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咱爸訂婚約的時候,或許江家的確很有實力。”
“但是你看看現在除了那個勞改犯之外,江家根本就沒有長輩出面和我們有更多的接觸。”
“我看吶,那勞改犯肯定是跟家人鬧掰了。”
“就算江家再有本事,誰又能接受一個勞改犯呢。”
“所以老蘇這一次你可得聽我的,咱們不能再有婦人之仁。”
聽了王美娟的話,蘇定似乎也有些動搖了。
他垂著頭不說話。
見他猶豫了,王美娟也沒有多說什么自顧自的在別墅內開始參觀起來。
而另一邊,吳興帶著閨蜜二人來到樓上之后,便開始對蘇輕雅長展開了瘋狂的攻勢。/
“輕雅,你也看到了這次我跟你們蘇家的合作那可是誠意滿滿。”
“之前你對這個項目存有疑慮我能理解,畢竟咱們信城不大能接下這樣的項目也并非易事。”
“但如今嶺南吳家都為了這個項目專程派人趕了過來,足可以說明這個項目的重要性。”
“你還有什么可懷疑的呢?”
“如果你愿意的話,我愿意拿出五億的份額只供你們蘇家人投資。”
“當然,蓉蓉如果你也想參與的話,可以跟輕雅商量的呀。”
好家伙,五億呀。
哪個財大氣粗的老板會拿出五億來追女人?
但吳興可以。
若不是孫蓉蓉昨晚見識到了江夜的實力,或許她現在也會開口幫吳興說上兩句。
然而看著蘇輕雅糾結的表情,孫蓉蓉最終還是選擇站在姐妹這邊。
“吳少,輕雅平時就內向心思縝密,想事情不像我大大咧咧的。”
“你這么大的項目開口就是五億,別說是輕雅,就是我一時間都有些接受不了呢。”
“不如這樣吧,你給我們點兒時間讓我們回去考慮考慮。”
孫蓉蓉一邊說著,一邊還故作奉承的朝著吳興使眼色。
吳興見狀頓時了然,急忙笑道。
“哈哈哈,蓉蓉說的對,”
“輕雅我也不是逼你,只是我太希望跟你們蘇家一起合作了。”
“畢竟這個項目千載難逢。”
“蓉蓉說的對,你們應該多回去考慮考慮。”
“還是那句話,只要你能來到我身邊。”
“別說是五億了,就是五十億我都心甘情愿的雙手奉到你面前。”
可真是一個癡情男,孫蓉蓉都快被他感動了。
可蘇輕雅卻只是一副不冷不熱的臭臉,他們在樓上又閑聊了幾句之后蘇輕雅便借口要下樓。
三人剛到樓下,隱隱的就發現樓下的三人表情似乎有些不太尋常。
因為就在剛剛,王美娟在參觀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吳興愿意拿出五億讓蘇家投資這個話題。
當時王美娟嚇得差點從樓梯上掉下來。
在回去跟蘇定和趙耀辰一番商議之后,他們毅然決然的達成共識就算是傾家蕩產也絕對要拿下這個項目。
如果蘇輕雅不同意,他們就綁著她同意。
看著父母對自己的眼色有些怪異,蘇輕雅似乎已經想到了什么。
她張了張嘴還不等開口,王美娟早已按耐不住走上前來對吳興大聲的說道。
“吳少,剛剛我聽說你愿意拿出五億讓我們蘇家在這個項目上投資,是真的嗎。”
“哈哈,我本來想要給叔叔阿姨一個驚喜的,結果沒想到被阿姨聽到了。”
“沒錯,今天上午我們吳家開會的時候我已經將提案交到了董事會。”
“雖然說我們跟蘇家的合作不多,而且蘇家實力也有限。”
“但我可是在我父親面前拍著胸脯打保票的,你們也知道我父親就我這么一個兒子他對我的疼愛可見一斑。”
“因此再三央求之后,他老人家終于答應了我的提議。”
“哎呀,吳少你為我們蘇家做了這么多,我真是無以為報。”
還不等吳興把話說完,王美娟這眼淚都快要流下來了。
不過現在蘇家眼前還有另外一個比較棘手的事情,那就是資金不足。
對于他們這個三流家族來說,五億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就算跟孫蓉蓉聯手,也不可能拿出這么多錢來。
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停掉現在準備投入的一些項目,將資金回籠還有博一搏的可能。
想到這兒之后,蘇定和王美娟就有些坐不住了。
“那吳少這么大的事我們可得好好回去慶祝慶祝,這別墅我們也參觀過了就不打擾你了。”
“啊,叔叔阿姨這么快就要走啊。”
“是啊,那個輕雅蓉蓉你們都是年輕人這別墅里那么多好玩的東西你們還沒嘗試過吧。”
“不如就跟吳少留在這玩夠了再走吧。”
“不了,我公司還有事我也要回去了。”
王美娟話音剛落,蘇輕雅一個箭步直接沖到了門口。
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下,她第一個走出了別墅。
這一下可讓蘇家人尷尬了。
“對不起吳少,輕雅不懂事你別往心里去。”
“哈哈哈哈,我就喜歡她這個個性沒關系的。”
“叔叔阿姨,這么大的項目你們的確也應該好好回去擬定一份合同。”
“這樣吧。我一會兒通知公司法務那邊先簡單的草擬一份合同給你們送過去。”
“如果你們有什么問題的話,可以進行改動,咱們慢慢再商量。”
“好的好的,謝謝吳少我們就先走了。”
從盤龍別墅走出來之后,蘇家人這心中就像每人揣了一個小算盤似的。
趙耀辰恨不得立刻給身在國外的老婆打電話,把自己家所有的家產變賣了也要投入這個項目。
而蘇定則滿腦子想的都是和哪一個公司終止合作。
畢竟這些項目也都是他精挑細選的,舍棄哪一個都不舍得。
王美娟呢,已經開始給自己的娘家人發信息籌款了。
只有蘇輕雅無波無瀾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緒。
說實在的,她動搖了。
五億呀,哪怕自己只投入五千萬那也是高額回本。
就算之前江夜說的再鄭重,但是現在這個項目不單單只有吳興的一面之詞。
畢竟南嶺吳家僅次于京都家族,在生意場上獨具慧眼。
這些年來從來沒見他們失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