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分豬肉和大鍋飯
- 重生過去從落榜知青開始
- 無敵泰斗
- 2648字
- 2023-01-18 19:30:00
“軍哥,軍哥,去看殺豬啊。”
大早上趙擁民就在李軍院門口扯著嗓子喊,這可倒好,廠房那幫婦女比李軍都積極。
等李軍出來,趙擁民已經(jīng)被團團圍住,七嘴八舌開始問。
“老三,是不是要分豬肉啊?”王燕滿臉興奮的說道。
“哎呀,咱們是不是得去隊部啊,我手頭的錢包剛開始做。”胡桂花著急的直搓手。
在旁邊的黃春花先嗔怪的瞪眼自己兒子,然后淡定的對著眾人道。
“你們別聽風(fēng)就是雨的,隊上昨天就做好方案了。我就是怕這樣,早上才沒說,不信你們問李軍。”
幾女齊齊看向身后的李軍,李軍著沒想到春花嬸把火力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
“對對,大伙都不用急,殺完豬各隊長會給你們把肉送家去。
而且晚上還有頓殺豬菜,估計領(lǐng)肉的時候就會通知。”
眾女聽完還是興奮不減,不過還是齊齊散去,小玉當然是交給春花嬸帶著。
李軍可不敢讓小玉跟著自己去看殺豬,血淋淋的容易晚上做噩夢。
兩人來到隊部,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人不多,李軍還以為會很多人呢。
他好奇的問了聲劉大民,原來各隊隊長早上已經(jīng)通知完分配方案。
至于剛才幾女的反應(yīng),李軍估計可能是幾女上工太早,加上他家位置太偏所以還不知道信。
其實這樣也挺好,要是整隊人全來,隊部大院也放不下啊。
李軍踱步走到殺豬匠劉三跟前,見他正在磨刀,還時不時用大拇指試試刀鋒。
劉三這人光看外表,你是根本沒法將他跟殺豬匠聯(lián)系在一起。
模樣俊朗,30多歲,典型的國字臉,穿著也整潔,身材中等,不過據(jù)說每年隊上殺豬都是他來操刀。
李軍等劉三磨完刀,上前給他遞顆煙。
“三哥,看你形象也不像能干殺豬這活,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劉三放下手中殺豬刀,苦笑著說道:“嗨,我這也是趕鴨子上架。”
原來劉三以前當過幾年兵,隊里人人迷信,說他身上有殺氣,不怕冤魂,于是安排他殺豬。
經(jīng)年累月,熟能生巧,他這殺豬匠的名聲就坐實了,附近幾個大隊殺豬都找他。
李軍和劉三聊著天,旁邊劉大明他們已經(jīng)將案板擺好,鍋碗瓢盆擺開,熱水也已經(jīng)燒開。
趙擁民和隊里的小年輕把野豬抬上案板,招呼劉三開始殺豬。
只見劉三走過去,從兜里掏出塊黑布蓋在野豬眼睛上,手在野豬脖子上摸幾下。
找準位置,手中刀照著脖子扎下去,刀子帶著噴出的血注,真真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被割斷脖子的野豬嘴里發(fā)出喝喝聲,幾人按著豬頭,防止野豬掙扎亂動。
沒一會兒,豬血放完,野豬停止掙扎,換個接血盆,另一頭野豬也被抬上來。
兩只野豬都殺完,劉三開始解刨,豬頭、豬蹄、豬肘、下水,不斷分割。
劉三不虧是老殺豬匠,手法行云流水,有種另類的美感。
隊里幾個婦女用米糠收拾下水,老隊長指揮開始給各隊分肉。
最后兩只野豬出凈肉325斤,每戶分1斤豬肉,剩下的連同下水做大鍋菜。
李軍整個過程看的血液沸騰,眾人熱火朝天忙活的場景,他看的即喜慶又滿足。
李軍的豬肉是直接領(lǐng)回去的,他不缺油水,要了塊瘦肉多的。
回到家免不了又是陣圍觀,最后王燕幾女決定今天提前下班,回各隊去幫忙做大鍋飯。
李軍整天期待著晚上的大鍋飯,不時看看手腕上的手表,下午5點,他和小玉拿著飯盆準時出發(fā)。
屯西場院,此時人頭竄動,人群前邊支著口大鍋,冒著熱氣,早到的隊民們交頭接耳已經(jīng)聊開。
李軍打著招呼,來到趙德才的旁邊開始散煙。
“三嬸來啦。”
“二叔來抽煙。”
李軍和左近的隊民聊著天,前邊趙擁國張羅排隊盛菜,頓時眾人趕緊排隊,停止說話。
大鍋菜構(gòu)成也簡單,就是土豆、白菜、豬肉、骨頭和下水。
盛菜的時候李軍多要兩塊骨頭,這玩應(yīng)啃著舒服,還占地方。
他家就兩口人,要太多菜吃不完,還不能明說,不如多要點骨頭。
李軍盛完菜剛要走,老隊長叫住他,讓他晚上去家趟,有事商量。
他也沒在意,回到家和小玉開吃,小玉吃幾口,就只啃骨頭不吃菜了。
李軍也明白,本來大鍋菜就不好吃,隊里還舍不得放油料,能好吃就怪啦。
匆匆吃過晚飯,留小玉在家,李軍出門去老隊長家。
老隊長家也剛吃完飯,全家正在聊天,看李軍進屋,老隊長讓其他人出去,屋里就剩下李軍和趙擁國兩人。
“今天叫你來,是有些事拿不準,你幫著參謀參謀。”
李軍沒說話,先和趙擁國對視一眼,見他搖頭,就等著老隊長的后話。
“今天去社里開會,通知今年農(nóng)忙不用做大鍋飯了,說是什么人員浪費。
我私下問過許書記,他說年后有大動作,先提前準備準備。”
“你說這是啥意思?”
