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到訪高野山
- 安土桃山時代
- 隨之道
- 2052字
- 2023-03-24 21:47:06
和雪子在大阪城度過新年后。天氣稍稍轉暖,信介就啟程準備南下高野山。去尋找信教的安葬之所。
對于信教的死訊,信介只是聽說而已,沒能親眼見證。所以總有一種微妙的僥幸感,似乎信教只是假裝死亡。
所以信介決定親自上高野山走一趟,尋找信教的墳墓。
高野山雖然屬于紀伊,但是離紀之川的河口很遠。所以信介這次出行沒有選擇乘船,而是準備由北向南穿過大和國。
抵達大和郡山城下時,正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信介拜訪了從九州征伐回來便開始養病的羽柴秀長。
“好久不見,秀長大人。你看起來精神不錯啊。”
與常人無異的羽柴秀長招待了信介,完全看不出一絲病容。
“真是將近一年沒見了,信介大人。”
自從天皇巡幸聚樂第,秀吉決定征伐北條以來,信介就沒再見到過羽柴秀長。
“確實很久了。秀長大人修養得不錯的話,不如去京都露露臉?想必主公會很高興的。”
羽柴秀長輕輕搖頭后說道:“兄長征伐朝鮮之事,并非是我出面可以阻止的。信介還是不要費心了。”
“秀長大人多慮了,我已經放棄阻止主公征伐朝鮮了。這次來到大和,是準備借道前往高野山,去尋找我父親的安葬之所。”
“信教大人沒有安葬在游佐家的菩提寺么?”
“并沒有,家父隱居之后,一直在外云游。他的死訊還是應其上人告訴我的。”
“那預祝你得償所愿。”沒等信介道謝,羽柴秀長繼續說道:“給你一個忠告,少與石田三成打交道。”
……
從大和郡山城離開之后,信介繼續南下,抵達了紀之川。然后沿紀之川而下,進入紀伊國不遠就到了九度山町。
然后從九度山町出發進山,沿著空海大師當年開鑿的步道進入了高野山。
尋找信教之墓的途中,信介與意料之外的人物相遇了。北條家的家督北條氏直。
北條家投降之后,北條氏直被秀吉饒過一死,被流放到了高野山。
“大納言大人到此,是來為我送行的么?”
北條家投降后,信介與北條氏直有過數面之緣,所以被認出來毫不意外。
“把刀收起來。”信介轉頭呵斥了侍從們,然后接著說:“北條大人請安心,我此來只為私事。”
“如此便好。你們也把刀劍收起來吧。大納言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看著對方幾人,面有菜色的臉龐。信介點了點頭,低聲向侍從吩咐了幾句后,跟上了先行幾步的北條氏直。
“北條大人,用苗字稱呼我即可。”
“失禮了,游佐大人。就在此處吧。”
面前是一個簡陋的房屋,離安葬死者的參拜道并不遠。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堅固,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拼湊而成。
屋內則是空空如也,唯一的東西就是散落在角落里的武具。
“抱歉,游佐大人,連熱水都沒有。”
“不必客氣。北條大人,來高野山修行,主公沒有撥款么?”
北條氏直自嘲的笑了笑。“我能修行什么,只是流放而已。”
說完指了指面有菜色的侍從們。
“秀吉公只撥給我一人份的糧食。這些從關東追隨我來此的家臣們就只能餓著肚子了。”
“主公,都辦妥了。”剛才接受信介吩咐的侍從,此時拉門走了進來。
信介點了點頭后,對北條氏直說道:“我讓人買了些吃的,一會兒應該能送來。”
北條氏直鄭重的拜叩。
“多謝游佐大人的好意。不過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北條大人盡管說來,我能做之事必定竭盡全力。”
“請游佐大人把我的這些部下收為家臣。”
“主公。”聞聽此言,有幾人明顯表示出抗拒。而大多數的人則只是默默的看著北條氏直。
“不用再跟著我了,北條家已經復興無望,諸位接受現實吧。”
“在下很樂意幫助北條大人,暫時代管家臣。北條大人還不到三十,余生未必會在高野山度過。”
“我已不抱希望了。現在回想起來,秀吉公的出兵恐怕是既定事項。”
北條氏直已經察覺了?羽柴秀吉就是想要滅亡北條家。
“游佐大人認為,秀吉公決定征伐北條的原因是什么?”
“這……名胡桃城事件和天皇巡幸聚樂第吧。”
秀吉在劃分沼田領時,名胡桃城被劃給了真田家,卻在后來被北條家奪取。
羽柴秀吉入住聚樂第的第二年,邀請天皇前來巡幸。并在迎接的儀式上,要求各臣從遞上誓書。
“但事實上,名胡桃城,我們北條家是受邀入駐。希望借助北條家的力量擋住南下的上杉軍。”
“但是真田家的家督真田昌幸,當時正在京都。”
“對,所以我們被認定為擅自攻取名胡桃城。”
“當時還有補救的機會,只要在一個多月后的聚樂第巡幸獻上誓書就好了。”
“當時局勢已經緊張起來了。我與父親因為擔憂被扣押,所以被家臣阻止了前往京都。但是有派出兩位使者去遞上誓書,只是被秀吉公拒絕接見了。”
看來北條氏直在高野山的靜心“修行”也算得上頗有成效。
“北條大人你錯了,真正的原因是,北條家作為兩百五十萬石的大名,既想恭順卻又不夠恭順。”
“感謝游佐大人所教。在下其實還有一事相托。”
與剛才不同,這次的北條氏直顯得有些猶豫。
“我有一子,小田原獻城時,被我交由家臣桑島帶出城去。現在不知所在何方,如果游佐大人有幸遇到,還請代為照顧。”
……
道別了北條氏直之后,信介帶著幾乎翻了一番的侍從,繼續尋找游佐信教的墓地。
幾天后總算是找到了,雖然是由一位自稱信教徒弟的年輕僧侶所告知。
信教并未與武士安葬在一起,而是一座專門的居士墓塔。如果無人告知的話,恐怕再找幾天也找不到。
“有急報?”
跟隨信介的侍從中,負責情報的人,從遠處匆匆的趕來。
“主公,秀吉公已經下令召集軍隊。目標是陸奧的一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