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武士屋敷奢侈的點著兩盞油燈。
被叫來議事的信介發現只有游佐信教一人在場。
“足利義昭被趕出京都了。槇島城已落入織田信長之手。”
真的等到這個消息,信介的心情比預想來的平靜。
一把奪過信教的酒盞,一飲而盡。
“父親,你到底在執著些什么?”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感覺很讓人不爽。
織田信長圍攻槇島城的軍隊人數達到七萬,這意味著近畿的豪族都大半選擇了織田信長。
游佐家卻還在和三好家一起,準備著對織田的戰爭。
自斟自飲的游佐信教,表情淡然說出了另一條消息。
“朝倉義景已于昨日舉兵。演員到齊,大戲開場。”
織田信長勇斗群雄,平推畿內的大戲么?
三好,朝倉,本愿寺在足利義昭的號召下與織田信長作戰。
賬面上實力相當,甚至略有勝過,不過只是紙面而已。
在信介的記憶力,除了進攻本愿寺的石山御坊花費了十年,織田信長壓制畿內似乎非常順利。
“父親,織田信長的勢頭已不可阻擋。為了游佐家的存續,當早作打算。”
聽著信介的再一次規勸,信教突然大笑起來。
“時機將至,明日隨我登城議事罷。”
……
轉過天的評定會上,把聚集在高屋城的各方軍隊進行了細致的編組。
總大將由三好康長擔任。
本愿寺派來的攝津眾,三好家的和泉眾,田山的舊臣河內眾各自編組為一只備隊。
游佐信教被委任為河內眾的侍大將,率領田山的舊臣。
田山家的勢力被有前提的納入麾下。
如果這樣的軍役能形成慣例,游佐信教再取得河內守的官位,就能名正言順的執掌河內一國。
如果按信介所想投靠信長的話,即使沒被追究刺殺田山昭高的責任,可能最多只獲得河內半國的安堵。
然而保住這些的前提是能扛住織田信長的進攻。細想下來,還是前途堪憂啊。
評定上,信介獲得了武者奉行的職位,一個呆在總大將三好康長身邊參贊軍事的職位。
說不好是為了拉攏游佐家才給此要職,還是因為信教領兵在外,把信介留下來當人質。
接下來的數日,高屋城開始了熱鬧的整軍。信教忙于整軍,把游佐家的財政及情報交托給了信介。
另一方面,退出京都的足利義昭投奔到若江的三好義繼處,繼續高舉幕府的大旗號召天下討伐信長。
織田信長卻未進行追擊,而是忙于沒收將軍在山城國的御料地,和拔除三好家在山城國的據點。
逐離義昭之后,信長開始以天下人自居。
任命織田家的佑筆村井貞勝擔任京都所司代,管理京都。
與朝廷商議后,改元天正。
這些本都是將軍的權利。
這些跡象表明,朝廷已經視信長為新的將軍。
只是在信介的記憶里,織田信長至死也沒擔任將軍,開設幕府。
……
八月二日,信長在拔除淀城之后,率軍離開了京都。
此戰,三好三人眾之一的巖成友通戰死。豁出性命延阻織田進軍,結果對方并沒把三好放在眼里。
自足利義昭宣布舉兵開始,區區一個月,還沒動員完畢的三好家,在山城的據點就全部丟失。
接著在未來的一個月里,橫渡琵琶湖進軍北近江的信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亡了淺井和朝倉。
淺井家的家督淺井長政是信長的妹夫,迎娶了后世以“戰國第一美女”聞名的阿市。
在信長護送足利義昭上洛時,與信長并肩作戰,合力擊敗南近江的六角家。
不過在后來信長進攻朝倉時,淺井選擇和另一個盟友朝倉家站在一起。
來自妹夫的背叛,逼得織田信長拋棄大軍,只帶領十數人逃回京都。
當時的朝倉握有越前,若狹二國,再加上淺井的北近江。看起來勢力并不弱于信長。
不過隨著姊川合戰的戰敗,淺井家的家臣紛紛背叛,現在只能困守小谷城。
這次又是家臣阿閉貞征的背叛,獻出了小谷城重要的支城,讓小谷城外圍防御盡失。
徹底被圍死的小谷城,落城只能是時間問題。
朝倉義景倒是很盡盟友義務的率軍兩萬前來救援,不過這也拉開了朝倉滅亡的序幕。
朝倉家的援軍先是在暴雨中被信長出乎意料的突襲所擊敗。
接著就是一輪又一輪勢如破竹的追擊戰。
短短一周后,出兵前還握有越前一國的朝倉義景,就在同門朝倉景鏡的逼迫下切腹自盡。
朝倉的居城一乘谷也被柴田勝家燒成白地。名門朝倉家成為了足利義昭舉兵后第一個被信長滅亡的勢力。
朝倉家與織田家曾經同為三管領之一斯波家的家臣。
當時朝倉家的家格就高于織田家,而織田信長出身是家格更低些的織田家分家。
不過在戰國時代,家格更高的朝倉義景因為不承認自己的弱小而家名斷絕了。
后來他的頭骨還會和淺井久政,淺井長政父子一起被信長鑲上金箔,做成酒器。
這個故事流傳到后世,就變成信長殘暴的證據。不過在信介想來,可能是金崎撤退留給信長的陰影太大了,后怕之人的報復。
織田信長對于降伏的朝倉家眾人很是寬容,紛紛給予了本領安堵。
火速處置完朝倉家的織田信長又迅速回軍北近江。
這次沒有朝倉的救援,三天就攻陷了小谷城。淺井家成為了足利義昭舉兵后第二個被信長滅亡的勢力。
時間進入九月份,因為即將開始的收獲季,似乎戰無不勝的織田信長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高屋城為了防備織田而聚集起的大軍也解散返鄉,準備秋收。
除了被信長抓住的杉谷善住坊,畿內恢復了平靜。
杉谷善住坊據說出身于甲賀,是著名的鐵炮高手。
在金崎撤退時使用鐵炮狙擊織田信長,結果很幸運只是打穿了衣袖,信長毫發無傷。
在淺井舊臣磯野元昌降伏后,被抓住獻給了織田信長。
然后就被信長報復似的施以鋸刑。
整個人埋入土中只露出頭部,用竹子制成的鋸片從頭開據,直到死去。
如此殘暴的刑罰,不知是為了報復被狙擊所受的驚嚇,還是為了嚇阻未來想要刺殺信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