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那邊我已經聯系過了,對方稱無法直接封禁這人的賬號!”
“老板,辟謠聲明已經發出去了,從評論上看大多數網友還是支持你的!”
“老板,河洛娛樂公關部的徐經理剛才打電話過來,說他們公司相信我們,也會支持我們。”
“老板,就在兩分鐘前歌后裴則卿也發了個人微博,內容說相信你的人品與才華,絕對不會做出抄襲這種事情的。”
別看李敬正式踏入娛樂圈的時間連半年都不到,實際上卻已經積累下了不少的人脈關系。
河洛娛樂的發聲支持是他預料中的。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往往越是這種事情越是能夠看出來哪些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
比如說在看到微博上消息后第一時間通知自己的劉長安。
比如說跟自己有過兩次友好合作的河洛娛樂。
真正預料之外的人當屬裴則卿了。
說實話李敬也說不好自己與她到底算不算朋友的關系,說是朋友關系嗎...其實也沒有到那么熟絡的程度。
有限的聊天內容基本上都是在圍繞著音樂方面,一絲一毫私人方面的事情都沒有。
說不算朋友關系嗎...兩人又確確實實經常保持著聯系與交流。
沒記錯的話這會兒她不應該忙著今年個人專輯的最后收尾工作嗎?
個人專輯的整體制作在此之前就已經完成了,現在都在忙著與發行渠道進行洽談,還有后續宣傳工作的安排。
沒成想在這么關鍵與忙碌的情況下,裴則卿居然還有在關注他的事情。
并且甚至在河洛娛樂之前就已經率先站隊公開支持自己。
在此之前李敬沒怎么在意,現在陡然間回想起來,兩檔節目下來自己在圈內也算是小有名氣,感覺認識的明星藝人少得有點離譜?
趁機翻了翻自己的飛信通訊錄。
稱得上是明星的一共也就三個半。
歌王歌后裴則卿與周茶倫,合作過的張燁,剩下那半個則是沐和。
至于為什么說是半個,因為有一半算是自己的兄弟,剩下那一半才算是明星。
剩下認識的圈內人不是娛樂公司的人,就是幕后工作人員。
只是這一切都不過是李敬自己這么認為的。
實際上,在圈內愿意“認識”他的明星簡直不要太多!
【周茶倫】:“我跟李敬合作過,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汪瀧瀧】:“相信李老師就完事了!”
【千秀慧】:“相信李老師就完事了!”
【張燁】:“半點實質證據都沒有,就在這里硬帶節奏,我絕對信任李敬的。”
【杜純】:“名字上出現巧合是時有發生的事情,但內容上抄襲我相信李老師是不會的。”
【高寧寧】:“我相信以李老師的才華抄襲完全是子虛烏有的![加油][加油]”
先是好聲音節目的四位導師站出來表示支持,然后是曾經有過合作近段時間感覺消失的張燁也出現了。
緊接著是一大堆得到官方認證的明星也站出來公開戰隊表示相信李敬。
這恐怕是李敬這個當事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自己什么時候在圈內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了?”
他會感到詫異不是沒有緣由的,前面的還能說是有過合作的經歷,后面加入進來的一部分明星自己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重新搜刮了一遍前身的記憶。
還真從這些支持自己的明星之中發現了不少熟人,有年輕時候看過的經典電視劇里面的主演。
如果足夠細心的網友就會發展。
這些主動站出來支持李敬的明星絕大多數都是以演技派的演員為主,新生代小鮮肉則是十分罕見。
人脈夠廣夠硬的人再往深一層去細細發現,這些明星簽約的公司都集中在星海全娛與河洛娛樂這兩家。
看來背后這兩家沒少發力。
在他們看來這個時候主動站隊李敬這邊就像是一種投資,一種有機會為他們帶來極大回報的“投資”。
中宣委選中《人民的名義》劇本這事圈內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他們這些靠演技為生的老演員自然是不愿意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
論顏值外貌的話這批人或許競爭不過目前主流市場的小鮮肉、小狼狗們,那就只能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在自己最擅長的演技方面下功夫了。
況且他們已經得到公司內部的消息:
只要符合角色條件,就有很大概率被面試選中!
這可是中宣委投拍用于宣傳的正劇,要是演得好了運氣好說不定真能入了國家隊的眼,一躍成為國字頭的演員。
到時候何愁沒戲可拍?
各大獎項的評委會總是強調每年各項獎項的評選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
實則大家都不是瞎子,難道看不出只要是國家部門籌拍的正劇哪年不是拿獎拿到手軟!
但凡對視帝視后桂冠仍有野心的演員,就沒有不對這個機會動心的。
國家籌拍影視項目是很難說得準的,一年一部也是有發生過的,兩三年一部也不是沒有可能。
相較于電影的形式,顯然有關部門還是更鐘愛于電視劇的形式。
主要電影要求將一整個故事凝練成120-150分鐘之內,在有限的時間里面想要表達太多的東西是很難且不現實的。
電視劇則不然,只要經費沒有限制,就算拍個五六十集都完全不是問題。
那么長的篇幅下,想要表達什么思想、弘揚什么觀念不都是輕輕松松的事情。
眾多明星大咖的主動站隊支持,瞬間壓過了網絡上不好的輿論。
見狀,李敬也是狠狠松了一口氣。
不過想到對方將自己告到法院這事還是有種太陽穴隱隱作痛的感覺。
好在,來自于中宣委的聯系這個時候總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你好,請問是《人民的名義》的作者李敬先生嗎?”
“是的。”
“我是中宣委的祁鴻光,這一次我們公開征集劇本最終選中了你的作品,按照程序上我們還是需要詢問你一下是否愿意與我們部門進行合作?”
將劇本遞稿參加這一次部門的公開征集劇本就已經是默認愿意合作的意思。
不過程序上祁鴻光還是要問清楚。
萬一他們把一切東西都提前準備好了,結果對方卻說不愿意合作了,那不是鬧出個烏龍笑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