李軍心想難怪今天是劉大民去指揮殺豬,原來是老隊長沒在家啊。
老隊長沒等到李軍回答,趙擁國先驚呼道:“啥,說停就停,咱這些年農(nóng)忙不都大鍋飯嗎,干完活還得自己做飯,隊民能同意嗎?”
“你別說話,老實聽著。”老隊長嗆聲道。
李軍明白應(yīng)該是包產(chǎn)到戶的事,這是要預(yù)熱啊。
“叔,你知道包產(chǎn)到戶的事嗎?”
“你是說咱們這邊也要像關(guān)里那樣包產(chǎn)到戶。”
李軍看老隊長知道包產(chǎn)到戶的事,就點點頭繼續(xù)道。
“八九不離十,其實這不是新鮮事,關(guān)里那邊好多省份都實行啦,咱們這邊反應(yīng)都算慢的。”
李軍說完,老隊長和趙擁國都陷入沉思。
“那你說,包產(chǎn)到戶這事是好是壞?”
李軍沒直接回答,說實話李軍自己也說不準。各地情況不同,關(guān)里人均耕地少,分產(chǎn)到戶屬于解放多余勞動力。
東北這邊地塊大,人均種植面積多,就算分產(chǎn)到戶人們還是被拴在土地上,實際變化不大。
除非大量使用機械,否則地都種不完,人們哪有心思干別的。
當然從李軍個人角度講,他還是挺希望分產(chǎn)到戶的,起碼他不用種地啦,想干點別的限制會少些。
所以他權(quán)衡利弊說道:“對于你們隊干部指定是好事,起碼需要操心的事少不少。
隊民們勤快的也是好事,地是自己的,干活更有勁,比吃大鍋飯公平。
至于懶得,那就不好說了。”
李軍說完自顧自的點顆煙,給父女倆些反應(yīng)時間。
“這么說還是好些,以前看那些懶貨干活就鬧心。”趙擁國歪著頭說道。
趙擁國倒是挺贊同包產(chǎn)到戶,他自己就是勤快人,將心比心,他也覺得平時干活對勤快的隊民不公平。
同樣的工分,憑啥那些懶貨就少干活,想完他還看看李軍。
李軍突然打個噴嚏,抬頭就見趙擁國看著他,嬉笑著也給他遞顆煙。
“其實吧,咱們想這些都沒用,社里咋安排,咱們聽令就行。
不過有些準備工作要提前做出來,省著臨時抱佛腳。”
老隊長感覺李軍話里有話,朗聲道:“你啥意思,明說。”
李軍把煙摁滅,幸災(zāi)樂禍到道:“叔,我感覺趁著秋收咱隊里應(yīng)該好好攏攏賬。
把咱隊里的旱地、水地、林地、牲畜這些都算好。
省著包產(chǎn)到戶的時候,分多分少不好搞,弄不好都得打起來。”
老隊長看著他的樣子更鬧心,皺著眉揮手道:“行行行,你先回吧,有事再找你商量。”
李軍看他趕人,朝著趙擁國點點頭,轉(zhuǎn)身出門回家。
等他走后,趙擁國小心的問道:“爸,李軍說的靠譜嗎?”
“靠不靠譜的還不明顯嗎?行了,你也回去,趕緊收拾收拾睡覺。記住,今天的話別往出說。”
“哎,知道啦。”趙擁國答應(yīng)聲,出門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