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禮目前知足常樂。
沒有盲目膨脹,目空一切,非得咬死多少錢不可。
他深知剛出道的時候,機會比報酬更重要。
現(xiàn)在是刷聲望的好時機。
等名聲刷起來,以后賺錢的機會多的很。
“難怪能搞工作室,這份成熟心性就難得。”
見小黃沒有表現(xiàn)出不快,戴月心底暗自松口氣。
這種難得的冷靜,也是她看好的原因之一。
想到這,她笑問道:
“這兩天在魔都錄節(jié)目的感覺怎樣?”
“感覺非常輕松,回到熟悉的學校就像回家一樣,我超喜歡這里。”
其實黃有禮有想過把工作室放在魔都。
或者侯悅己在京城,他常住魔都。
不是別的原因,只因為有點不適應京城的氣候。
尤其初春時節(jié),柳絮飄飄弄的人鼻子癢癢。
“我在微博上看到你的熱搜了,大家都在催你快點把新專輯發(fā)了。”
“很快啦,我盡量趕在參加真正男兒漢前搞定專輯。”
黃有禮明白現(xiàn)在明日之星剛結束,他人氣正高。
能早一天發(fā)專便多一點收益。
同早買早享受一個道理。
“對了,咕嘰有找過你商量super star的版權沒?”
戴月隨即聊起另外一件事。
事情和李怡有關系,可與小黃關系更大。
“你說的是飛行少女打算發(fā)新單曲吧。”
“對,新歌里包含有這首。”
關于這點,小黃只從李怡那聽過幾句。
具體情況,他不清楚,沒去打聽。
即使他與飛行少女唱過super star,但歌曲版權仍在他手上。
“怎么,戴姐你是來當說客的?”
看在戴月忙前忙后的份上,黃有禮肯定不看僧面看佛面。
給個最惠國待遇。
“我不是,這事與我無瓜。”
誰想到,戴月矢口否認。
見男子錯愕的模樣,她笑了。
“你別誤會,我是光娛的人,不是飛行少女的經(jīng)紀人,你不用看在公司的面子,該怎么就怎么辦。”
呃!
小黃原以為戴姐會說高抬貴手之類的話,誰料居然峰回路轉。
聽她的口氣,似乎希望自己獅子大開口。
這……發(fā)生什么事啦?
但想想,他覺得戴月的話有道理,并無說錯。
眼下李怡處于飛行少女這個限定團里,日常演出大部分歸咕嘰那邊處理,而明顯咕嘰經(jīng)常捆綁她接各種商演通告。
除非是單獨的影視資源,不然光娛也是不情不愿。
“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去那邊談,咕嘰和飛行少女的情況我很熟。”
不等小黃想明白,戴月的話再次令人吃了一驚。
呵,黃有禮哭笑不得。
或許咕嘰那邊沒想到,他們中間出了一個叛徒。
知道的話,會不會中止交易呢。
“到時候再說唄。”
“行,隨便你。”
兩人聊過一陣,結束視頻通話。
黃有禮本想找李怡或者王乃馨問問,轉念一想算了。
該操心的是咕嘰才對。
玩會手機,他緩緩睡去。
周一早晨,又是新一周的開始。
新的一天,黃有禮與齊力結束魔都的錄制,返回京城。
這兩天半的拍攝,拍的東西足夠了。
上午十點五分,一行人坐上高鐵,準時出發(fā)。
比起飛機,黃有禮更愿意乘坐高鐵。
除了膽子小的心理因素外,還有就是旅途舒適差異。
通常來講,坐火車不需要提前趕到機場候乘,也無需擔心晚點的問題。
比起機場的偏遠,高鐵站算得上城市附近了。
火車空間要比飛機上的座位略大。
坐在飛機上不能隨意走動,也沒地方走。
假如坐火車,坐累了可以起身走走,活動腿腳。
如果愿意,去餐車邊吃邊聊,甚至每個站點下車到站臺上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
以前動車高鐵不多的時候,一到飯點,不同火車站站臺上的盒飯都讓你看的垂涎欲滴。
經(jīng)過四個半小時,又準時抵達終點。
跟著齊力出站,他們往停車場走去。
“李導,你怎么在這?”
車上,黃有禮見到了熟悉的人影。
話聲里帶著意外。
盡管只是一個星期不見,仿佛已經(jīng)過了好幾個月那么久。
“當然是來接你們的啦。”
李潔臉上浮現(xiàn)出習慣性微笑。
然而在齊力看來,怎么看怎么像營業(yè)性假笑。
“接我們?我看是來接黃有禮的吧。”
雖說齊力是明日之星聊聊看的編導,可雙方差了好幾個等級。
遑論李潔身為咕嘰咕嘰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是股東。
他頂多一打工仔。
還是剛來的那種不起眼角色。
“坐了這么久火車累了吧,大家先去吃飯!”
“不了李導,我們在車上吃過午飯了。”
黃有禮擺擺手,婉拒對方。
高鐵上的盒飯一般,但可以提前網(wǎng)絡下單,購買餐飲服務。
再不濟,泡面乃是居家旅行必備神物。
堪稱yyds。
“你可是我們明日之星出來的老朋友,不要跟娘家人客氣。”
“不客氣,我真不客氣。”
見到李潔如此熱情好客,小黃聽著舒服。
錄完節(jié)目繼續(xù)叨擾,那多不好。
眼見兩人拉拉扯扯,齊力縮在副駕駛默默無言。
就沒人征求他的意見。
“我就知道,不是來接我們這些苦逼的小編導。”
他有自知之明,安心看戲即可。
千萬別來瞎摻和。
“這幾天回魔都,是不是有種恍如隔世的陌生和親切?”
路上,李潔笑著與小黃攀談。
嗯嗯,黃有禮輕笑點頭,“有那么一點。”
這一趟回去,確實有衣錦還鄉(xiāng)的光環(huán)籠罩。
尤其周五回到申城師大,受到學弟學妹們熱情招呼,感覺好極了。
有的粉絲甚至會專程跑去小黃住過的宿舍,就像參觀旅游景點似的打卡拍照,發(fā)朋友圈。
他去吃的那家燒烤,老板搞出個小黃套餐來招攬生意。
這樣的小細節(jié),令他真切體會到成名后的不同。
“以后你就習慣了,就怕到時你反而討厭粉絲這樣瘋狂的追逐。”
李潔當選秀導演多年,見過不少一夜成名的情況。
大部分人成名后,首先是激動、興奮,不由自主地開始膨脹。
后續(xù)發(fā)展順利,逐步習慣還好。
某些過于膨脹,或是后來星途坎坷,成為流星快速過氣的人,那才搞心態(tài)呢。
“你也住橙子社區(qū)嘛,我記得李怡也住這邊。”
“對,你知道我在京城沒房子,只能租房子住。”
“正好把李怡幾個叫上,晚上一起吃個飯,給你接風洗塵,順便談點事。”
李潔說話漫不經(jīng)心的樣子,可小黑依舊抓住了重點。
最后那句“談點事”,意味深長。