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項目
- 從釣魚開始走向人生巔峰
- 正在吃餅干
- 3078字
- 2023-05-07 22:55:47
“好,好。”聽完葉青青的匯報,余亮說。
“目前還有幾個項目,我覺得可以投資。”葉青青說。
“你說說。”
“一個是辦學校。”
葉青青把計劃書拿給余亮看,意思讓余亮在這個魔都辦一所學校,肯定是相當賺錢的。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涌入城市,他們的孩子也需要讀書哇,這個肯定賺錢。
“辦學校?”余亮說。
“你覺得不好嗎?”
“不是太好。”
在余亮看來,在家鄉辦學校,是因為那里是縣城,很多農村的小孩子讀書也困難,也享受不到最好的教育,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余亮并不指望這個賺錢,但是他還是辦了。而魔都的情況不一樣,這里不缺學校哇還有很多公立學校的。
“還有一個原因,現在人口越來越少,以后學校恐怕不好招生吧。”余亮說。
“你說的這個情況也是存在的,不過,那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吧。”
“你認為現在還是可以招到學生?”
“是。”
“這個以后再說吧。”
余亮的想法是,自己不是什么教育家,也不想再投資辦教育了,現在余亮越來越認識到,如果一個人花了很多很多的錢,讀了大學出來,最后卻找一個一般的工作,這樣的投資好像是虧本的。
不過因為是教育,大家也不算這個賬,反而覺得是應該的。
”如果暫時沒有好的項目也算了。“余亮說。
”這里還有一個項目,就是造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
一聽這個項目,余亮就來了興趣了。眼下電動汽車也是十分火啊。馬斯客就是玩這個項目的,余亮覺得自己也可以投資這個項目,相信也一定可以做出老馬那樣的成績來的。
”說說。“余亮說。
”看來,余總,對這個項目也是相當有興趣啊。“
”可以說相當有興趣。“
原來,最近有一個團隊,他們是專門研發這個電池的,而且成績是相當不錯的。可是最近卻出現了資金短缺,如果能入駐一批資金,也許這個項目就活了。
”他們需要多少資金?“余亮說。
”大約5個億。“
”好。“
五個億對余亮來說也是小菜一碟,而且余亮也可以進入這個行業,在余亮看來,這也是好事一樁啊。
”好,如果你同意的話,明天我就通知他們過來。“葉青青說。
”不必,上午就可以通知他們過來。“
余亮認為,做事情還是要講究效率,有些事情,想到了當即就要去做。葉青青表示,她會馬上通知這家團隊的人員立刻趕到辦公室去。余亮這會兒也跟葉青青一起去到辦公室去。
現在公司也是越做越大,他也有了正規的辦公室里,公司的事情在辦以室里談,也顯得正式一些。
余亮在辦公室里坐下來,也是跟葉青青邊說話,邊等著創業團隊的人過來。余亮說:
“這年頭能找到一個好的項目并不容易。”
“是。”
“一會兒,你利用你的專業知識,看一下,他們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錢,我們要多占一些股份。”
“我會的。”
二人正在說話,創業團隊的人過來了。來的是三個人,原來他們也是交大的研究生,其中兩個是碩士,一個是博士。
因為找到好的項目,干脆就輟學了,專心來創業。可是創業并不容易,這剛取得一點起色,又遇到資金的壓力,如果融不到錢,他們的項目就黃了。
“希望余總能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的項目。”為首的譚江說。
“小譚,你不錯啊,你們能在電池這一塊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所以,還希望余總能支持一下我們。”
“行,我會考慮的,這樣吧,明天我親自到你們公司去現場考察一下,到時候再決定是否要投資,五個億,這畢竟不是小數目啊。”
“好,好,我們明天準時恭侯余總的到來。”
譚江也十分高興,因為余亮也說了,他會親自去考察,如果匯報的情況屬實,就會馬上投資的。
“余總再見。”
“余總再見。“
”余總再見。“
”好,再見。“
三位創業人員也跟余亮說了再見,他們退了出去。整個見面會談也就四十多分鐘。余亮心里也早就下了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值得投的。
但是在投之前還是去現場看一下比較好一些,有些創業人員只會做PPT,專門來騙錢的,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效果,就難說了。
所以,去親自看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余總,你覺得這個項目怎么樣?“這些人走后,葉青青說。
”你覺得呢?“
”我不太清楚。“葉青青也知道,如果她說出肯定的意見來,到時候項目又虧了,對自己也不利。
再說了,她一個女生對這些電池啊什么也是真不懂呢。余亮也仿佛看穿了葉青青的心思說:
”對了,我們不是還儲備了一些人才嗎?“
關于這一點,余亮在成立公司之初就想好了,招聘了一些優秀的人才,分別是博士碩士之類的,不管專業對不對口,只要是高學歷的人才,先花大價錢把他們簽下來,養起來。
這些人才平時也在實驗室里,做一些他們喜歡的研究,為此,余亮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院,表面上看來,是為了研制那個減肥藥的,還有一些醫學方面的,還有一些也是物理,比如說電池這一塊的。
這些人才平時的用處可能不大,但這個時候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對,是有一個叫李星的,他是電池這方面的博士。“葉青青說。
”馬上通知他過來。“
很快李星就過來了,李星的專業是關于電池這一塊的,在這里工作他的專長并沒有得到發揮,時間長了也有一種郁郁不得志的感覺。余亮也笑了:
“最近怎么樣?”
