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禮的奏疏還是不可避免地被送到了乾清宮,剛睡醒的朱厚熜立馬召集能認字的太監(jiān)挨個查看,看有哪些大臣支持自己。
乾清宮里一陣手忙腳亂,到處是走來走去和翻看奏疏的小太監(jiān)。
“禮部觀政進士張璁進言支持陛下!”一名小太監(jiān)興奮地舉起手中的奏本。
“快拿來朕看!”朱厚熜心中一動,急忙將奏本拿過來翻開。
“果然如此!”朱厚熜看后神情為之一振,有這份奏疏在手,他便能與楊廷和等人好好斗上一斗了。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太監(jiān)高聲道,“兵科給事中夏言進言支持陛下!”
夏言?朱厚熜樂了,好事成雙啊,怎么把他給忘了,歷史上夏言可是朱厚熜議禮成功的一大功臣!
不同于張璁還是一個觀政進士,夏言好歹還是兵科給事中,雖然這只是一個從七品的小官,但權力很大,可以說是皇帝派在兵部衙門的眼線,負責督促兵部完成皇帝交辦的任務,有越權上奏的特許。
夏言表態(tài)支持朱厚熜,就等于朱厚熜一只手伸進了兵部。
然而,事還沒完,又有太監(jiān)高聲道,“南京刑部主事桂萼(e)進言支持陛下!”
桂萼?朱厚熜大喜,這可是歷史上嘉靖朝的牛人啊!
一條鞭法聽說過沒?就是這位首先提出來的,后面張居正只是推廣了這一做法!
就在朱厚熜喜不自禁的時候,一個名字閃電般地蹦了出來,“國子監(jiān)祭酒嚴嵩進言支持陛下!”
……
此時的嚴府里,嚴嵩正背著手在屋子里轉來轉去,一副心神不定的模樣,此時的他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子監(jiān)祭酒,相當于后世的教育部部長,在那幫內閣大佬面前他連個坐的位置都沒有。
嚴嵩今年四十多歲,相貌清瘦,神情溫和,任誰看了都覺得他是一名兩袖清風的好官。
昨天晚上他擬奏疏時,本想附和首輔楊廷和的意思,哪知兒子嚴世藩看見后,笑言他與其附和楊廷和,還不如賭一把,支持朱厚熜。
道理很簡單,附和楊廷和的大臣太多了,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沒有半點好處,既然如此,還不如大張旗鼓地支持朱厚熜,一旦朱厚熜掌握朝政,必然會對他們這些人投桃報李。
可問題如此一來,就得罪了楊廷和這幫人啊!
嚴嵩下巴上的胡子微微抖動,也許就不該信嚴世藩這小子的話,一個二十歲不到的毛頭小子知道什么!
一陣長吁短嘆,嚴嵩他爹考了一輩子科舉,連個舉人都沒中,最后把自己當官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嚴嵩身上,嚴嵩也是不負眾望,二十五歲就考中了進士,但奈何無人提攜,都四十多歲了還只是一個國子監(jiān)祭酒。
由于受到父親的影響,嚴嵩也是一個官迷,歷史上他先是依附受寵的夏言,受到嘉靖帝的重用后,乘機栽贓陷害夏言,導致夏言被殺,嚴嵩自此占據(jù)首輔之位達十五年之久!
就在嚴嵩心生懊悔時,旁門走進來一名少女,身著粉裙,貌若秋蘭,寧靜可人。
“父親,先喝一杯茶吧!”少女遞上茶水寬慰道。
“是貞兒啊!”見女兒如此心疼老父,嚴嵩的煩緒頓時一掃而空,他接過茶水,抿了一口,不燙不冷,正好合適。
“你哥呢?”嚴嵩隨口問道。
“方才他的好友上門把他叫出去了!”嚴貞回道。
這個逆子!嚴嵩勃然大怒,昨晚他就是聽了兒子的建議,搞得現(xiàn)在坐立難安,這小子可倒好,跟沒事人一樣!
我老嚴家遲早要敗在這個逆子手里!
此時,正在大街和狐朋狗友閑逛,長得跟斗牛犬似的的嚴世藩猛然打了一個噴嚏,“是哪個烏龜王八蛋敢在背后罵小爺我!”他憤而罵道。
半個月很快過去。
朱厚熜將儀禮中支持自己的奏疏都挑了出來,拿給滿朝大臣們看,請他們針對這幾封奏疏提出反對意見。
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眾說紛紜。
首輔楊廷和的舊黨難得地安靜下來,沒有采取任何小動作,只是不斷地派人上奏疏,援引前朝舊事,講述父死子繼的道理。
雙方一下子陷入了雞同鴨講的局面。
但朱厚熜并沒有放松下來,因為他還在防范著楊廷和等人,免得他們給他憋出一個大招!
這幫文人都陰著呢!
另一邊,楊廷和等人也倍感憋屈,歷來同皇帝斗法,都講究斗而不破,只能私下里斗,不能直接擺到臺面上來。
敢直接擺到臺面上來的,都是想謀朝篡位的野心家,他們還沒那個膽子。
可問題是,他們私底下的招數(shù)不知為何,總是被朱厚熜提前一步化解,搞得楊廷和都懷疑己方中出了叛徒!
現(xiàn)在每當他們要唱高音的時候,朱厚熜一只手就抓了過來,硬生生扼住他們的喉嚨,讓他們嘔啞嘲哳難為聲。
楊廷和的書房里,眾人一陣沉默,吏部尚書喬宇坐在書房一角,正在努力蜷縮著身體,讓眾人注意不到自己。
他在宮里整整呆了半個月之久,直到昨天才被放了出來。
與眾人最近漸漸消瘦不同,喬宇還長胖了一圈,沒辦法,宮里的伙食不錯,再加上喬宇整日蹲在宮殿里,能不胖嗎?
畢竟是打著求師問道的理由把喬宇哄進宮里,朱厚熜也不好冷落他,每天都去看他一眼,隨口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堵住喬宇的嘴。
像什么,為何我朝官制會大異于前朝,丞相之職設立的必要性等等。
總之很簡單,但回答起來很不容易,喬宇每次回答,都得從頭講起,如果碰上朱厚熜提出其它的問題,那就更難以回答了。
禮部尚書毛澄見眾人沉默不語,發(fā)聲道,“各位,不要不說話啊,總得拿出一個辦法來啊!”
眾人還是沉默不語,許久之后,楊廷和緩緩言道,“明天我親上奏疏,請陛下罷議禮之事,如若陛下不肯,我便辭官回鄉(xiāng),永不問政事!”
六部大臣聞言,俱是一驚,“楊閣老,不可啊!”眾人紛紛勸道。
“閣老如若辭官回鄉(xiāng),豈不是將朝堂拱手讓給那些跳梁小丑!”有大臣苦苦勸道。
“若不如此,怎能讓陛下回心轉意?”楊廷和慷慨激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