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在檢視完首級之后,特別的把雜賀孫市的首級挑選出來,傳首京都。
戰死的原田直政被追究責任,大部分領地被沒收,戰死大量一門的原田家就此沒落。
空出來的山城守護一職,信長沒作新的任命。大和守護,倒是被任命予筒井順慶。
在會議上,聽到結果的松永久秀,憤而離席。
與其長期爭奪大和的筒井順慶,得到了他松永久秀夢寐以求的職位。
在松永久秀受三好長慶之命,侵入大和前。歷代大和國守護,都由興福寺的僧兵統領所擔任。
在鐮倉幕府成立之前的時代,興福寺就已擁有大量的土地與僧兵。然后不知從何時開始,僧兵變成了世襲的職位,和武家別無二致。
筒井順慶在其父親死后繼承家督時,年僅兩歲。
松永久秀修筑信貴山城,并入侵大和時,順慶十歲。
隨著久秀對大和國迅速的完成壓制,順慶一度趕出筒井城。只能躲在山野之間,艱難的與松永軍戰斗。
不過三好長慶病亡之后,久秀的注意力,放在與三好三人眾爭奪近畿之上,順慶得以生存下來。
再后來,因為松永久秀火燒東大寺的惡行。對其早有不滿的大和豪族紛紛背棄,轉而匯聚在筒井順慶的麾下。
就在今年年初,兩家之間還差點兒兵戎相見。
不過,筒井順慶的任命算不得眾望所歸。
此時的織田家中,在大和國最有威望的是明智光秀。大和國的大部分佛門寺院和國人豪族,都是在光秀的引薦下,投靠信長的。甚至包括筒井順慶與松永久秀。
信長選擇了遵從傳統,任命興福寺的僧兵統領來擔任守護。
接著,信長頒發了貿易朱印狀給雜賀三緘眾,以感謝他們的奮戰。
在本愿寺與信長開戰之前,雜賀五鄉其實都在信長的麾下作戰。
雜賀眾是一個雇傭兵性質的國人眾,擅使鐵炮,很早就被信長大量雇傭。
而在本愿寺與信長開戰后,信仰凈土真宗的雜賀莊與十鄉加入了本愿寺軍,選擇為信仰而戰。
其余三鄉的信仰是真言宗,與信長并無沖突。所以繼續接受信長的雇傭,被稱為雜賀三緘眾。
兩者的信仰不同,經濟來源也不同。三緘眾的宮鄉,中鄉與南鄉并不鄰海,以耕種及手工業為主。
而把持著紀之川河口的雜賀莊和十鄉,則以海貿的收入為主。
……
拿下了木津川口砦的織田軍,完全切斷了石山本愿寺的外援。
剩下的就是靜待被斷絕援助的石山城到達極限。信介正巧利用這段時間來養傷。
直到毛利輝元決定與織田信長為敵的消息傳來。
山陽山陰地區的霸主毛利家,在足利義昭的游說之下,開始卷入這場戰爭。
毛利家在先代家督毛利元就繼位之前,只是安藝國的一介小豪族。
后來在毛利元就的謀略之下,向西滅亡了大內家,向東滅亡了尼子家。成為了山陰山陽地區的絕對霸主。
而此時的信長還只有尾張一國。
毛利家其實早就與織田家進行播磨,但馬,備前,備中和美作的爭奪。
不過這些國內的勢力。只是在信長上洛后,名義上投靠了織田家。所以兩家算不上有直接沖突。
不過在毛利輝元明確宣布與信長對立之后,兩家真正的戰爭即將開始。
……
足利義昭外交的另一個成果,就是促成上杉謙信與本愿寺達成和睦。
然而上衫家與本愿寺曾長期處于敵對狀態,在越中,能登與加賀打的不可開交。謙信之父長尾為景就是死于越中的一向一揆之手。
義昭還試圖組建上衫,武田,北條,甲相越三國同盟,目標就是送他重返京都。
越后之龍上杉謙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與武田信玄的川中島爭奪,以及幾乎滅掉北條家的關東出陣。
和武田進行了五次川中島合戰,十四次出陣關東,曾把北條打得只剩下居城小田園城的上杉謙信。
在足利義昭的要求下與殺父之敵和睦,又試圖與畢生宿敵結盟。目標直指信長。
……
得知毛利輝元敵對宣言的信長,立即命令淡路國的安宅信康阻止毛利軍的補給船隊。
淡路島是瀨戶內海的東部要沖,正扼守在大阪灣之外。由淡路水軍所控制
其首領安宅信康,是三好長慶的侄子。不過由于其父安宅冬康被兄長三好長慶所逼殺,在信長上洛后,就投靠了信長。
九鬼嘉隆的志摩水軍也受信長命,前來助陣。
志摩水軍曾從屬于伊勢的北畠家。在信長平定伊勢之后,九鬼嘉隆轉而投效信長。
……
七月十二日,試圖把物資運入石山的毛利軍艦隊。由兒玉就英率領,村上武吉的能島水軍,村上吉繼的來島水軍分列左右兩翼,準備與封鎖著木津川口的織田軍交戰。
織田家以九鬼嘉隆為水軍大將,進行迎擊。
織田軍的船只多為大型的關船與安宅船。而毛利軍則以輕便的小早船為主。
最初,織田軍通過一系列的誘敵與分兵,拿到了戰術優勢。成功將毛利軍引入大阪灣內,海上由九鬼嘉隆與真鍋主馬兵衛進行夾擊,路上則有事前布置在木津川口南面的島嶼上的射擊部隊。
陷入海陸包夾的毛利水軍卻并未驚慌,在兒玉就英的指揮下,化整為零,用穿插戰術來擾亂織田軍的陣勢,并用焙烙火矢進行襲擾。
由于毛利軍的小早船靈活迅速,織田軍堅固但稍顯笨重的關船與安宅船成為了靶子。
不斷有船只被點燃,陣勢隨之陷入崩潰。沼野伊賀守部率先崩潰,九鬼嘉隆曾試圖收攏敗軍組織反擊,但又因焙烙火矢擊所引起的火陷而陷入混亂。
毛利軍在勝局已定之后,發動了接舷跳幫戰。討取了真鍋七五三兵衛、沼野伊賀、沼野傅內、野口、小畑、宮崎鎌大夫、宮崎鹿目介等織田水軍將領的首級。
可以說,除了九鬼嘉隆逃出生天之外,織田水軍全軍覆滅。
隨后毛利軍溯木津川而上,把補給送入了石山本愿寺。
這也宣告了織田家斷糧行動的失敗。信長隨即改變策略,轉而在石山周圍修筑了十幾個城砦,分兵駐守后,宣布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