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籠著宅子的時候,趙達急匆匆進門,遞上了一封信。
“主公,蔡文姬小姐送來的信。”趙達輕輕道。
劉遠點頭,趙達退出去,他打開信看了一眼,蔡文姬的字很漂亮,有一種女子的娟秀。
“父親已經無事,多謝先生為此事奔波,琰想請先生明日過府一敘,父親要當面拜謝。”
劉遠想了想,回了一封信,順便把他之前抄的那首詩附上,明日要先去張讓府上,之后才能去蔡府。
讓趙達將信送到蔡府,劉遠寫著一些規劃。
要去青州任刺史,他還是得回陳留一次,接著家人一起過去。
劉家的糧店遍及十三州,在青州自然也是有的,而且一直在收糧,在青州也是屬于最大的糧商了,和方方面面的關系都不錯。
此去青州,劉遠準備寫信讓糧店的人提前安排起來,先在臨淄城購入一座大宅子。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缺少治理方面的人才,趙達就是個方士,打理內政還是差了很多。
第二天的一大早,劉遠帶著兩千六百金去了張讓府上。
交了金子,拿了官印和官服,還有相關文書,劉遠查驗了一番,這才遞了兩個盒子給張讓。
盒子里裝著的是劉郎筆,筆桿為黃金制成,張讓打開看了一眼,怔了怔:“劉郎筆!”
“這是青河的一片心意,還請列侯收下。”劉遠微微一笑。
張讓哈哈笑了起來,聲音有尖細,他點頭:“劉刺史以后來府可直接進來,本侯定要和你喝上幾杯。”
“多謝列侯,那青河就退了!”劉遠點頭,轉身離去。
劉遠回了宅子,放好官印,這才起身去蔡府。
蔡府中,蔡文姬急匆匆迎了出來,依舊帶著面巾,一身綠蘿裙,只不過裙子很合身,襯得腿很長,臀兒鼓脹著,已經有了女人的那抹成熟味道。
“先生,琰收到了那首詩,寫的真是好,父親看了之后還說,詩中有一種特別的情懷,那是思鄉之情,不似是少年人能寫出來的。”
蔡文姬低低道,聲音清脆,很好聽。
劉遠笑笑:“三日之后,我就要回去了,接下去我要去青州任刺史,你要不要去青州游歷?臨淄可是繁華之地。”
臨淄還真是曾經的繁華古城,西漢時還是天下五大最繁華的城池之一,只不過經歷過黃巾戰爭,現在剛剛開始衰落。
再過十年,臨淄可就真正沒落了,劉遠覺得,等到他去了青州,應當是能打理好的。
蔡文姬一怔,接著想了想道:“先生,我是想去的,青州近海,我想聽海浪的聲音,可是不知父親……”
“交給我了,一會兒我來勸勸蔡先生。”劉遠笑笑,點頭。
蔡邕很儒雅,五十多歲,但身體相當不錯,大袖垂著,目生睿智。
劉遠對著他拱了拱手:“青河見過先生。”
“請起,文姬,為青河倒茶。”蔡邕起身扶他,面帶微笑。
劉遠坐下,蔡文姬坐在他的身邊,為他倒茶,
蔡邕輕輕道:“若是沒有青河,恐怕老夫的日子就沒有那么好過了,現在我總算是可以繼續在洛陽待著了。”
“先生,我要去青州任刺史了,打算在青州開辦學堂,先生是當朝大儒,我想請先生隨我入青州,編撰學堂所用的教本。
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了,只是先生通曉經史子集,所以請先生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我還寫了一些綱略,還請先生過目。”
劉遠認真道,從袖袋中取出紙來。
蔡文姬接過紙,遞到了蔡邕的面前,又回身坐到了劉遠的身邊。
紙上是劉遠寫的編教本的一些綱略,其中有他選的各種文章,《論語》《詩經》《孟子》,除了這些還有《韓非子》等等。
甚至劉遠還引入了農學和算術,他準備推廣數學基礎知識,還有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識。
從教本上來看,劉遠引用了前一世的一些理念,類似于文學和理工。
蔡邕看得認真,看完之后,贊了一聲:“青河是有志于天下的大才,既然如此,老夫就隨著你去青州吧。
就算是在洛陽,想必那些人也未必會放過我,我還是要避禍,去青州也正好合適,只不過我還要與幾位故交聯絡一番,所以半月之后再啟程吧。”
“多謝先生!”劉遠飛揚著眉梢,大喜。
蔡文姬也松了一口氣,眸子里有些開心,看向劉遠時眸子中總是有些溫柔。
她的那種樣子讓蔡邕不由多看了她一眼,接著想了想道:“青河今年十七歲,不知有沒有成家?”
“還沒有。”劉遠搖頭。
鄒玉霞為他說了門親事,只不過目前也沒見到人,回去之后才有可能會成親。
蔡邕笑笑:“青河,你看文姬如何?”
劉遠一呆,扭頭看了蔡文姬一眼,這是要將蔡文姬許配給他?
蔡文姬垂下頭,臉色一片紅,映在如玉的白皙之中,總有幾分女人的嬌媚。
“很好!”劉遠點頭。
蔡邕哈哈大笑了起來:“那我就將小女許給你了,等到了青州,見了你的父母之后,你們就可以成親了。”
“多謝先生!”劉遠揚著眉,一臉飛揚。
就算是他要成親了,但也不礙事,反正入了劉家的門,那就是他的人了,那位青青姑娘就算是正妻,蔡文姬可以當小妻,或者是旁妻。
這等美女,他并不想放過,那實在是有些可惜。
劉遠扭頭看了蔡文姬一眼,她穿著裙子,跪坐在小腿上,臀兒起伏著,略有輪廓,鼓脹著,別有風韻。
“先生,那我就先回去了,這幾日還要做一些安排,下午我會讓人來送聘禮。”
劉遠輕輕道,蔡文姬咬了咬嘴唇,頭垂得更低了。
等到他離開之后,蔡邕看著蔡文姬道:“文姬可滿意?”
“父親……”蔡文姬嗔道。
蔡邕伸手撫了撫胡須,點頭道:“青河大才,以我觀察,他野心不小,你嫁給他,比嫁給河東衛氏要強。
衛氏一族雖是名門望族,衛仲道此人略有才華,但算不得大才,遠遠不如青河,青河還通農家之事,若是好好治理,青州或許會成為天下最強州了。”
“父親,那我們應當早些去青州,也好助他一臂之力。”蔡文姬應道。
蔡邕深深看了她一眼:“這才一日時間,你的心就系在了他的身上?”
“父親,他是劉郎啊,劉郎筆已經是名滿天下了,他又特意送了詩作過來,顯然是對琰有心。
琰又非是那種扭捏之人,既然我對他也是有意,那么跟了他就是圓滿,日后我自當好好持家,為他生兒育女。”
蔡文姬輕輕道,揚著眉,眸子里自有幾分的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