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兄弟迅速回憶了一番孫猴子和豬八戒之間發生的種種。
梅山兄弟隱約覺察到有些疑點,卻又不清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倒是順風耳這個轉述之人,說出兩句:
“那豬八戒曾言:此是煅煉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往后還有些,記不住了。”
哪吒直笑:
“你們一個個真是健忘!”
眾人一臉苦笑,只道是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如從前,稍稍挽尊一下。
哪吒又細細說道:
“此是煅煉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五方五帝用心機,六丁六甲費周折。造成九齒玉垂牙,鑄就雙環金墜葉。身妝六曜排五星,體按四時依八節。短長上下定乾坤,左右陰陽分日月。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斗列。名為上寶遜金鈀,進與玉皇鎮丹闕。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敕封元帥號天蓬,欽賜釘鈀為御節……這鈀下海掀翻龍鼉窩,上山抓碎虎狼穴。諸般兵刃且休題,惟有吾當鈀最切。相持取勝有何難,賭斗求功不用說。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泄!”
眾人聞之,如醍醐灌頂。
五百年前,孫猴子被擒展現出金鋼之軀,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均不能傷其分毫。
后來老君用八卦爐也沒能將其煉化。
九齒釘耙,卻恰恰是這孫猴子金鋼軀體的克星。
“二哥,我又疑惑了。”哪吒皺起美眉。
賈詡并不意外,淡淡道:“說來聽聽。”
哪吒心中暗暗梳理了一下邏輯,這才說道:
“九齒釘耙既然有這威力,當初老君為何不直接讓豬八戒出手,而是要將孫猴子放在八卦爐里鍛造?”
賈詡笑言道:
“因為那時如來還未出手,老君想從孫猴子身上順藤摸瓜,找出和玉帝合作的勢力。
“換句話說,那時候老君對孫猴子還沒有殺心。
“而后如來浮出水面,局勢已成,老君回過神來,但孫猴子已被壓在五行山下,沒了出手的機會。
“再后來,如來提出取經計劃,玉帝支持,老君更是不好在明面上出手了。
“于是乎,便只能破壞取經計劃。”
哪吒愁眉舒展,“我明白了,孫猴子是取經計劃的核心人物,只要豬八戒釘死了他,取經計劃就玩完了。”
“可是豬八戒也沒能打死孫猴子啊!”梅山老大道。
“難不成是豬八戒叛變了?”哪吒猜測道。
“非也!”賈詡直接否定,旋即感慨道:“是老君漏算了一子。”
漏算了?
眾人想來想去,究竟是漏算了哪一子?
賈詡很鐵不成鋼道:“諸位兄弟還真是健忘。”
“呃……”眾人直撓頭。
難道漏算的那一子剛才已經提過了?
賈詡解釋道:“當初煉老君聯合眾仙費盡心力煉出九齒釘耙,將其獻給玉帝。后來玉帝又在敕封天蓬元帥時,將這九齒釘耙賜給了豬八戒。這說明什么?”
“說明玉帝是知道九齒釘耙功效的。”哪吒道。
賈詡點點頭,又道:
“玉帝如來既然聯手布此大局,定然早已推衍了老君可能做出的一切反擊之策,給孫猴子留了保命的后手,所以豬八戒手持九齒釘耙,也還是未能打死孫猴子。”
哪吒細思過往種種,猛地一激靈,道:
“二哥,我突然想起一事。五百年前,安天大會結束后,如來曾親至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會同五方揭諦,共同監押孫猴子。并特地強調:饑時食鐵丸,渴時飲銅汁。”
那時還沒有靈鏡,也沒受封司法天神,賈詡對孫猴子的了解全憑哪吒轉述,而哪吒也沒提起過這一事。
如今聽來,則是會心一笑。
真是步步為營,層層圈套。
賈詡道:“想來那五百年鐵丸銅汁,已助孫猴子練就銅頭鐵腦,不懼九齒釘耙之威。”
“沒想到老君這樣一個人物,在高老莊這場博弈中竟然落了下風。”順風耳有些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或許……不單單是他。
天庭半數以上神仙,多半也難以置信。
畢竟,那可是道祖啊!
賈詡卻淡淡笑道:“棋局尚在中盤,勝負之事還是兩說。高老莊這一戰,老君雖然漏算一子,但還是留了后手。只要豬八戒還在取經團隊中,破壞取經計劃仍然大有可為。”
說是漏算一子,但賈詡內心深處還是覺得老君有所保留。
若老君真是漏算,為何要提前給豬八戒安排一個取經護法的身份?
換句話說,老君可能也料到釘殺孫猴子的計劃會失敗,所以提前給豬八戒留了一個后手。
那么再換個角度想想,老君此舉會不會是刻意示敵以弱,讓玉帝如來覺得他們對自己如同對那孫猴子般了如指掌,實則暗中另有謀劃?
不過,此事還沒有露出馬腳,賈詡也不敢輕易斷言,所以沒有在這次商討中提及。
真相具體是怎樣,還要看老君之后的布局。
且看靈鏡中,唐僧師徒又踏上了漫漫取經路。
近來個把月頗為平穩。
直至過了烏斯藏界,抵達浮屠山。
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
景致幽雅,不見往來人。
香檜樹前,有一柴草窩,有一禪師,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獻果。
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咸集。
豬八戒說,這人是烏巢禪師,曾勸他隨之修行。
師徒上前,攀談些許,烏巢禪師授予唐僧《多心經》一卷,說是: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唐僧又詢問烏巢禪師西去路程。
那禪師笑道:“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孫猴子聞言,只覺得“老石猴”之名實乃奇恥大辱,欲棒打烏巢禪師。
卻見蓮花生萬朵,祥霧護千層。
烏巢禪師消失不見。
這孫猴子有火眼金睛,能看清本來面目,如此行事,定也是和靈鏡之外的眾人一樣,知道那烏巢禪師真實身份。
不愧是觀音大士,馬甲眾多!
那么觀音大士,又為何明知會被孫猴子火眼金睛識破,仍要化作烏巢禪師呢?
賈詡與眾兄弟再次開始發表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