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尊重與合作

我曾經看過一個研究報告,調查家長最想從孩子那里得到什么。經過幾千份答案匯總后,分數最高的有兩項:第一,尊重;第二,合作。

也許你就有過這樣的體會:在無數次和孩子爭執的過程中,精疲力竭、憤怒、傷心的你,時不時從心里有一個聲音冒出來,“我實在需要從孩子那里得到最起碼的尊重與合作”。也許你就是無數個困惑父母中的一員,然而你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你從孩子那里獲得你想要的尊重與合作。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得到他們的尊重與合作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其實,尊重與合作雖然很簡單,但是它們是父母的基本需要,而不是孩子的。

若想創造一些能夠真正得到尊重與合作的條件,也許需要付出比想象中更多的用心和努力。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營造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氛圍。

1.身教永遠勝于言傳

2.跟孩子合作,而不是讓孩子和自己合作

3.珍惜自己和孩子的共同需要

4.時刻檢視自己對孩子的評判、貼標簽和指責行為

5.對孩子進行積極養育

雖然很多父母都在談論和孩子的合作,但我發現現實中存在很多操作上的困難。如果問他們:你需要怎樣的尊重與合作呢?許多父母會非常困惑,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標準經常變化,這次提的要求和之前提的不太一樣,標準經常不同,所以會招致孩子的各種反抗。他們既沒有向孩子表示出尊重,也沒有表現出要合作的誠意。

合作必須是雙向的。但是父母經常向孩子行使父母的權利,也就是要求孩子去做父母想讓孩子做的事,而沒有想過要跟孩子合作。如果孩子不肯滿足父母的期待,父母就會認為是孩子不合作,隨即責罵、批評、指責,甚至產生爭論和戰斗,而事后的補救無外乎妥協、協商及討價還價。這樣的做法其實很少能夠真正滿足父母和孩子的需求。

合作意味著什么?如果父母只是行使權利,單方面做決定,忽略孩子的想法、感受以及其他可能的需要,也許就失去了孩子的尊重和好感。孩子雖然嘟嘟囔囔地做著你要求的事,可是內心的反抗就是對你單方面決定的一個自然反應,因為你的決定沒有征得他的同意。

合作的“合”是伙伴,“作”是一起做事。合作,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事,真正的合作不是強制性的。如果你沒有和孩子一起制訂和他們有關的規則,一起為解決問題尋找方案,那么你肯定就要面對抗拒、爭吵、傷害、意志較量和獎懲依賴等后果。

人和人的關系有一個基本的法則,即在家庭的運作中如果沒有合作,就一定會招致抗拒,抗拒則會導致懲罰或獎勵、脅迫或順從,進而引發更大的抗拒,一直循環反復。

所以在很多家庭里,父母不遵從合作理念帶來的后果就是,你的孩子不跟你合作。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本來和同學約好周末出去玩,結果父母突然要求你利用休息日進行大掃除,還讓你洗衣服、收拾屋子,最悲催的是還要擦玻璃。那個時候,你的內心是不是充滿敵意和抗拒呢?雖然擦了玻璃,打掃了衛生,但不是心甘情愿去完成的,所做的一切都是源于對父母權威的恐懼和害怕,以及可能帶來的懲罰。如果父母提前跟孩子說“周末要大掃除,你要提前準備,不要安排別的事情了”,也許孩子就會有不一樣的情緒。但是,又有多少父母會這樣做呢?

— 家長大課堂練習 —

合作才能共贏

請父母回答以下問題:

你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談過合作?怎么合作的?通常會引發你和孩子之間什么樣的后果?試著寫出你和孩子的一次合作經歷。

思考:怎樣才能和孩子更好地合作呢?

提示:真實地和孩子溝通沒合作成功的原因,不要責怪他人。

家庭是人們彼此相連的生命網絡核心。父母的所作所為不僅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也會對所有出現在孩子生命里的其他人產生影響。你無法選擇是否去影響那張彼此相依的生命網絡,但可以選擇如何去影響。

父母和孩子一起合作,就是選擇積極影響生命網絡的唯一途徑。想一想,你和孩子互動的每個時刻,是在運用父母權力掌控孩子,還是在和孩子合作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伊川县| 临朐县| 江永县| 双城市| 阜城县| 共和县| 即墨市| 德惠市| 冕宁县| 彭水| 舟山市| 谷城县| 乐都县| 金山区| 重庆市| 资溪县| 汨罗市| 云梦县| 如皋市| 海城市| 望奎县| 延安市| 伊宁县| 监利县| 楚雄市| 庆安县| 江西省| 万全县| 涟源市| 瑞丽市| 突泉县| 厦门市| 古丈县| 保亭| 交口县| 尚义县| 涪陵区| 蓝山县| 喜德县|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