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破伏

  • 反清
  • 崛起的石頭
  • 2552字
  • 2023-01-09 18:00:00

冬日卯時,萬籟俱寂。

四處一片朦朧的昏暗,日出尚早。

李自敬牽著自己的那匹黑褐色戰馬,跟隨劉芳亮來到遠望溝內。

只有親身體驗了,才知道為什么多鐸寧可坐等孔有德的紅夷大炮十三天,也不愿意涉足深入。

一路而來,這遠望溝中溝壑交錯,樹木和藤蔓、雜草遮擋視線,從溝底很難看清塬上,極易設置伏兵。

忽然,劉芳亮停住腳步。

“都出來吧。”

話音落地,方才還是空無一人的遠望溝內,片刻間出現了一千五百名身著黑色束腰箭衣的大順老營。

有人藏在樹后,有人藏在階梯土塬下,還有人就地伏在灌木之中。

他們和劉芳亮一樣,在夜襲前,都已將箭衣內換成棉甲,這樣既能避免發出過多響動,也能御寒。

李自敬瞪大了眼睛,看著一名老營從腳邊的灌木中起身,心下感嘆自己竟沒有絲毫的察覺。

十二月底的天氣,身在關內,夜間同樣寒風刺骨。

大順的老營兵們從未經歷過這樣寒冷的天氣,不少人已經被凍得渾身發抖。

“這鳥天氣,關中也這么冷。”

劉芳亮啐了一口。

“小闖王,你這些年看過的兵書中,有沒有關于騎兵劫營的?”

李自敬回憶了好一會兒,才是說道。

“有。人銜枚,馬裹蹄。”

劉芳亮皺著眉頭,低聲重復了幾句。

“人銜枚,馬裹蹄...”

“前三個字是什么意思?”

李自敬環視周圍,走到樹旁掰下一小段樹枝,拿到自己嘴邊比劃。

“夜間行軍,讓大家咬住樹枝,可以避免發出聲音。”

劉芳亮笑著搖頭,隨后抬眸四望。

“溝內彎彎曲曲,走馬不易,清狗若設伏必在坡上,到時我們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真有伏兵,還不早就殺出來了?”

周圍大順老營轉戰多年,也多次設伏大敗官軍,卻從沒聽說行軍打仗要咬著樹枝前進的道理。

他們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沒人覺得這會有什么用。

李自敬沒去管周圍傳來異樣的眼光,也知道多說無益,咬住樹枝,徑自牽著馬向坡上緩步前行。

如果李自敬是要指揮軍隊,劉芳亮肯定不會搭理,但在他看來,這就只是咬個樹枝而已,永昌皇帝的面子還是要給。

劉芳亮頗為無奈,想了一會兒,還是轉身下令。

“讓所有人都咬住樹枝,用棉布包裹馬蹄再出溝!”

由于這次是夜間隱蔽行軍,傳令也不能鳴號,只能依靠人力傳送,一千五百人的隊伍不多,但卻狹長的分布在遠望溝內。

從劉芳亮的所在位置傳到兩側的老營兵耳中,還是耗費了些許時間。

不過老營兵們畢竟是大順軍中的精銳,劉芳亮早年加入邊軍,是最早追隨李自成的大順將領之一,威望甚高。

聽到是他的命令,都是二話不說照辦。

很快,全部的馬蹄上都被包裹住了一層棉布,一千五百名老營兵都是緊咬短枝,牽馬朝遠望溝上前進。

李自敬一手牽著馬,自溝底向上,撥開了眾多的藤蔓、灌木,有些小路狹長,只能容一人一馬通過,頗為費力。

所幸原身多年隨營,體力尚可。

但與此同時,李自敬也在觀察著周圍的情況。

劉芳亮的行軍計劃已經從歷史上的蠻沖變成眼下的隱蔽夜襲,只要自己能發現清軍伏兵位置,就完全有機會悄悄摸到清軍伏兵的背后,占據先機!

劉芳亮的看法沒錯,如果多鐸預先設伏,最佳之地便是遠望溝上。

但是一路上來,坡上卻始終寂靜如斯,沒有半點的動靜。

老營們都已經登上遠望溝,牽著馬朝清軍大營緩緩前進。

時間流逝,李自敬已經能從一些老營臉上看出些許的煩躁之色,只因為咬著樹枝,還不能破口大罵。

劉芳亮也開始后悔,為什么不直接帶人沖了清軍大營,一日鏖戰,多鐸是根本不可能設置伏兵的。

就不應該聽這個小闖王的鬼話,搞什么隱蔽夜襲!

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打,或許早就出其不意的沖破了清軍大營!

