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得了新法器,好好練習(xí)一番后大感滿意。
桃木劍身兼兩種特性,又含生生不息之意,得元始寶禁中的獨特法門祭煉,品質(zhì)上乘,甚是不凡。
耍玩過后,沈元沒有懈怠,日日勤加練習(xí)符禁,又修行不輟,甚是辛苦。
但是每日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比之前日更厲害幾分,便會由衷的喜悅和自豪。
看得見的努力最能催人奮進!
同時他還有一種緊迫感,此界原先靈氣平常,突然間靈氣上漲,已然漲了一倍之多,不知是否與那場流星雨有關(guān)。
自己從流星雨中得了機緣,若是涉及自身,沒有強大的實力,出了什么事可就束手無策了。
過了五六天,沈元正在練習(xí)符禁時,福伯敲門進來,說道:“少爺,老奴已經(jīng)和張村長議定學(xué)堂之事,咱們出銀子,村里出人手,個中事項大體已定,村里人必不會有什么妄言。”
沈元停筆,點點頭說:“如此甚好,這是件大有功德之事,辦好了,于各方面都有好處,切勿粗心。學(xué)堂選在了哪?”
“就在村北,那里原有一間房子,風吹雨打破敗了,修繕一番,正可以做學(xué)堂,也省些銀子。”福伯說道。
沈元思慮片刻,搖搖頭道:“不妥,既做了好事,那就不要留遺憾,福伯,你去賬上支足銀子,將房子推倒重建,青磚瓦房,寬闊一些。”
不過月余,他的思想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從前擔心人心不足,如今修為在身,覺得凡俗之間的些許事已經(jīng)不足以成為煩心事。
雖然不知道此界有無功德的存在,但沈元覺得做些好事,于心境開闊亦大有裨益,再說又不差錢,有益無害,何樂而不為。
“這……是否花費太大了些?”福伯有些遲疑。
沈元道:“于咱倆是小錢,于村民孩童來說無異于大恩,既然要做,就要做好。
再有,我有個想法,讓村中十歲至十二歲的孩子一同入學(xué),從城里商鋪中請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賬房,除了教他們認字,還教他們算賬,日后謀生也容易些。
所以,學(xué)堂建大一些,容下的孩子也多。”
算賬,如今也是一門手藝,沒有過人的數(shù)術(shù)手段,無法勝任。
福伯驚訝不已,好半天才嘆道:“少爺仁慈心腸,村里人必定要感念您的大恩大德。”
“我只求無愧于心罷了。”
沈元搖搖頭,心頭一動,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道:“春耕早已結(jié)束,那些牛都是誰來喂養(yǎng)?”
提起這個,福伯哼了一聲,臉上都怒氣道:“耕田時一個個搶著用,耕完了誰都不想養(yǎng)了,一個個推諉著!
除了柱子家、黑娃家等四家人主動喂養(yǎng)了一頭,其它的都被村長強壓著安排了下去,哪有那么好的事,不喂也得喂!”
“人之常情,不必生氣。”
沈元如此說著,卻也不禁搖搖頭,無論什么時候,占便宜的時候人人趨之若鶩,付出的時候避之不及,古之如此,今亦如此。
“這樣罷,在學(xué)堂旁建一處牛棚,免去入學(xué)中家境最貧寒的十人的束脩,每人負責喂養(yǎng)一頭牛,不但要喂飽喂好,還要洗刷干凈,半月考察一次,不合格者剔除換人。
然后,從此次推諉中選出最嚴重的三家,以后耕田不許他們用牛。”
“少爺此言大善,獎懲皆有,有理有據(jù),牛也得到了安排,料村里人也說不出什么!”
福伯欣喜不已,連連點頭,看向自家少爺?shù)哪抗鉂M是驚嘆,不知什么開始,少爺已經(jīng)能夠獨當一面了。
等福伯把此事和村長說定,再通知給村里眾人,選出的不許用牛的三家叫苦連天,家里的婦人哭天喊地,卻無計可施,自己造就的苦果只能自己吃下去。
其中有人想來沈家找沈元少爺說情,立刻被警覺的張村長發(fā)現(xiàn)制止,厲聲喝道:
“耕田的時候恨不能把牛都牽回自己家,養(yǎng)的時候你們把王八脖子一縮,退的沒影了!
我告訴你們,這是沈少爺先發(fā)了話,即便他不說,我也是要罰你們的!既做了錯事,那就老老實實認罰,誰若是敢去打擾沈少爺,別怪村里不留你們!”
三家人盡皆嚇的面如土色,一言不發(fā),想去求情的心思拋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再不敢有一言半句的牢騷。
張村長任村長十多年,公平公正,在村中威望十足,加上兄弟兒子一大堆,村里哪有人比得過。
福伯看完全過程冷笑道:“張村長,這次只是說說便罷了,若是真有人因此事登了沈家的門,別怪咱們不講交情了。”
張村長苦笑一聲,說道:“老哥放心,絕不會有這樣的事發(fā)生,也請老哥體恤一二,日子艱難,養(yǎng)頭牛花銷不小。”
福伯伸手一指柱子家,“村里還有比他家更難的?”
張村長登時啞口無言。
福伯拂袖而去。
張村長任村長合格,威望有,手段有,只是有些心軟,如今在養(yǎng)牛上糊涂了一次,這次學(xué)堂一事上沈家出了大頭,絕不能再辦錯了,他心中暗道。
……
過不幾天,學(xué)堂便開始動工。
動土的時候?qū)iT放了幾掛鞭炮,村里人都喜氣洋洋,人人臉上帶了高興,熱鬧一片。
十多個漢子各自一身干活裝束,齊聲喊著號子,一齊用力,把破敗的土屋猛的推倒,激蕩起塵土一片,個個灰頭土臉,卻難掩臉上的高興。
沈少爺出錢給孩子建青磚紅瓦的新學(xué)堂,又請先生、賬房老師傅來教導(dǎo),自己出些力氣應(yīng)時應(yīng)分。
人人都出上十二分的力氣,熱火朝天的干起來。
被鞭炮聲吸引來的沈元遠遠看著這幅景象,不由笑了起來。
壞人、聰明人到底是少數(shù),懂得知恩圖報、以德報怨的普通人占大多數(shù)。
大家都是普通人,何必苛求那么多。
村里人都圍到學(xué)堂那里,沈元便在村里走了一圈,來到村口的大柳樹下,拍了拍樹干,突然一頓。
他輕動鼻翼,繞著大柳樹聞了一圈,眉頭緊皺。
“這是什么味?”
一股騷臭味縈繞在附近,讓人聞之欲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