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4章 波若心經

長安宮城,東宮。

不少僧侶在此聚集,太子李治站在自家大殿門口,一一與來客行合十禮節。

今日,不光是禪宗少林齊聚一堂,就連不少李治親近的家人兒女,也都被悉數召集過來。

人群中,有不太‘適宜’的二人出現。

韓愈與李泌來者是客,雖立場不同,但互相尊重,也與李治做僧人的合十禮節,而后邁入大殿之中。

李治殿內,四周圍著的盡是大大小小佛像香爐,仿佛進的不是太子寢宮,而是某某寺院。

待人都來的七七八八了,李治也將大門關好。

此時此刻,再沒有君臣之別。

踏入這個門中,都是我佛弟子罷了。

“阿彌陀佛。”李治再度合十行禮,道:

“叨擾各位師兄,今日前來聽經念佛。只是今日講經之人,各位或許都不太熟絡。”

一眾僧侶微微頷首,默不作聲。

說著,李治掏出一本鑲著金邊的薄書,與眾人一起,在蒲團上盤坐。

“但這位師兄卻已做出過一本佛經。我讀后,深感受益匪淺,在那位師兄前來講經之前,我想先與各位分享一下這本經典。”

韓愈與李泌相視一眼。

又稍微掃量了一眼四周。

驚訝之中發現,竟然不光向樂游早早前來,就連高僧一行,都如尋常僧人一般在后面落座!

二人沉了沉心。

他們只知道,這本佛經是陸元作的。

那小子陸元,只用一本佛經...就打動了大唐太子!

不僅如此,李治對這本佛經的評價似乎還相當之高。

高到甚至要邀請一眾長安僧侶,甚至要拽上自己的親友一起來聽。

這就讓他們不得不好奇。

這到底是什么樣的一本佛經?

其他人與韓李二人想的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口中的師兄,一眾僧侶甚至都沒聽說過其名號。

不知是哪個寺的和尚,更不知他道行有多高深。

所有人都豎起耳朵。

準備洗耳恭聽。

李治將金邊書頁緩緩翻開。

他開始閱讀起里面的內容: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眾僧侶眉頭微皺,只是這第一句,就感受到了這本佛經的高深之處。

五蘊...皆空?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眾人神色一凜。

就連儒家的韓愈與道家的李泌,都瞪大了雙眼。

他們雖然不是佛教的,但都聽得懂佛教所說的東西。

這里面,色可不是指的女人。

而是指世間一切物質。

也是一切能看見,看不見的事物現象所組成的集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八個字,在眾人腦中不斷盤旋,回蕩!

隱隱約約,他們像是有些參透了世間的本質。

單單就這一句話而已,一絲明悟就在心中產生。

就連并非佛門中人的韓愈與李泌二人,都皺緊了眉頭,若有所思之間,他們甚至對自己所信仰的學派都有了新的認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

一眾僧侶,就連呼吸都開始有些急促起來了。

心中那一絲明悟開始擴大,不僅僅是一個抓不住的線頭,而是一整根線!

腦海中,他們順著這根線拉拽...他們緊隨著這佛經的話語,甚至連此時看世界的眼光都悄悄發生了改變。

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萬事皆空,沒有生滅?

隨著李治話語的漸漸深入,每個人都沉浸在了自己的思想海洋之中!

人體內的能量,不光是肢體運動才會被消耗。

思考,也會消耗體內能量。

只是平時思考所消耗的能量,與運動的消耗對比,頗有些微不足道。

但在此時,所有人腦海中所進行著前所未有的頭腦風暴!

其消耗的能量,已經拉高到了和跑步一樣的等級!

一層層細汗,從額頭上冒出。

身上的脂肪,也在不經意間迅速溶解。

正常來說,緊隨著的應該是大腦放出‘饑餓’的信號,這是人類本能,天生的機制。

可現在。

思考這篇佛經的奧義,竟然壓過了人體的機制本能!

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感到餓。

有的,只有一層層不斷的思考,明悟。

沒有老與死,因為軀殼是假的,那就無所謂老與死。

沒有老與死,那又有什么老與死的盡頭?

也沒有苦集滅道四諦,沒有智慧,也沒有所得...

因為沒有所得,才能成為菩薩!

當李治念完最后一句話時,眾人猛然驚醒!

僧人瞪大雙眼,李泌看向韓愈,驚訝發現,韓愈身上,竟有隱隱約約的白光乍現。

他緊閉雙眼,片刻之后吐出一口濁氣,睜開眼來,雙眸變得更加清明一分!又多了許些看破紅塵般的老練!

李泌心頭一凜。

韓愈這是晉升了!

儒家修的,也是精神方面的東西。

不管是哪家的思想,對于自己只要有所啟發,便可以增進自己。

但韓愈身為當今儒家代表,更是國子監祭酒,想要再有所啟發,談何容易?

