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首詩?
鵝鵝鵝,曲項用刀割,拔毛加瓢水,點火蓋上鍋。
這部張嘴就來么?
王川心里這個急啊,眼看考試時間就要到了,大家都答完了,李修遠依舊在冥思苦想。
“快寫啊!”
他真想把手伸進去,將李修遠手中的毛筆搶過來,親自甩上幾筆。
“對,實在不行,我可以強行降臨!”
雖然沒有出現【自主干涉】的選項,但是王川依舊可以強行降臨太玄世界。
他之前在【斬妖】的二周目中嘗試過,倒沒有什么副作用,只是靈魂力量會加劇消耗罷了。
又過了十分鐘,李修遠依舊沒有動筆,王川自知不能再等了。
“寫完立刻回來,時間來得及。”
決定之后,他通過古書,強行降臨太玄世界。
眼前是潔白的試卷,手中的毛筆已經干了,王川坐直身子,沾了一筆墨。
在紙卷上寫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最后一筆落下,王川回到御靈世界。
呼!一首《黃鶴樓》還怕征服不了你們?
王川心里有這底氣,雖然詩是偷的,不,讀書人怎么能叫偷呢,應該叫竊,竊詩不能算偷。
總歸,考進國子監不成問題,他不相信有人能寫出比這更好的。
【國子監入圍考試結束,榜單會在三日后發放,離開國子監,你在帝都客棧住下,等待消息。】
【可,三日未到便有國子監學生尋到你,說大儒想見你。】
【你知特殊待遇,不可錯過,便隨其拜訪大儒。】
【可進入國子監后,你卻脊背發涼。】
“嗯?難道國子監中有人對我圖謀不軌?”
王川看到此處,微微皺眉,明明是求賢若渴,憐惜才華的劇情,怎么會脊背發涼?
在他疑惑之際,繪卷上浮現畫面。
在國子監書閣前面的桃林中,三位中年人口若懸河,噴著吐沫星子,罵得不可開交。
功夫之深,連周邊的桃花都濕潤了。
看到這幅畫面,王川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一臉不可置信。
“國子監中不應該都是讀書人嗎?這三人怎么回事?在桃林不吟詩作對,反而在罵街?”
“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文字繼續跳動,王川瞇著眼看去,配合著文字,他終于知道眼前這三人是誰了。
國子監,儒家四位大儒其中之三。
【羽扇綸巾孟子黎,風神俊彥趙星瀚,溫文爾雅何守義。】
“這書寫錯了吧,這三個人完全與各自的詞條搭不上啊。”
“羽扇綸巾?那孟子黎剛才抽打趙星瀚時,扇子上的羽毛都抽飛了。”
“還有那個何守義,溫文爾雅?我在瀘州老家時,街頭的孫二嫂罵街都比他含蓄。”
雖然王川不知道三位大儒因為什么在這里罵街,但始終是有辱斯文,令他心生鄙夷。
可,當見到他們對罵的內容時,王川卻立馬改變了態度。
“三位大儒很有眼光嘛!”
【趙星瀚:此詩與我有緣,當年我游歷瀘州曾親自登上過岳陽樓,所以此詩歸我,這首詩必須叫《黃鶴樓送趙師》。】
【孟子黎:你放屁,滿嘴胡言亂語,我剛才還是抽你輕了,要不是羽毛都沒了,哪有你說話的機會。】
【何守義:就是,你長這么大連帝都都沒出過,你跟我說你去過瀘州,簡直是胡說八道,為了一首詩,你連臉都不要了趙星瀚。】
【趙星瀚:這是什么話,那日我于夢中神游,的確登過岳陽樓,唔~呸!就算你把扇子塞我嘴里,我也是去過。】
【何守義:好了好了,真是有辱斯文,要我說,大家誰都不會退步,也爭不出個所以然,要不然我們把詩平分了吧。】
【孟子黎:三個人四句詩,怎么分。】
【何守義:第一句歸我,第二句歸你,第三句歸他,第四局歸我。】
【趙星瀚/孟子黎:無恥!】
【何守義:不可?那就一二句歸你,三四句歸他,王川歸我。】
【趙星瀚/孟子黎:滾!】
幾人爭論不休,不惜上演罵街的戲碼,就是為了爭搶王川的那首詩。
作為當事人,王川抿了抿嘴,眼神無邪嘆道:“今天算是長見識了,原來儒道大家是這樣打架的,純純靠嘴炮啊!”
太玄世界的修煉體系中,儒家與道門并不相同。
道門修煉到最后,不過是順應規則,儒家則不然,他們是操縱規則。
操縱自然要比遵守強上百倍,但同時,難度也要高出很多。
所以,儒家講究半世浮生夢,一朝頓悟明。
明悟之前,手無縛雞之力,明悟之后,便是圣人,翻云覆雨,言出法隨。
這就是儒道,明悟之前只能嘴炮,就像眼前三位大儒一般。
而當今,整個天下只有國子監祭酒一位明悟圣人,復圣顏淵。
……
這些信息全部來自李修遠的記憶,而林星宇的記憶中,王川從未發現關于儒家的信息。
而且,當初王川闖皇宮時,也沒發現儒道圣人的蹤跡。
似是在幾百年后,儒家憑空從這個世界消失一般。
這期間發生了什么,王川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當今天下以儒家思想為主。
自始皇帝統一諸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便被君王視為穩固階級最佳的思想。
圣賢書也就成了困住讀書人的樊籠。
讀書人安定了,天下即使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草寇之流。
這便是當下,儒家的地位。
本來王川對國子監中幾位大儒很是期待,不過現在看來他更期待了。
這三位是真不裝啊,有臟話是真罵啊,有扇子是真扇啊,完全不像其他讀書人,又當又立十分做做。
【三位大儒見你到來,擦凈嘴邊吐沫,立刻迎了上去,言語間對你,毫不吝嗇夸贊之詞。】
【最終,問你此詩可否送與他們。】
【三位大儒希望你贈詩,你選擇……】
【A:慷慨相贈,B:果斷拒絕,C:自主干涉。】
【A:慷慨相贈。】
王川沒有絲毫猶豫便做出選擇,開玩笑,他怎么敢拒絕。
就剛才三位大儒的樣子,他不敢想象當他開口拒絕,迎接自己的將會是什么。
至于自主干涉,他才不肯,現在桃林一定滿是口水味。
【得你首肯,三人大喜,又問你,名字何意?】
【你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大儒震驚:這句詞可以一起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