李自敬戴著笠盔的額間漸漸生出細密汗珠,惴惴不安,口中喃喃:“伏兵、伏兵,你們到底是藏在哪兒...?”

自遠望溝上來,直到清軍立營處有約五里的距離。

已經向前走了這么久,卻是半點動靜都沒有,難道史書記載錯了?

遠望溝上,視野開闊。

牛頭塬陡立的塬壁延伸下,是一連串的沖溝,溝上點綴著野草和藤蔓,交織在裸露的土堆上,有一股難以形容的蒼涼。

李自敬極目四望,目光數次掠過牛頭塬下的沖溝,都沒有引起注意。

忽然之間,一群慌亂的牛羚從沖溝下躍出。

李自敬神情一震,焦躁的目光為之一滯,孫子兵法中的五個字躍然浮現在腦海中。

“獸駭者,覆也!”

“多鐸的伏兵,會不會藏在溝底?”

轉瞬間,李自敬明白了歷史上劉芳亮為什么會中伏。

沒人覺得清軍會在白天作戰后立即設伏還是其次,最為重要的,是多鐸的劍走偏鋒,他選擇了最不可能去設伏的地方。

正是牛頭塬下這一連串的沖溝!

沖溝是向下凹陷的地形,兩側都是傾斜的黃土坡,有些地方更是極深,人馬都容易卡住,是天然的死地。

軍隊一旦陷進去,再想出來難如登天,沒有人會主動鉆進墳墓。

多鐸很可能在來到潼關前后,仔細探查了附近的地勢,也對大順軍的作戰手法有過詳細分析,才會在沖溝下設伏。

這是一場豪賭!

歷史事實證明,多鐸的確是賭對了。

整個大順從李自成到夜襲主將劉芳亮,沒有一個人覺得清軍會在鏖戰了一日后,到大營外提前設伏。

更不會有意識的去探查在牛頭塬下,連綿可達十余里的沖溝!

“有伏!”

李自敬轉身過去,噌地一聲拔出雁翎刀。

若史書記載無誤,此去清軍大營,唯一可能的設伏之處,便是這沖溝下了!

漆黑的夜空下,這兩個字眼就如同一道驚雷,猛然間劈在了老營兵的頭頂,所有人都是心神一顫,腳步下意識一頓。

“何處有伏?”

劉芳亮拔出佩刀,瞪大眼睛向周圍觀察。

“沖溝底有群牛羚驚惶奔逃,定有敵軍潛藏!”

烏云散開,月光照耀。

劉芳亮一手緊緊握在刀柄上,順著李自敬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注視半晌,眼眸陡然一緊。

“備戰!”

“前方沖溝,放箭!”

老營們都是轉戰多年的老兵,有些反應是刻在骨子里的。

盡管沒有多少人留意到沖溝底部伴著月光,隱隱閃爍的刀光,卻還是依照軍令行事,如臨大敵。

“咻——”

老營中有相當數量可以開弓的箭手,他們立即張弓搭箭,對著沖溝底部拋射了一輪箭雨。

在中原,軟弓長箭是明軍的標配,大順軍自己制造軍械的工藝還不成熟,老營亦是統一使用繳獲于明邊軍的開元弓。

開元弓的弓面狹窄,容易滾矢,因此非常適合拋射。

一輪射罷,場面頓時安靜下來。

大順軍老營們面面相覷,很多人現在還不明白,為什么抹黑前進了這么久,要忽然暴露行蹤。

沖溝底部,寂靜如斯,仍舊沒有絲毫伏兵的跡象。

老營們一輪箭雨過去,甚至沒有一丁點動靜傳出來。

劉芳亮皺緊眉頭,緩緩放下佩刀,不禁心存疑惑。

“那一閃而過的亮光,難道看錯了?”

下一刻,沖溝底部猛然間爆發了無數的喊殺聲。

頂盔貫甲的清軍已經咬牙頂著大順軍的箭雨爬上溝頂,揮舞鋼刀,張牙舞爪的向老營們沖殺過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文登市| 谢通门县| 临朐县| 神农架林区| 卢湾区| 青岛市| 厦门市| 多伦县| 三河市| 天长市| 太湖县| 嘉定区| 东乌珠穆沁旗| 临安市| 云和县| 纳雍县| 江口县| 汨罗市| 封开县| 定南县| 余江县| 阿拉善右旗| 古蔺县| 丹寨县| 白河县| 丘北县| 麦盖提县| 高雄市| 即墨市| 双峰县| 抚松县| 甘德县| 新昌县| 塔城市| 泊头市| 衡东县| 天柱县| 中宁县| 安达市|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