卻沒想到,因為一篇佛經,竟然有了跨越門檻的明悟!

而且,要知道,李治在讀這個時,可沒有使用任何文功加持。

他只是一字一句,將佛經上的文字念出來罷了!

只是念出來而已,就足有這般效果。

其中蘊含道理,怎能不高深,不令人振奮?

李泌自己也是心頭顫動不已。

這篇佛經中所蘊含的著的思想...他甚至覺得,能成為新一種佛家門派的核心!

他忽然理解了,為什么李治對這本佛經這么重視。

但是他轉而忽然想起。

這篇佛經的編著者...不是別人...

李治長出了一口氣,抬起頭來,與眾人道:

“這本經書名為《般若波若密心經》”

一眾僧人有些不再淡定。

急忙忙與李治詢問道:

“敢問這心經...到底是哪位師兄編著而成的?”

......

......

陸元將家中一切安排妥當。

根據格金谷所言,為曲洛妃生成軀體的過程將持續幾天左右。

他向著東宮走去。

曲洛妃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但他要處理的后事還有太多太多。

最緊要的,是太子李治那邊兒。

他當時也沒想到,李治竟然會來救自己。

經一行大師后來解釋,原來李治也是信佛的。

歷史上并沒有諸如此類的橋段,這是歷史線的些許改變,陸元也并不覺得奇怪。

歷代太子,小的幾歲就有登基的,大一點的也不過年近半百罷了。

像李治這種當了幾十年太子的,心態自然早已截然不同。

漫漫歲月的侵蝕,總會給人以迷茫的感覺,不知人生來為何,死又去哪里。

再加上大唐的精神層面終究沒有現代那么多元,所以信某個家,便成為常態。

佛家思想,乃人人可成佛,首先就給人以目標,有了目標,就有生活下去的勁頭。

在這個時代,想要有生活下去的勁頭,可謂不易。

再加上其思想符合大唐當代所倡導的價值觀,自然備受無數人追捧。

而且,若是真習進去了,確實能讓人寧靜下來。

李治信佛,也不甚奇怪了。

當日,李治便是在和一行大師一起禪坐。

他那封信,送到了一行的手里,自然也送到了李治的手中。

于是乎,才有了太子光臨的一幕。

尊敬地稱呼他一聲‘師兄’,這是佛門的謙卑禮儀。

佛門不講求輩分,只講求思想上的境界高低。

只要你有更高深的見解,便可以稱呼師兄。

而且對不認識的佛門中人,也可以用師兄代稱,就跟現代的先生小姐一樣,師兄二字,便是佛家子弟互相客套的話語。

知曉了這一切,陸元還算放心了一些。

要不然,太子叫自己一聲師兄,這可真是莫名其妙亂了套,保不齊要引人側目。

但即便如此,對于陸元而言,真正的考驗也才剛剛到來。

他還是有些低估了現代佛經所帶來的沖擊力。

李治所言,什么登門拜訪,甚至以后還要多多交流什么的,他根本就受不起。

他哪里是信佛的?

上P站,吃烤肉,他比誰都積極。

只是依靠著記憶中所翻閱過的那幾本佛經罷了。

他甚至也只是能將其抄寫下來而已,別說參透什么大道理了,他連翻譯都夠嗆!

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一行大師出手了。

他為自己解了圍。

一行大師口中的‘緣分’便是如此。

大師跟李治所說,緣分到了,自然會有交集。

換句話說,就是讓李治別來叨擾自己。

想到這個,陸元還是挺感激一行的。

又為自己省了不知多少麻煩。

大唐圣僧開口,李治也不得不信。

但他的身份終歸是太子,而且思想也沒有完全脫俗。

李治答應,可以不再叨擾他。

但必須今日要讓自己公開論道一番。

公開論道,陸元壓力山大。

可也只能硬頂。

如果不然,他早晚在李治面前露了餡。

陸元帶著重重心事,款款走入了宮城大門。

他微微又放慢了一些腳步,不斷回顧著自己做好的‘準備’,以求萬無一失。

但腳步再慢,也終有到地方的時候。

他抬眼看去。

眼前九十九階青石臺階,直連其上恢弘大殿。

東宮,到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吉首市| 东兰县| 闵行区| 福泉市| 晴隆县| 彭山县| 临洮县| 麦盖提县| 广宗县| 绥阳县| 广饶县| 东港市| 称多县| 咸丰县| 文成县| 大港区| 扶绥县| 清徐县| 汝南县| 鄂托克前旗| 库尔勒市| 宜昌市| 沽源县| 望谟县| 新河县| 高密市| 昆明市| 定州市| 双鸭山市| 石门县| 益阳市| 陇川县| 黄大仙区| 纳雍县| 吉木萨尔县| 祁门县| 东方市| 丹寨县| 榆中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