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條大河波浪寬
- 重生諸天從光字片開始
- 閑不住的老魚
- 3244字
- 2022-12-09 08:00:00
“光明,你長大以后想要做什么?”
周秉昆剔著牙,看著正津津有味的吃著烤魚的光明。
“長大以后?”
光明頓了下,想想說道:“我想當一個廚師。”
“為啥?”
“當廚師,肯定要給人做飯,那我以后肯定就餓不著了。”光明理所當然的說道。
周秉昆笑笑,“有道理!”
這是一個簡單而又務實的夢想,周秉昆給光明比了一個大拇指。
“秉昆哥,你長大后想做什么?”
“我啊?”周秉昆抬頭看天,不知想到了什么,好一會才慢悠悠的說道。
“我要蓋一所漂亮的大房子,里面有很多的房間,家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大大的落地窗,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陽光能鋪滿整個房間。有大大的廚房和餐廳,一家人能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還要有一個種滿綠植的休閑室,可以在里面喝茶、打牌、玩游戲。讓我能陪著家人,一起看著孩子們長大。”
光明皺著小眉毛想著,那樣的房子一定很漂亮吧。
生長在陰暗巷子深處的土坯房里,光明對在吉春市大街上看到的那些整齊高大的建筑,心中有著無限向往。
但貧窮的家庭環境,藏在骨子里的自卑,讓他不敢有那種奢望。
周秉昆看出了光明眼底深處的渴望,他笑著摸摸光明的腦袋,說道:“放心吧,會有那一天的,相信我!”
平靜的語氣中,充滿了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嗯!”
光明點點頭,他相信秉昆哥。
周秉昆站起身,站在大壩上,極目遠眺,藍天白云,寬闊平靜的河面上,偶有水鳥飛過,微風吹過,河岸上茂密的蘆葦和水蔥隨風搖擺。
這是一個正在從農業化向工業化轉變的時代,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一個強大的國家正在慢慢崛起。
雖然現在的生活依然艱辛,但有過上一世人生的他知道,那美好的生活,或早或晚,一定會到來。
想到即將親眼見證這一偉大的過程,不禁心生激動,忍不住唱了起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啪啪啪!
光明用力的鼓掌,大喊道:“秉昆哥,你唱的真好聽!”
“哈哈,是么?”周秉昆得意的笑笑。
這時,一道清脆的女聲突然說道:“看你倆玩的這么開心,連飯都不吃了。”
“咦?姐,你咋來了?”
鄭娟拎著一個小包袱,出現在了大壩上。
灰白色的短衫,青布長褲,樸素的裝扮依然掩蓋不住少女苗條的體態和婀娜的身姿。
“還不是怕你倆餓著,媽讓我給你們送點吃的嘛!”鄭娟寵溺的說道。
周秉昆呵呵笑道:“娟姐,有我在還能餓的著光明?我倆剛才烤了幾條魚吃,你要不要也來一條?我現在給你烤。”
“就是,姐,秉昆哥烤的魚,可好吃了。”光明立馬捧哏。
“不用啦,我在家里已經吃過了。”鄭娟笑笑,又問道:“秉昆,剛才我聽到你在唱歌,那首歌叫啥,真好聽!”
周秉昆有點羞赧的撓撓頭,“你聽到啦?我這嗓子五音不全,剛才也是一時興趣,才唱了兩句玩玩。這首歌叫我的祖國,娟姐你沒聽過?”
鄭娟搖搖頭,“沒有,我就看過兩次宣傳隊的文藝表演,不過沒有聽到過這首歌!”
“是么?你喜歡這首歌么?喜歡的話,我教你。”
“好啊!”鄭娟抿嘴微笑。
她站在那里,如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淺淺微笑時,眉眼彎彎,再加上明亮深邃的眼神,一副楚楚可人的樣子。
令周秉昆怦然心動。
鄰家有女,如今已初長成矣。
周秉昆瞬間化身周老濕,開始耐心仔細的上課。
“娟姐,我跟你講,其實這首歌分兩個部分,前一部分需要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來唱,正好適合你這種甜美而又委婉動聽的嗓音。你要唱出一種洶涌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國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飄香的美麗景色。”
“后半部分最好用混聲合唱形式,我和光明給你伴唱,這部分要與前段形成鮮明的對比,要唱出了‘這是美麗的祖國’的主題,要激情澎湃,氣勢磅礴。”
“這首歌有三段歌詞,分別描述三種不同的場景。歌詞不多,就三四句話,我先把第一段的歌詞給你說一下,你先記上一段,咱們練練。”
“一條大河波浪寬……”
鄭娟記住了第一段詞后,又把第一段副歌的四句話教會光明。
周秉昆這個半吊子音樂老師,憑著記憶,一句句的教著鄭娟姐弟。
歌詞其實并不復雜,關鍵是唱出來的那種感覺,總會讓人情不自禁的代入,引發共鳴。
在周秉昆前世里,這是一首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神曲。
幾番試唱后,
周秉昆發現,鄭娟在音樂上格外有靈性。
他不專業的指導下,鄭娟竟然很快領悟了他說的那種感覺,唱的越來越有郭老師的味道了。
“娟姐,你太厲害了!你唱出了這首歌真正的韻味!”周秉昆贊道。
鄭娟聽周秉昆表揚非常高興,說道:“光明,姐和你秉昆哥誰唱的好聽?”
