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蘇醒
- 三體:面壁持劍
- 未練
- 2098字
- 2023-04-10 17:34:07
危機紀元第205年
三體艦隊距離太陽系2.10光年
——
當羅輯博士感受到身體再次被自己支配,光線穿越虛無的寂靜黑洞照耀進空洞的思想,如同光電效應般,讓自己的大腦產生電流。
他看見了管道后面的一張人臉。
他,正在從冬眠中醒來。
那張臉再次出現,并且對著自己柔和的說:“羅輯博士,歡迎您來到這個時代。”
在了解中,羅輯還并不能完全恢復知覺,穿著白大褂的那張“人臉”只能自己外界的給他說:已經治好了他的病,只是還要經過三天的恢復期才能讓他完全恢復身體而已,不用太多擔心。
在最后,那張人臉說:“謝銀星先生希望能見你,之后會有人帶您去見他的。”
思緒還沒有整理好,羅輯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謝銀星到底是誰,他只是記住了一個信息:
現在是危機紀元205年,自己已經冬眠了一百八十五年。
過了兩天,他從蘇醒室轉到普通監護室,那位喜歡白大褂轉變顏色和畫面的醫生或者護士也和他告別了。
沒有什么其他事的話,那是最后一面。
羅輯也在這些時間里明白,自己的蘇醒不是一件重大的事,他們甚至不記得自己,只是這里的醫生非常友善。
比所有面壁者還要年輕的面容松了一口氣。
這就意味著自己可能也沒有那么影響力,換句話說,自己將不再承擔面壁者的責任。
而這正是他所希望的!
去監護室的走廊上沒有燈,但墻壁會發光,羅輯發現自己瞇眼的時候會暗下來,能適應環境的時候張大眼睛會更亮。
這讓他大為震驚。
而在之后的接待室里,他和一位叫熊文很和善的冬眠者對話。
“我們醒的太早了,運氣有點差,如果再過幾年和談就好了。”
“過幾年?和談?”
“啊,當然是和三體世界。”
羅輯努力要坐起來,護士趕緊過來扶著他。
“它們要和談了嗎?!”羅輯非常急切的問,三體問題,在他的想法中是無解的!根據黑暗森林法則,人類世界和三體世界有著極大的隔閡,絕對不能共存。
這是否代表自己錯了呢?
“還沒有,但它們肯定沒有其他選擇了。”熊文說,很敏捷的翻下來坐到羅輯床上。
“你不知道,現在的人類啊,那可了不得了,在謝銀星的領導下,整個人類艦隊的數量達到了三千多艘,激光武器、軌道武器、基礎暗物質都會用!”
“這可比那三體人艦隊厲害多了,我們甚至還有從火星到地球整個軌道的防御體系,之后還會發展到木星,最后覆蓋整個太陽系!”
“那怎么可能呢?”羅輯根本無法想象這些年人類居然會發展到這里。
技術爆炸,對,技術爆炸。
“你可別不信!”熊文來勁了,在當年他也是經歷三體人正式出現,全球人類開始建立PLA的人,當時他也是個失敗主義者,可看到現在人類的發展。
來自整個人類文明的種族自豪感沸騰了他的血液,就像當年國家里民族自豪感能感染他的心一樣。
“艦隊的速度能達到光速的百分之十八!你信不信?!”
旁邊的護士微笑著點頭:“是這樣的。”
熊文繼續說:“三體人才一千多艘了,我們能比它們多兩倍!遵循進攻方要付出防守方三倍兵力的道理,我們都能打回去了好吧!”
羅輯不敢置信的目光轉向護士,但護士又點點頭。
天啊,人類居然已經這么厲害了。羅輯想。
“這還得多虧了謝銀星啊。”
“是啊,那可是這幾百年來最偉大的人——哦,現在還活著呢。”
“謝銀星,他是誰?”羅輯已經在這些天多次聽到這個詞語,最先見到的那個醫生也說他要來找自己。
可他到底是誰呢?
如果他真這么厲害,又為什么要找自己?
羅輯百思不得其解。
事實上,謝銀星在當時還并沒有做出什么成績,羅輯本身也是一個在當時偏向于花花公子、不管世事的人,自然沒有記下和自己僅有一面之緣的他。
護士和熊文同時都用鄙夷的目光看向羅輯,不過兩人很快發現自己好像有點失態,對比護士只是低頭不語,熊文只是尷尬的大笑:
“兄弟你比我少起來幾天,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整個人類世界,有誰不知道謝銀星?!”
“我告訴你,他也是一個公元人,埋伏進了ETO里面,甚至還混成了最高層!”
熊文繼續說謝銀星的事跡,說的越多,羅輯便越驚訝,自己冬眠的這段時間,世界居然出了位這么厲害的人。
在之后,羅輯在監控室里待著的時候,護士送來了他的第一餐。
是些果醬面包和牛奶的,這他倒是很熟悉。
但其實現代人已經不會吃這個了,只有在某些體驗的節目中和懷戀過去的人會食用,而后類人在現代還會被稱為一個過去古老的詞語:“苦行僧”。
“你的味覺也在恢復中。”護士說。
“恢復了就會覺得更難吃。”熊文很沒禮貌的說,然后像小孩子撒氣一般道,“我要吃土里長的!”
護士并沒有回應熊文,只是笑笑對羅輯說:“當然不像你們那時地里長出來的那么好吃。”
“那這是哪來的?”羅輯感到很餓,迫不及待的嚼了起來(哈哈哈哈,我寫到這的時候瞬間餓了起來還肚子響了)。
“工廠里生產出來的唄。”
羅輯想起來當時大低谷謝銀星救了十幾億人的故事,當然他知道這是間接救的,歷史書喜歡夸張一些很正常,古代打仗都喜歡把十幾萬大軍說成百萬大軍。
“所以我要吃謝銀星搞的‘土式味道’!”
護士實在是呦不過他:“暫時對你們來說,吃那些工廠長的食物營養均衡,而且安全。”但還是請示后端了一小盤過來給熊文。
熊文悄悄給了羅輯一塊。
味道還不錯,是以前的味道,熊文說又是以前謝銀星整的各學科綜合科學研究所,后面改名不知道什么了的,但保存了很多菜譜和一些東西,還有研究如何長期保存事物,最后得出結論:“把字刻在石頭上。”
而再過了幾天,羅輯終于有了信心問起了面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