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朝鮮使節的到訪,京都的街頭巷尾都在談論此事。特別是近畿的商人們。
“朝鮮國王要是能臣從就好了,我們就可以多派幾艘船。現在貿易都得經過宗家之手,實在是不便。”
“此等國事,并非區區商人可以討論的,還勿妄言。”
“對對,我們齊聚在此,不就是為了大納言大人送行的么。希望大納言大人到了總州,也會記得我等。”
跟隨秀吉回到京都的信介,第一件事就是受千利休所邀,參加近畿商人們為他舉辦的送別宴會。
席間不可避免的談論起了由宗義智帶來的朝鮮使節。有不少人還對宗家壟斷對朝貿易有所不滿。
此時的宗家已經不是那個因為糧食短缺,而有組織出海劫掠的倭寇老巢。
因為結束了朝鮮官職的宗家,依靠壟斷對朝貿易便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對馬島也成了倭寇劫掠的對象。宗家就開始與朝鮮積極配合打擊倭寇,許多走私商也被波及。
其中定有在坐的近畿商人,所以才有人對宗家頗多怨言。
……
信介回到近畿的第二件事就是為安太郎舉行元服禮。
在茶茶懷孕之后,羽柴秀吉雖然沒再提,讓安太郎成為養子智仁親王近侍之事。但是對于主持元服禮之事興致勃勃。
元服禮在大阪城舉行,剛從奧羽返回的羽柴家眾人再次齊聚一堂。
在等待羽柴秀吉的時間里,信介找上了剛剛送走朝鮮使節的宗義智。
“對馬守大人,朝鮮之事辛苦你了。不知主公與使節溝通的如何?”
想要阻止戰爭,得先了解情況。
“還算順利,主公接受了朝鮮使節對于統一日本的祝賀。”
信介看了看周圍三三兩兩正在閑聊的人群,壓低聲音說道:
“并非如此吧。聽聞主公要求朝鮮國王親自到京都朝貢,要不然就要進攻朝鮮。”
“大納言大人慎言。事情應該還有轉圜的余地。千萬不能被某些人聽到,有些人就是盼著靠此建功立業。”
“某些人是指加藤大人么?據我聽聞,全九州似乎只有加藤清正明確表態要征伐朝鮮。”
“大納言大人就不要為難在下了。”
……
安太郎拜領了秀吉的秀字,得名游佐秀介。同時敘任為從五位上彈正少弼。
信介帶著秀介返回紀伊,開始領地的遷移工作。
得益于信介把大部分家臣都集中到了和歌山城的城下町,遷移準備進行的十分順利。
只是造船工坊和鐵匠工坊的遷移有些不順利。紀伊多山,并不缺造船的良材。雖然沒有成規模的礦場,但是紀伊也不缺煤鐵。
但是上總和下總則是以平原為主,只有上總靠近安房的地方有少許山地。不論是木材還是礦藏都是短缺狀態。
信介思慮再三,最后只得舍棄造船工坊。畢竟不產良材,外運太不劃算。只是遷移走了愿意改行當木匠的造船工匠。
鐵匠工坊倒是整體遷移走了。畢竟鐵炮的價值夠高,材料外運也是劃算的。
……
新的居城,信介選擇了下總國的關宿城,一座位于江戶川與利根川分流之地的城池。
江戶川由此南下注入江戶灣,而利根川自西向東貫穿整個下總國。
信介也曾猶豫,是否要選擇規模更大的古河城,或者在上總的木更津港附近筑城。
古河城位于上野,下野,下總,武藏四國的交匯處。第五代鐮倉公方足利成氏,在被關東管領上杉家與幕府聯合討伐后,遷移到了此地,修筑了古河御所。
雖然城池規模夠大,也能輻射大部分關東之地。但是對于信介來說,位于下總西北角的古河城實在有些偏遠。
木更津港是屬于上總國的一座商業港口,正處于江戶灣內,港口條件不錯。但是缺乏能輻射內陸的河流,影響有限。
最后思慮再三,選擇了關宿城。利根川的水系能輻射整個下總和一部分上總。江戶川還能直通江戶灣。
……
十月,初步完成遷移工作的信介準備離開下總。到大阪與雪子過新年。
“父親,陸奧急報。葛西,大崎舊領爆發一揆。”
信介看著目光炙熱的秀介,問道:“怎么?你想參與平叛?”
看著重重點頭的秀介,信介繼續說:“奧羽之事,我們鞭長莫及。即便支援,也得是明年雪融之后。”
看著變得沮喪的秀介,信介繼續叮囑:“做好檢地,總州的一揆不會少的。你出陣的機會有很多,不必焦急。”
世代擔任下總介的千葉氏,已經在北條征伐時被滅亡。因為北條家努力得把下總領國化,末代家督千葉直重其實是北條氏政之子。所以秀吉沒收了千葉氏的所有領地。
下總的另一大勢力就是結城氏,支撐鐮倉公方的“關東八家”之一。不過在古河公方已經絕嗣的現在,結城家也已沒落。投降秀吉的結城氏受秀吉所命,成為信介的與力。
當然還有上總國曾經臣從于北條家,里見家的國人,豪族們。隨時都有可能因為檢地,而覺得利益受損,掀起一揆。
陸奧的葛西,大崎一揆便是由此而來。
葛西,大崎因為沒有參陣小田原而被沒收領地。接受領地的是秀吉派給蒲生氏鄉的與力,木村吉清。
木村吉清曾是明智光秀的家臣,山崎之戰后投靠羽柴秀吉。因為擔任檢地奉行而立下功勛,到接受葛西,大崎領地之時,已經是三十萬石的大名。
驟然增加領地后,沒有足夠的家臣治理領地。又不登用葛西,大崎的舊臣,而是招募浪人。
木村吉清又嚴格的實施檢地和收取年貢,秀吉剛頒行的刀狩令也執行的十分嚴格。
新家臣既與領民不熟悉,又毫無施政經驗,只會粗暴的完成指示。
于是在葛西,大崎舊臣的帶領下,受夠了暴政的領民掀起一揆。來反抗木村吉清。
木村吉清被趕出了居城寺池館,只能與兒子清久困守在佐沼城中。領內諸城也被一揆軍全部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