“還行吧。”
李星實際上對目前的現狀是不滿意的,自己所學沒有發揮的空間。如果叫他放棄這份工作,他又有些不舍得呢。余亮給他的工資還是相當高的,一個月有五萬呢。
這樣的工作上哪兒找去。
“現在有個機會來了。”余亮說。
“什么機會?”
“你看一下這個資料。”
余亮也把資料給他看了,畢竟,電池這一塊也是了李星的專長。余亮作為老板,一向有一個原則,就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果然,李星一看,也是兩眼放光,他說:“余總,你這是在進軍電動汽車這個行業啊?”
“是的,怎么樣?”
“好哇,這是好事吧。”
李星也有自己的考慮,他也深知,余亮現在的公司做的比較大,涉足到很多個行業,而且都是十分賺錢的。
可以說眼前的余亮真的是一個商業奇才,如果投資電動汽車了,肯定會倚重他了,這等于給他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他期待這一刻也是很久了。
“你先看材料吧。”余亮說。
要求他就在這里看這些材料,這時,李星也坐了下來,認真地閱讀了起來,很快,他也讀完了。
看完之后,李星也是兩眼放光。
“看完了?”余亮問。
“這個太厲害了,他們的電池技術居然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哦,跟我詳細說說。”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現在李星就給余亮說了眼前這個團隊的情況,按這個材料介紹的情況,他們目前電池研究這一塊,發展得相當快了。
簡單地說吧,充電半小時,就可以充滿,而且,這半小時就可以跑500公里,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500公里,到底算什么情況?“余亮說。
”這么說吧,如果跑高速,500公里已經算了不起的一段路程了,你也知道,很多電動汽車不敢跑高速的,就是充電麻煩。“
余亮點了點頭,他也看過一些新聞,說是電池不夠用,如果跑得距離太遠了,電也是供不上的。眼下這個團隊技術上已經突破到這個程度了,可以說相當不錯了。
”余總,你還要注意到這一段,他們目前正在研發這個充電十分鐘,跑上1000公里的技術突破。“李星說。
”哦,是嗎?“
”如果這個技術突破了,那就厲害了。“
余亮也點了點頭,也承認是這么回事。這么看來,自己如果投資這個研發團隊也是可以的,目前他們的技術還沒這么厲害,自己剛好可以注入一筆資金,這樣也可以成為大股東。
如果真到人家技術十全十美了,肯定會有其他投資者來投錢的。
”這樣吧,明天跟我一起去現場考察一下。“余亮說。
第二天,余亮也帶著葉青青,李星一起去創業團隊來考察。按他們所給的地址到了指定的地點,余亮也吃了一驚,因為這里也太偏了,幾乎可以算是郊區了。
”小譚,你這條件有些艱苦啊。“余亮說。
”是,我們也缺乏資金,所以,只有在這里來工作。“
”不容易啊。“
余亮也看出來了,他們租的也是附近的農民房。余亮不知道的是,譚江也是讀到博士了,但是為了創業,他也放棄了博士在讀,把自己的全部賭在這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