“姐,你唱的比我秉昆哥好聽多了!”
在姐姐和哥之間,光明果斷從心的選擇了自己大姐。
周秉昆暗暗給了光明一個眼神:哥真是白疼你了,小兄弟,友盡了。
鄭娟和光明走在前面,周秉昆提著桶跟在后面,三人往回走。
一路上邊走邊唱。
委婉動聽的旋律,洋溢著少男少女的青春與活力。
雖然沒有手機和網絡,只是學會一首好聽的歌,都能讓他們快樂很久。
歌聲回蕩在大地上,有路過的人聽到了,紛紛贊賞唱的真好。
正玩的開心的幾人,不知不覺間,已經快走到光字片了。
一個拎著黑色公文包的老太太,把還在奔奔跳跳的唱著歌的鄭娟給攔了下來。
老太太穿著藏青色工作服,梳著整齊的短發,微笑著問道:“姑娘你好,你唱的歌叫什么名字?你是哪個歌舞團的啊?”
鄭娟見老太太的裝扮,明顯身份不普通,像是一名街道干部,她有點拘謹的說道:“哦,您好,我唱的歌叫我的祖國,我不是歌舞團的,我沒有工作。”
“哦?我的祖國?”老太太有點疑惑,這首歌的旋律非常不錯,應該是比較有名才對。
省里和市里的文藝活動表演,她經常參加,這么一首好聽的歌曲,她竟然沒有聽到過,于是便好奇的問道:“姑娘,能請問一下你是從哪學到的這首歌啊?”
雖然老太太語氣和藹,但掩蓋不住那股強大的領導氣場。
鄭娟老實的回答道:“大娘,是秉昆今天才教會我的。”
在她們倆對話的時候,周秉昆在心底就已經犯嘀咕了。
這首歌在前世,一經出世就火遍了大江南北,幾乎是家喻戶曉。照時間推算,現在都建國十六年了,按理這首歌早該問世了。
聽這位老太太的語氣,應該是沒聽過這首歌。
這不應該啊。
周秉昆心里充滿疑惑。
老太太叫曲秀貞,是從省里調到松花江醬油廠,擔任書記掛職鍛煉。
曲秀貞今天是去光字片,一位醬油廠工人的家里調研慰問,沒想到在半路上碰到了,剛從河邊玩耍回來的周秉昆幾人。
當她聽到鄭娟舒緩優美的女聲獨唱,清麗天成的嗓音,淳樸自然的民歌演唱風格,句句動聽,字字入耳,聲情并茂,沁人心脾。周秉昆伴唱時,聲音雄渾,鏗鏘有力,有種氣勢磅礴,令人振奮的感覺。
這首歌一下子便打動了她。
從歌聲中,她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難忘的歲月,沒想到一首歌曲竟然能帶給她如此的震撼。
曲秀貞很快恢復冷靜。
這首歌她沒有聽過,她肯定她的那位老朋友也沒有聽過,要不然她不會不知道。
作為一名書記,她首先想到,這首優秀的抒情歌曲,歌聲中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在廣大的勞動人民中推廣,歌中有一種能夠鼓舞和振奮人心的力量。
這樣一首好歌,在北省,在吉春市竟然沒有出現過。
真的是太遺憾了。
“你好,這位小同志,我是松花江醬油廠的書記曲秀貞,請問這首歌是你創作的嗎?”
原來是曲老太太啊!周秉昆恍然大悟。
原本就是命運中的一位貴人,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里提前相逢。
“您好,曲書記,我叫周秉昆,這首歌是我聽一個路過的人唱的。當時覺得好聽,于是便學了下來。”
曲秀貞點點頭,這首歌所蘊含的感情,確實不像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能寫的出來的。
不管怎么說,既然今天遇到了,曲秀貞決定把這首歌推薦給自己的那位歌舞團的好友。
她覺得,這樣的一首好歌,應該在北省推廣,應該讓北省的人民都聽一聽。既能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能提升愛國熱情,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想到這里,曲秀貞從公文包里取出本子,打開寫下了一行文字。寫完她把紙撕下來,遞給了周秉昆說道:“這是我家里的地址,后天晚上我邀請你們去我家中做客,我想把你的這首歌介紹給我的一位朋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您太客氣了,曲書記,沒問題,后天晚上我一定準時到。”
這是一個值得被人尊敬的老太太,即使這是周秉昆第一個和她見面,他仍然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