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五臟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我的乖乖,這眼睛,肯定是成仙了。”
“噓,你們吵到我看我家仙官了,都安靜!”
整個直播間,熱鬧異常。
現場的氣氛也活躍了許多。
蘇塵的出現,帶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而,蘇塵什么話都沒說,徑直來到了主持人身旁。
他向主持人提了個要求。
他要負責人給他弄了根八尺左右的竹子和一些絲帶,拿到這些東西后,他才來到了夏外雙方的中間。
將竹子豎在地上,竹身上綁好了絲帶后,他這才掃了眾人一眼。
“整個故事,要從夸父追日說起。”
夸父追日?
別說是老外了,就連夏方的人都愣了愣。
屏幕前的觀眾們也都一臉呆滯。
不知道的以為是在說神話故事,知道的人就更覺得這是在說天方夜譚了。
因為夸父追日的時間段在黃帝時期,相傳是公元前兩千多年前,距今差不多五千年歷史。
這只是相傳,是一段無法被考證,國際上也不承認的華夏上古史。
平時說出來沒什么,可這是牡丹花會的學術辯論會,這樣舉例比之前的兩個人都不靠譜。
因為學術辯論是需要證據的。
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蘇塵身上。
蘇塵并沒有在意他人的看法,他站在那竹子前,拉起那竹子上綁著的絲帶,朗聲道:
“夸父的故事記載為: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
人們固有的印象是這是個神話故事,大意是一個想和太陽競跑的人一直跑,想要追上太陽,最終渴死的故事。
不過,結合我們現有的資料來看,其實不然,這是一個科學狂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奮斗終身的故事。
要讀懂這個故事得結合《大荒北經》和《海外北經》一起來研究。
《大荒北經》中有一句話叫‘有岳之山,尋竹生焉’,《海外北經》里邊把尋竹稱為尋木。
尋并非是名詞,而是一個長度單位,一尋有八尺。
大家看我手中的這根竹子,這就是一根尋木。
而它綁上絲帶之后就不是普通的尋木了,而是圭表。
圭表在華夏古代的意義是記錄時間。”
“這和我們要說的天文學有關系嗎?”埃斯吉爾森有些不耐煩的道。
夏方的人看過資料,大體知道蘇塵的意思,不過這只是故事,別說是歷史方面的證據了,就算是普通的天文學的故事都算不上。
沒有任何資料表明夸父追日的故事是存在的,所以他們沒有拿出來說。
這會兒聽蘇塵說起來,又想起他之前所說的用中文表述,應該是想引起那些看直播的華夏人的廣泛共鳴吧。
這種科普,倒也是不錯的。
蘇塵掃了埃斯吉爾森一眼,繼續道:“這里要說到另外一個小故事。
華夏有個岳字,在周朝時期,岳指的是嵩山。”
說著蘇塵拍了拍手中的竹子,笑道:“這兩座山,一個是少室山,一個是太室山,兩座山都不在《大荒北經》所說的邙山。
然而《大荒北經》卻稱它為岳。
仔細看岳的象形文字,分明就是兩座山中間放了一個圭表。
所以這整個圖形被稱為岳。
同樣是在《大荒北經》中,我們找到了之前的一段文字: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這樣一看就很清楚了。
夸父是個科學狂人,他致力于圭表測影來制定歷法。
《海外北經》中還有個叫拘纓之國的說明,文字敘述為:拘纓之國在其東,一手把纓,一曰利纓之國。
這是夸父的助手,他幫忙扶住絲帶。
所以整個夸父追日的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夸父為了制定歷法,用竹子綁上絲帶進行圭表測影。
他為了歷法的嚴謹,追著太陽到處跑,為的是尋找最佳觀測點。”
說著,蘇塵拉長那絲帶,絲帶在陽光照射下,倒影在了地上。
“《周髀算經》中提到:以八尺之表,則夏至日影最短,為一尺五寸,冬至日影最長,為一丈三尺。
這絲帶一直會綁在尋木上,只要拉長絲帶,等到絲帶的影子為一尺五寸時,那一天就是夏至。
而日影為一丈三尺時,那一天便是冬至。
這便是我們華夏老祖宗的智慧!”
靜!
全場似乎連呼吸聲都停住了。
尤其是夏方的專家和學生們。
他們了解過夸父追日的故事,因為蘇塵給的資料中有提到了。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故事經過幾本古書聯合起來的解讀會這么精彩!
不知為何,他們心中激蕩,有種情感迅速升騰。
同時,他們又有些慚愧,好在蘇塵當了主辯手,不然的話,他們今天還真的有點懸。
他們沒有把資料完全吃透。
“嘶!”
“我去!學到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啊。”
“激動啊,我們的老祖宗是真的牛啊。”
“這……夸父追日竟然是這樣的故事!”
“我去,這直播都沒人看?”
直播間里,一堆人稱贊著蘇塵。
會場上。
近乎十五秒的寂靜,埃斯吉爾森終于說話了。
“你的故事很精彩,夸父這個科學狂人也很值得敬佩,可是,這和你們又有什么關系呢,這是一段未經證實的歷史。”埃斯吉爾森道。
眾人一愣。
許多人心中剛剛升起的自豪感瞬間被澆滅。
是啊。
這段歷史并未得到證實。
“這是什么?”蘇塵從王謹桌上拿來一個平板電腦,點了幾下,手中亮出了一個圖標。
“華夏郵政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圖標。
“是的,這是華夏郵政。”蘇塵又在平板上點了幾下,這次亮出的圖和剛才差不多,但卻是鏡像反過來的。
“這是什么。”蘇塵再次問道。
許多人都答不上來。
雖然有人想說這不就是華夏郵政圖標鏡像過來嗎?
但這種答案,有點傻。
不過,學者和學生們卻都站了起來。
“中字。”蘇塵淡淡道,“說文解字中,中字便是這樣寫的。
中字包含了圭表、絲帶、日影。
所以最早的華夏是從夸父追日時期開始的。
這里《大荒北經》也有提到: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有始州之國。
這個地方在偃城首陽山腳下。
也就是,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