側記載著,目生異樣。
大火起來時,濃煙四起。
“主公,我已經安排了小吏隨行,將開墾的土地登記在冊,世家永遠不得擁有這些土地,還有就是我們種小米,還有棉花是吧?”
沮授問道,棉花的種子已經得到了一批,還是劉家糧店搜集來的。
劉遠點頭,再交待了幾句,至少要種植萬畝棉花,這樣的話就可以做成棉靴、棉衣、棉被。
以前的時候用的都是麻,并不保暖,還會重一些,有了棉花,士兵們要度過寒冷的冬日也就很容易了。
只不過小米、大黃米也是要種的,他還想著去海邊看看,最好能打造一支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