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狡兔死,走狗烹
- 長生武道:從往生堂開始成仙人
- 風源萬葉
- 2202字
- 2023-03-03 21:44:33
就如所見那般。
陳長安完全可以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不接這單。
不過離開浮生洞天之后道行一直受到侵蝕,為了活命現(xiàn)在他可要加緊速度修行。
同時,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甲級化斂房中的一般都是道行高深妖魔。
進去處理的化斂師基本上可以宣告死亡了。
只不過,這對于陳長安來說卻不這么認為。
現(xiàn)在,大魏動亂的風波已然停止下來。
大魏必然會加緊律法管制,也就意味著妖魔鬼怪作惡的機會少了。
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甲級房中的妖魔鬼怪相比動亂之前要弱上幾分。
“再弱那也是肉啊,不能就這樣浪費了。”
陳長安解開甲級房門,進入房間后,反手將門關緊。
進入室內(nèi),能夠遠遠看到石臺上有一道光將石臺照亮。
一張長桌,兩把木椅,以及一個身穿白色囚衣的人,躬身拿著毛筆在紙張上寫字。
安靜而祥和。
“這難道也能被評定甲級。”
陳長安有些不解,他能感受到那囚犯身上并未有如何異常,相反,反而會給了他一種親切感。
此人,并非妖魔鬼怪。
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
早些年在往生堂工作的時候,只有強大的妖魔會被送到甲級或者乙級。
若只不過是尋常人,是不會送進來的。
除非...
此人,對于大魏來說是必須要死之人,且此人犯下了滔天大罪。
思來想去,腦海中只有一人符合,且前后時間點能夠對的上。
靖王,周鴻方。
“難道還活著?”
陳長安心中忐忑,按照大魏律法,靖王以下犯上,不惜用大魏王朝百姓生命去給周若薇鋪道。
這無疑對于大魏整個王朝的國運是一大損耗。
國家是由千萬個人組成,國運自然和蒼生百姓的運相關聯(lián)。
國運混亂,妖魔橫行,百姓民不聊生,尸橫遍野。
百姓的氣運受到牽連,同樣也會影響到國運,即便再強悍的王朝,只要天下百姓的運開始和國運出現(xiàn)對峙或者衰敗。
無疑,這個國家一定會亡,神仙難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陳長安疑惑的一點便是現(xiàn)如今大魏的形勢。
當初在狐月山的時候,他承接下了周若薇的禍,導致境界不能突破五境,且道行會一點點消逝。
靖王用大魏天下蒼生的運給周若薇鋪路,這其中必然也有禍。
只是讓他奇怪的一點,陳長安打浮生洞天回來,并未感受到王朝氣運衰竭所帶來的低沉。
同時,往生堂給他的體感,看得出,大魏現(xiàn)如今形勢較好。
“難不成,當時靖王叛亂的時候出了岔子?”
陳長安確信自己承接了周若薇的禍,但大魏表現(xiàn)太過奇怪。
當時一定出現(xiàn)了什么事。
導致原本應該成為荒蕪之地,妖魔橫行的大魏,且一反常態(tài),祥和平靜。
太奇怪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先生,好雅興。”
陳長安走到書桌前,恭敬道。
感受道陳長安到來,白衣囚徒并未回復,右手執(zhí)筆,筆走龍蛇。
直到最后一個字寫完,才依依不舍將筆放下,揚身長呼了一口,瞥了眼陳長安,緩緩說道:
“浮生洞天一行,幸苦了,我的命你取走吧,算是我還你的恩情。”
陳長安不解,問道:“何意?”
陳長安眼神微瞇,打量著眼前男人,終于在腦海中出現(xiàn)一個名字,確定此人身份。
靖王,周鴻方。
“求個活路罷了,沒什么幸苦不幸苦的。劫道這事,我自有打算。”
“呵呵。”靖王回復道:“也罷,這些都是你們之間的事,我便不再摻和其中,只求你將來能放她一命。”
陳長安搖頭笑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
“希望吧。”
說完,靖王抬頭仰望天空,感受著溫暖的陽光,接受即將到來的死亡。
“一路走好!”
一劍斬下,靖王就此倒地而亡。
之后,紫金葫蘆出現(xiàn)在陳長安身前,將靖王那一抹魂魄煉化。
霞光浮現(xiàn),關于靖王的記憶也就此出現(xiàn)在陳長安視野。
這其中陳長安最為不解的還是靖王為何會被送到江州城往生堂。
依照大魏律法,靖王將會被誅九族,且他還會被送到京城天牢,秋后問斬。
這才是他的下場,奈何卻被送到往生堂。
記憶中,陳長安知曉當初靖王和當朝皇帝之間的諾言。
君無戲言,卻給靖王開了一個玩笑。
當然這其中最為要緊的還是周若薇的出現(xiàn),讓靖王原本沉寂的內(nèi)心,被一把火點燃。
周若薇乃是九天玄女轉世,大道無量,只不過這場道需要足夠強大的氣運作為鋪墊。
于是,齊夙便到此。
靖王身經(jīng)百戰(zhàn),自然知曉長生之事,對于齊夙也深知其來歷不凡。
為此,就出現(xiàn)了靖王攜帶者一眾山水正神起勢謀反,為周若薇鋪道。
當然,最后靖王成功了,耗費了大魏將近整個國家所有黎民百姓的氣運。
按照當初皇帝的承諾,龍椅上的位置本就是靖王的。
只不過是由皇帝暫且先代為坐著。
現(xiàn)在主人要來取回位置了,自然不會放過一切。
君王一怒,流血千里。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大魏并未出現(xiàn)流血千里畫面,天下蒼生被斷了氣運,也并未就此死去。
記憶中種種都將矛頭指向了一人。
儒家翰林,宋廷。
他用儒家氣運加上道行,獨自一人承接下了這份本該降臨到天下蒼生之上的禍。
蒼生活了,而他死了。
大道鋪成,靖王也完成了目的,一時也沒了目標。
只想回到江州城,繼續(xù)做他的靖王。
大魏自然不會答應,靖王是必死的。
在那一刻,他想到了江州城往生堂的那位少年,雖并未結識。
卻打算讓其動手,死在他的手中。
這人就是陳長安,這對于靖王來說算是一種贖罪吧。
在卷軸最后,陳長安看到觸目驚心的一句話。
大魏王朝想過河拆橋,以陳長安的身軀承接下天下蒼生的禍。
兩種災禍相加下,勢必會爆發(fā)天道懲罰。
大魏不想讓此災禍降落到自己身上,便想著讓陳長安去浮生洞天。
如此一來,便能一石二鳥。
“呵呵,還真是有趣,說到底我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
看到其中內(nèi)容,陳長安冷聲狂笑,眼神含著淚。
身為農(nóng)家身,自然想著天下蒼生百姓,往生堂他見識過太過故事,十分能體會百姓的苦。
所以對于天下蒼生的禍,陳長安敢于承接下來。
只是讓他不敢相信,他的好心,被人一腳踩下。
蹂躪踐踏。
宋廷不忍陳長安遭此劫難,便接下了蒼生的禍,殞命黃泉。
“哈哈哈哈...”
“噗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