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改名
- 天下第一山賊王
- 庸人自擾
- 2011字
- 2022-12-10 14:06:16
想必柳眉是心血來潮才這么作,并沒有細細想著這么做的后果。
不愧是我的夫人,做事容易這般沖動!
此時柳疾、歐陽風等人正齊齊看著白彥,看來他們也都知道“改名”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但他們又不敢掃了柳眉的興致,于是就指望著白彥來說了。
白彥長嘆一口氣:“娘子……這改名一事恐怕不成。”
“不成?這是為什么?”她嬌容立刻拉下來了,就好像上一秒她還是一裊裊婷婷的仙女,下一刻就成了母夜叉,氣場為之一變。
白彥硬著頭皮開始作解釋了,稱著改名會給許多百姓添麻煩。
“夫人,咱們作為國家管理者,理應從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尤其是頒布政策時更應多加考驗檢視,萬不能草率行動。”
“夫君……所以我是做錯了嗎?”
“那也沒有做錯,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改名一事不能這般復雜。要是百姓們感到麻煩,會降低對咱們的滿意度,民心下降,對白柳國的歸屬感和信賴感也就淡下來了。”
“我明白了,我不改就好了。”她低聳著腦袋如同一個做錯事的孩子。
看見她這楚楚可憐的樣子,白彥伸著手撫著她的額頭:“別沮喪,雖說沒法這么大批量地改名字,但如果僅僅是改了主城、主州的名字倒是沒有問題。”
“不會給人添麻煩?”
“就改兩個名字的話不會給人添麻煩,反而能把白柳國的影響力和威嚴樹立起來!這是好事!”
聽得他這么一說,柳眉總算豁然開朗了。
嬌媚一笑,她牽起他的手:“謝謝夫君!還是夫君思慮周到,細微體貼!”
夫婦兩人在金光閣正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就這般彼此對視,含情脈脈,羨煞旁人,這可把一眾干部們酸得牙都掉了。
“這……柳寨主怎么與往日不同啊?”秦莊忍不住壓低聲音說道了。
柳眉在眾人面前一直都是兇猛、威嚴,干練英武,但如今面對著白彥,她卻表現出一副小家碧玉、柔軟可人的樣子,這儼然與大家認識的柳眉不同啊。
尤其是柳小五,他跟隨柳眉長達十年,對于寨主的品性十分了解。
現在見柳眉蕙質蘭心、賢良淑慧的模樣,柳小五忍不住連連擦揉著雙眼,感慨著愛情果然能使人改變。
“不愧是白公子,文武雙全、智謀超群,連著寨主這樣彪悍的女人都能哄得服服帖帖的。”
聽得柳小五的感慨之語,臺下眾人同樣點頭贊同。
第二天,黎明破曉,白柳城,小白總商會的會客堂。
“副會長,我聽說白會長已經回來了?能不能讓我去見見他?”說話之人,是一高瘦青年男子,穿著青色襦袍、帶著方帽,彬彬有禮的模樣。
此男子名作沈子山,管理著四家小白商會的店鋪,因其才能驚人、思維敏捷,在小白商會中又被人稱做“小財神”。
而沈子山這“小財神”之名也并非浪得虛名,他分管四家小白商鋪分別經營米糧、鋼鐵、玻璃、布匹。這四家店鋪販賣的貨品各不相同,但營業額、凈利潤都是其他小白分店的三倍以上,可謂是賺錢能力杰出,令人敬佩。
別看沈子山現在風風光光,實際在兩年前他不過是一農戶之子,落魄貧苦,身無一文。
改變沈子山命運的,全是兩年前在海州城集市中遇到白彥。
那時沈子山替家人拿著地瓜、菜葉販賣,白彥前來購買時使用了銀兩,沈子山找零時“心算”錢銀引起了白彥的注意。
尋常小販找現銀時心算能力不強,往往需要算上一會兒,但沈子山卻是不足一呼吸時間就能算出結果,正是這一點引起白彥注意。
為此,白彥拋出橄欖枝問沈子山要不要前去小白商會辦事,得此,沈子山成功加入商會,從一名小小的記帳員作起。
經歷一年的時間,沈子山通過其才能、營商天賦奮起直追,不知覺已成為商會中一名掌柜,生活大有改變。也得此,他不敢忘下白彥的知遇之恩,若是沒有白彥,他哪有今時今日的地位榮譽。
今日沈子山前來總商會,正是想與白彥一見,商量要事的。
奈何劉千文坐在高椅上,滿臉不耐煩道:“子山啊,你怎么又來了……都說了會長沒有時間了。”
“可麻煩副會長幫忙安排一下,一刻鐘就好!我當真是有要事!”
“是關于與楚國貿易之事吧?不成不成,這事肯定行不通的!”劉千文搖頭晃腦,語氣堅決,“白會長日理萬機、事務繁忙,你拿這種事與他說,豈不是浪費他時間惹他生氣嗎?”
“但我們的產品有競爭力,如果銷售到楚國去,必然能使得營業額提升多一倍!”
“前提是,咱們的貨品還未進入楚國大門就會被人砸爛了。”劉千文上前一步,用手拍了拍沈子山的肩膀,“你是咱們小白商會的頂梁柱,往后商會事務還需要你多多幫忙,你可不能因‘楚國’之事而葬送了前程啊。”
“副會長……”沈子山低著腦袋,垂頭喪氣,看來他果然是沒法說服副會長啊。
事實上小白商會主要業務都集中在海州,也就是白柳州這個區域。
因白柳國占下北地州、北海州,現在業務擴張,小白商會也在那兩州遍地開花。
偏偏的,白柳州距離楚國的“通河州”也很近,但卻與通河州沒有半點生意往來,這令得沈子山大感遺憾。
通河州,是楚國東部的商貿城鎮,因一條“通河”的大河而得名,其水運便利,地形平坦,故商貿發達。
至于為什么劉千文那么反對與楚國貿易?其實并不是劉千文的個人原因,而是整個齊國的共識。
在一百年前,楚國、齊國兩人剛剛結束戰爭,達成“停戰盟約”,兩國恢復和平,兩地百姓也得以交流。
那時兩國商貿興起,因國與國的氣候、地域各不相同,所產的貨品也各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