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六元真人,得傳承
- 諸天:從嶗山道士開始
- 餓淼咆哮
- 2227字
- 2022-12-06 11:45:52
洞府并不大,四周的墻壁上插有一些蠟燭,宋孺晨將所有蠟燭點燃后,整個洞府頓時變得更亮了。在宋孺晨二人的正前方,有一具尸骨,已經結滿了蜘蛛網,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洞府陳設很簡單,在二人右手邊有一個爐子,看上去應該是煉丹用得,除此之外,洞府里就沒有什么了。
宋孺晨走到這具尸骨前方,可以清楚的看到尸骨很完整,沒有傷痕,大部分骨頭呈現象牙色,就和之前得到的整盤一樣,骨頭沒有一點腐敗的跡象。
“這好像是儲物袋,在這里面應該沒有機關陷阱了吧。”看到尸骨腰間的袋子,宋孺晨說道。
他將儲物袋攝到手中,仔細檢查了儲物袋里的東西,把這些東西一一拿了出來:六個圓盤,兩個瓷瓶,一本書冊,有著六種顏色的封面,一塊玉牌,還有一把傘,若干靈石。
宋孺晨將玉牌拿到手中,看到玉牌中央刻著“六”字。“這是一塊令牌,不會是什么修仙門派的弟子令牌吧?好像沒什么用。”宋孺晨將其拿在手中,發來復去的觀察,也沒明白這塊令牌有什么用。
“主人,這塊令牌說不定是什么法寶之類的,你滴血認主或者輸入法力試試看。”小鏡子在一旁提醒道。
“有道理。先輸入法力試試。”宋孺晨試著將法力慢慢注入令牌里。當法力進入令牌的瞬間,令牌自主漂浮起來,懸浮在半空中,接著,一道光芒從令牌里射出,在令牌前方形成一個投影。投影是一個中年人模樣。
“還挺俊俏的”小鏡子看著眼前的投影說道。
接著投影開口說話了:“我乃六元宗的三十九代傳人,六元真人。在一次與他人斗法過程被陰險小人暗算偷襲,深中劇毒,無奈之下使用騰挪符逃離。后來來到這山里,開辟了洞府,并在周圍隨手布下迷魂陣,以防在療傷之時被偷襲。可在療傷是才發現,這奇毒深深地扎根在我的丹田氣海中,不斷的吞噬我的法力以此壯大,腐蝕我的肉身。
憑借我化神巔峰的修為,硬撐了40余年。再此期間,修為一降再降,而我也在不斷煉制丹藥,以求能夠祛除此毒,可惜皆是一場空。可能天數如此,上天注定我要葬身在此山中,但我不忍我六元宗傳承毀于一旦,故在此地留下傳承,以待后來有緣之人可學我六元宗妙法,傳我六元宗香火,光大我六元宗門楣!”話音剛落,投影就消散了,緊接著,那玉牌也化作了飛灰。
“主人,我們這次賺翻了!”小鏡子望著眼前的東西,一臉財迷像。
“錯,是我賺翻了,不是我們。”
宋孺晨又拿起那本有六種顏色的封面的書冊,翻閱起來。這本書記錄了六元宗的修煉之法,各種丹藥煉制之法以及多種陣法煉制之法。
六元宗的修煉之法名為《六元御氣法》。“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讀完整本功法后,宋孺晨腦子里首先反應出了這句話。此法修煉到高深之處,可以掌握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毫無疑問這是一部直通仙境的功法。但是《六元御氣法》入門容易,但是卻難以煉精,所以之前的六元宗弟子都是主修其他功法,輔以《六元御氣法》。
修煉《六元御氣法》后還可獲得一門神通,名叫六氣擒拿手,祭出此擒拿手,可封敵人六識與法力,瞬間擒拿他人。
至于那把傘,叫做玲瓏傘,是六元真人的戰利品,祭出,懸于頭頂,可釋放出神光,抵擋外來的攻擊,也可用來收取敵人與其他的法寶。
兩個瓷瓶中,一個瓷瓶里是一些丹藥,服下可以增長法力。另一個瓷瓶里則是一些療傷祛毒的丹藥。
宋孺晨將目光轉移到右邊的爐子上,按照傳承里說,這個爐子是一尊高階法寶,可以用來砸人,收人,最重要的作用還是煉丹,可以極大的提高修士煉丹的速度與出丹率。
六個圓盤則是一套陣盤,整體叫做六元封神陣,六個陣盤分別為陰陣、陽陣、風陣、雨陣、晦陣、明陣,每個法陣效果各不相同,六合一則更是神妙無比。
相比于法寶神通,余下的靈石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不過靈石可是硬通貨,不嫌多。況且還有許多中階靈石,低階靈石就更多了。至于高階靈石也有一塊,是六元真人游遍三山五岳,歷經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打算在晉階返虛境界時候使用。但還沒來得及,就坐化了,則便宜了宋孺晨。不過現在修為太低了,也用不上。
宋孺晨當即把這些法寶打上烙印,收入體內。丹藥,陣盤則收入儲物袋放隨身攜帶。
“小鏡子,在這里挖個坑。”宋孺晨對小鏡子說道。
“挖坑做什么?”
“趕緊挖。我打算把六元前輩葬了,我們受了前輩的傳承,總不能讓前輩曝尸荒野吧。”宋孺晨說道。
“呵呵,這會要用到我的時候說我們了?之前是誰說'賺的是我,不是我們'。”小鏡子嘲諷道。
“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小鏡子你是皮又癢了是吧!要不我給你松一松?”宋孺晨帶著核善的笑容,向著小鏡子走去,說道
“沒…沒有我挖,我挖還不行嗎?”
小鏡子把坑挖好了后,宋孺晨將六元真人的尸骨放入其中,最后填上泥土,從四周墻壁上削下一塊方形的石頭當做墓碑,刻上“有道真仙六元宗六元真人之墓。”
“好了,小鏡子,我們走吧。”做完這一切后,宋孺晨帶著小鏡子出了洞府。御劍站在洞府外,宋孺晨驅動法力,頓時山體上泥土像液體一樣流動,涌向洞府的門口,很快就把洞口給封住了,就好像這個洞口從來沒有出現過。
“天快亮了。”
做完這一切已經到了六更天,天已經蒙蒙亮了。
。。。。。。
。。。。。。
宋孺晨回到家,看到母親已經起床了,正在給弟弟喂稀粥喝。
“他還不到一歲,就能喝粥了?”宋孺晨問道。
“當然可以,聽大夫說,適當的喂一些稀粥,對孩子身體好。對了,一大早的你去哪了?”宋孺晨的母親問道。
“哦,我睡眠淺,醒的早,出去溜達溜達。”
“馬上吃早飯了。”看到他要回房間,宋孺晨的母親說道。
“不吃了。”宋孺晨趕著回去將那些法寶煉化,哪有時間吃早飯啊。
“這孩子。”宋孺晨的母親搖搖頭,繼續給孩子喂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